首頁 發改委 正文

產旅融合示范助力脫貧攻堅——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田東縣

2020-04-27 18:07 中國發展網
田東縣 綠色生態

摘要:近年來,田東縣按照“芒鄉紅城四基地”的戰略定位,全面推進旅游強縣建設。以“紅色文化”、自然景觀與農業觀光結合的“綠色生態”、古人類文明與宋清歷史文化結合的“古色文化”為依托的“紅、綠、古”三色旅游資源,突出田東“芒鄉紅城”,打造旅游“四基地”,即打造全國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全國現代農業休閑觀光基地、古人類科普教育基地、地質奇觀體驗探險基地。

中國發展網 據國家發改委官網消息,田東縣位于廣西西部,地處右江盆地腹部,東連平果縣,南與德保、天等縣相鄰,西與田陽縣接壤,北與巴馬瑤族自治縣相連。南昆鐵路、國道324線、南百高速公路穿越縣境??h城至南寧吳圩機場、百色巴馬機場分別為175公里和23公里。全縣總面積2816平方公里,轄9鎮1鄉167個行政村(街道、社區),總人口43萬人,其中貧困戶3977戶,貧困人口14621人,是一個以壯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縣。

近年來,田東縣按照“芒鄉紅城四基地”的戰略定位,全面推進旅游強縣建設。以“紅色文化”、自然景觀與農業觀光結合的“綠色生態”、古人類文明與宋清歷史文化結合的“古色文化”為依托的“紅、綠、古”三色旅游資源,突出田東“芒鄉紅城”,打造旅游“四基地”,即打造全國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全國現代農業休閑觀光基地、古人類科普教育基地、地質奇觀體驗探險基地。特別是充分融合田東縣豐富的農業資源和旅游資源,強力推進產旅深度融合項目建設,產旅融合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品牌逐步形成,2017年田東縣被農業部認定為“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2018年全縣接待旅游總人數327.37萬人次,同比增長23.87%;旅游總消費34.6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1.67%。

二、主要做法(一)科學編制產旅融合發展規劃。田東縣委托國家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廣西田東縣產旅融合發展規劃》和17個優先發展項目點的建設規劃并通過評審驗收。該規劃立足田東的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充分挖掘每個規劃項目的特色與優勢,實現特色差異化發展,對田東產旅融合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為田東打造旅游新形象,為田東經濟社會建設注入新活力。

(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支持產旅融合項目。田東縣按照國務院支持貧困縣開展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的有關要求,創新財政涉農資金整合使用機制,把“零錢”化為“整錢”,集中力量辦大事,全縣共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1.38億元,以入股的方式實施49個產旅融合和特色種養項目。撬動近8億元社會資本投向產業開發領域。增加了貧困村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按照《入股協議》,每年以不低于3%的分紅共415.2萬元,主要用于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保障了53個貧困村每村年內村集體經濟分紅收入近8萬元,助推了貧困戶脫貧摘帽。按照《入股協議》,每年以不低于2%的分紅共276.8萬元用于貧困戶保底分紅和產業發展,每年將扶持55戶貧困戶發展產業。同時,每年可吸納就近就業人口約2000人,月人均增加收入1500元。有力推動貧困戶脫貧摘帽,鞏固全縣脫貧成果。

(三)發展特色種養產業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田東縣積極引導和扶持新型經營主體與農民“抱團”闖市場,發展特色種養。培育合作社537家、家庭農場157家,龍頭企業16家。在新型經營主體帶動下,全縣形成了水果、蔬菜、甘蔗、生豬、家禽、林木六大“十億元”產業,形成芒果、甘蔗、山茶油、豬、牛、羊、雞等“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產業格局,實現每個貧困村都有1個以上特色產業,全縣特色產業覆蓋貧困戶比例達89.93%。其中芒果產業輻射帶動28個貧困村,占全縣貧困村總數的52.83%,累計有1.16萬貧困群眾依靠種植芒果走上致富的道路。逐步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

(四)完善產旅融合項目區周邊的公共基礎設施。整合資金重點用于完善水、電、路等公共配套設施的固定資產投資,財政涉農資金按照當年業主實際投入數80%、40%、20%、10%的比例入股。不斷完善產旅融合項目區的基礎設施,實現涉農資金整合成果共享共用,共同發展。

(五)打造產旅融合示范點,以點帶面,滾動推進。實行產旅融合項目考核激勵機制,對成效明顯、成績突出、示范作用大的項目和誠信經營、規范服務、增收明顯的產旅融合和特色種養項目給予表彰獎勵。此舉極大鼓勵項目業主做強做大做優產業,帶動群眾脫貧致富,壯大村集體經濟,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六)加大宣傳推介,做好營銷增加效益。充分利用“南菜北運”新線路百色—北京果蔬綠色專列開通、百色·田東芒果文化活動月、芒果季營銷活動等,加大芒果宣傳和推介力度,不斷提高芒果市場競爭力。2017年7月,田東縣成功舉辦了第十二屆世界芒果大會,進一步展示田東芒果產業優勢,打響田東芒果品牌,推動田東芒果走向世界。此外,大力發展電商,開展線上線下同步銷售,拓寬芒果銷售渠道。2017年全縣從事芒果種植銷售的合作社達50多家,芒果銷售網店達3500多家,銷售芒果近10萬噸,銷售收入1.3億元。其中1.3萬貧困人口參與芒果電商,人均收入超2000元。

三、案例啟示(一)政府主推是前提。近年來,田東縣委、縣人民政府把產業融合發展擺在戰略性的發展方向上,將農業、旅游業、工業、服務業、商貿業、城市建設等有機融合起來,在規劃中堅持“多規合一”,在發展上堅持百業共興,不斷推進地方產業升級、產業結構轉型和發展方式轉變。出臺了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實施辦法,把各級財政安排用于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資金,以及補助教育、醫療、衛生等社會事業方面資金,全部統籌整合起來,加大扶貧資金投入。通過財政涉農資金、撬動了社會資金等多種方式投入產旅融合項目建設,使產旅融合項目點的基礎設施迅速得到完善,環境得到提升。

(二)群眾參與是關鍵。為使企業和貧困戶在發展中共贏,田東縣把調動貧困戶參與作為重點,鼓勵符合政策貸款條件的貧困農戶以貸款入股的方式參與企業發展,貨款所產生的利息由扶貧和財政部門按政策給予補貼。積極引導貧困戶采取土地流轉、資金、村寨房屋建筑、文化資源等資產作為基本股參與項目收益分配,每年分紅給群眾,提高了群眾參與產旅融合的主動性。

(三)旅游脫貧須融合聚合力。將旅游業和其他相關產業深度融合、一體發展,是旅游脫貧的關鍵所在。要推動旅游業與農業、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與大健康、文化、體育等相關產業共生共榮,不斷豐富旅游業態,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有效延長產業鏈、價值鏈,著力形成“全景域體驗、全過程消費、全產業融合、全民化共享”的全域旅游新模式,實現相互搭臺,形成發展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制產旅融合發展規劃,整合財政涉農資金支持產旅融合項目;引導和扶持新型經營主體與農民“抱團”闖市場,發展特色種養;完善產旅融合項目區周邊的公共基礎設施,堅持政府主推是前提,群眾參與是關鍵的發展思路,引導貧困戶采取土地流轉、資金、村寨房屋建筑、文化資源等資產作為基本股參與項目收益分配,每年分紅給群眾。

責任編輯:呂婭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