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發改委 正文

昆明市:高質量發展提升經濟“含金量”“含新量”“綠色量”

2021-06-29 09:29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昆明

摘要:以新經濟、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為代表的經濟新動能加快成長,消費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能源資源消耗強度持續下降,經濟發展“含金量”“含新量”“綠色量”不斷提升。

“十三五”期間,昆明市地區生產總值累計增長40.6%(按可比價格計算),經濟總量在全國省會城市中的排名從第17位躍升至2019年的第12位,2020年人均GDP超過8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2015年的502.2億元增加到650.5億元,年均增長5.3%。與此同時,以新經濟、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為代表的經濟新動能加快成長,消費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能源資源消耗強度持續下降,經濟發展“含金量”“含新量”“綠色量”不斷提升。

“十三五”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內生動力持續釋放

近年來,昆明市堅持“基于大生態、依托大數據,重點發展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創,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努力把昆明打造成為在全國乃至南亞、東南亞地區具有區域影響力的現代產業基地”的產業發展思路,堅定走“兩型三化”的發展路子,高質量打好“三張牌”,大力發展“188”重點產業,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三次產業結構由建國初期的“一二三”轉變為“三二一”,初步形成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產業格局。高原特色都市現代農業不斷壯大,斗南花卉交易市場成為亞洲最大的鮮切花交易基地。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石油煉化成為新的支柱產業,以水電為代表的能源產業快速崛起;工業新興產業蓬勃發展,“三整車一中心”全面投產運營,實現了云南轎車制造“零”的突破,首臺“云南造”服務器在昆明下線。服務業能級持續提升,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會展等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金融業成長為重要支柱產業。獲批國家“十三五”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入選國家物流樞紐城市、第一批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

一代代昆明人堅持“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的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注入了更強動力。昆明成為國家創新型城市、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全國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示范城市,南亞東南亞科技服務業合作中心和金磚國家國際技術轉移中心落戶昆明,生物醫藥大健康、高原特色農業、信息及芯片產業等科技創新中心掛牌。“十三五”期間,昆明全市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11.6%,科技進步貢獻率從42.1%提高到60%,2020年國家級、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達到78家,在昆建立的省、市院士專家工作站總數達332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1166家,昆明經濟發展正加快由要素推動向創新驅動轉變。

近年來,昆明市積極打造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示范城市和“美麗中國”典范城市。昆明加快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滇池全湖水質由劣V類好轉為IV類,達到了近30年最好水平;主城空氣質量優良率長期位居全國省會城市前5名,2020年達到100%,是2013年執行國家空氣質量新標準以后最好水平;以總評分第一名的成績榮獲聯合國人居署“國際花園城市”金獎,先后榮獲“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宜居城市”等稱號。

“十四五”開啟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新征程

站在“十四五”的新起點上,昆明市將堅定不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奮力開啟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新征程。

一是邁出轉型升級新步伐。昆明將以創新驅動為引領,推動產業結構由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做好世界一流“三張牌”昆明文章。利用好烏東德水電優勢,積極引進布局綠色高載能深加工產業項目和云計算中心。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釋放新能源汽車產能。積極爭創農業現代化示范區,顯著提升高原都市現代農業精深加工水平。加快發展健康經濟,舉全市之力打造國際康養旅游示范區,推動國家植物博物館及早建成使用。開展“補鏈延鏈強鏈”專項行動,聚焦新材料、大健康、數字化3個重點領域,形成支撐昆明未來30年發展的產業集群。加快推動冶金、煙草、化工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有效發揮比較優勢,在總部經濟、現代金融、國際會展、研發設計等領域形成更強的區域競爭力、聚集力和輻射帶動力。

二是構建城鄉發展新格局。堅持更高標準、更高水平謀劃布局,全面提升城市發展能級。徹底轉變“環湖造城、環湖布局”的發展格局,提速呈貢新城、滇中新區發展。加快實施城市建設管理“十大工程”,提速城市更新改造和老舊小區改造,到2025年完成所有納入計劃的城中村改造;下大力氣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和“停車難”問題;系統推進“下泄、中疏、上截、高蓄”工程,5年內消除主城區內明顯淹水點。加速新型城鎮化進程,精心打造一批特色小鎮及小城鎮,力爭到2025年昆明市常住人口突破1000萬。加快實施鄉村振興“百千萬”工程,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三是形成綠色發展新優勢。堅決把滇池保護治理擺在壓倒性位置,扎實做好中央環保督查問題整改。堅持“退、減、調、治、管”多管齊下,到2025年,濱池草海水質穩定達到IV類及以上、外海水質達到IV類,主要入湖河流水質達到IV類及以上。積極爭創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城市,大力推進環滇池、環陽宗海生態廊道建設和沿湖大濕地、大公園建設,深入開展生態修復工程,加強長江上游生態保護,建立碳排放總量控制及分解落實機制,推動產業發展綠色轉型。

四是搶抓開放發展新機遇。全方位融入“大循環、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搶抓《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推進實施機遇,不斷提升經濟外向度。進一步完善外貿發展促進體系,大力發展服務貿易、跨境電商、市場采購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積極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加大賦權改革力度,高標準推進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創新發展,大力提升昆明綜合保稅區、昆明高新保稅物流中心、騰俊國際陸港保稅物流中心設施規模和運營水平。扎實推進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積極開展空港型、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方案申報。

五是提高民生福祉新水平。著力推動優質公共服務資源擴容提質、均衡布局、普惠共享。始終把就業作為最大的民生,推動創業帶動就業、多渠道靈活就業,確保“十四五”期間每年新增就業人數達13萬人以上。制定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工作方案,不斷完善最低工資增長機制,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支持優質普惠學前教育擴容,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推動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樣化發展,著力打造現代職教園區中心,支持在昆高校提升競爭力。進一步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提升醫療服務供給能力,加強疫情防控治理和應急處置水平。積極配合推進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支持國家呼吸、心血管病等區域醫療中心建成使用。

(昆明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供稿)

責任編輯:劉維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