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發改委 正文

農牧特色產業蓬勃發展!發改委帶隊赴西藏開展特色產業專題調研

2021-07-02 10:23 中國發展網
西藏地區特色產業 脫貧攻堅 建檔立卡

摘要:6月21日至26日,產業發展司一級巡視員夏農同志帶隊赴西藏開展特色產業專題調研。期間,調研組一行深入山南市、日喀則市有關區縣,實地了解特色產業發展現狀、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聽取各方意見建議,研究推進下一步工作。

中國發展網綜合報道 據發改委網站消息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加快推動西藏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促進新時代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6月21日至26日,產業發展司一級巡視員夏農同志帶隊赴西藏開展特色產業專題調研。期間,調研組一行深入山南市、日喀則市有關區縣,實地了解特色產業發展現狀、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聽取各方意見建議,研究推進下一步工作。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民委、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文化和旅游部、林草局以及宏觀院產業所等相關部門同志參加調研。

6月28日,西藏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會議表示,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 西藏農牧業發展取得質的飛躍,農牧業特色產業得到蓬勃發展。

據西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介紹,在發展牦牛產業方面,2020年西藏全區牦牛存欄522萬頭,牦牛肉產量22.78萬噸。在發展奶業方面,2020年西藏全區優質奶牛存欄21.87萬頭,奶產量49.17萬噸。西藏全區乳制品加工企業22家,產品產量23264噸,主要有高原特色牦牛乳、有機乳、風味酸乳等30余種產品。在發展藏豬產業方面,2020年西藏全區藏豬存欄45.25萬頭,肉產量1.19萬噸。初步形成了卡若香豬、工布藏香豬品牌,開發了藏豬火腿、風干藏豬肉、香辣藏豬肉醬、白條分割肉等系列產品。在發展藏羊產業方面,2020年西藏全區綿(山)羊存欄994.1萬只,綿羊毛產量7419噸,山羊絨產量837.5噸,崗巴羊系列產品享譽區內外,羊毛精深加工業蓬勃發展,培育了幫錦鎂朵、西藏農投等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近年來,在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西藏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將牦牛產業作為西藏農牧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強化頂層設計,推廣良種良法,推動均衡上市,牦牛出欄穩步提升,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據西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發展規劃處處長曹仲華介紹,近年來,西藏自治區通過加大牦牛出欄力度,肉產量逐年增加。鼓勵牦牛錯峰出欄、適時出欄,出臺牛羊出售補貼政策,逐步改變了群眾“惜殺惜售”的傳統觀念。

根據行業統計,2020年西藏全區牦牛出欄147.67萬頭,牦牛肉產量22.78萬噸,與2015年相比,牦牛出欄增長了25.18%,牦牛肉產量增加了28.72%,牲畜平均單體產量增長14.57%。

“加快推廣牦牛良種,良種覆蓋率逐步上升。出臺了《西藏自治區牛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持續落實牲畜良種補貼政策,將牦牛種公牛補助由每頭2000元提高到4000元,每年推廣優良牦牛種公牛5000頭,有效提高了牦牛良種水平,” 曹仲華說。

在加強品牌創建,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方面,2020年,西藏全區肉類加工企業19家,產品產量4286噸,培育出了奇圣、阿佳、藏北、藏家等多個牦牛商品品牌,西藏特色牦牛肉已逐步走向全國市場,曹仲華說。

“‘十四五’期間,我們將以打好種業“翻身仗”為抓手,加強高原牦牛遺傳資源保護利用,不斷完善牦牛良種繁育體系建設,積極開展好我區牦牛重點遺傳資源申報鑒定,爭取將西藏區內4-5種牦牛地方品種列入到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持續做好良種推廣工作,加大牦牛出欄,穩步提升牦牛肉產量,充分保障我區肉產品有效供給。” 曹仲華說。

另外,據西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林木介紹,2020年,全區農牧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5.9%。青稞良種覆蓋率達到90%以上,畜禽良種化率達到35.9%,青稞單產水平、牲畜平均單體產量均達到歷史新高。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率達到65%。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超過220萬畝。設施蔬菜面積達到5.77萬畝,品種超過120種。

西藏農牧區生態環境有效改善。實施退牧還草工程、人工草地建設等項目,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政策,草原生態得到有效保護。2020年全區天然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47%,處于近些年來的最好水平。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圓滿收官,74個縣(區)全部達標。累計改造農村戶用衛生廁所27萬余座,戶用衛生廁所普及率達49.45%,創新性開展“四清兩改”村莊清潔行動,90%以上村莊生活垃圾得到治理,農牧民良好衛生生活習慣逐步養成。

西藏農牧區改革穩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順利完成,頒證率達99.62%。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全面完成,曲水、巴宜等10縣(區)順利完成中央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縣試點任務,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已在全區范圍內推開。“1+6”農村改革試驗區工作有序推進。曲水、乃東正在穩慎開展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

西藏農牧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努力克服經濟下行壓力和突發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全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598元,同比增長12.7%,已連續18年保持兩位數增長,連續6年保持全國增速第一。

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目前全區已累計實施產業扶貧項目3055個,落實各類產業扶貧資金464.5億元。通過產業扶貧直接帶動23.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提前一年實現脫貧,85%以上的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受益,產業扶貧成果惠及廣大農牧民,西藏歷史性消除了絕對貧困,農牧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提升。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西藏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復蘇、韌性強勁,主要指標呈現明顯恢復性增長態勢,實現了“開門紅”。農牧業生產持續向好。據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一季度全區第一產業增加值16.26億元,同比增長1.8%;生豬產能顯著恢復,牲畜存欄1700.42萬頭(只),豬牛羊肉產量1.33萬噸,增長1.6%。農牧民增收實現“高開”。一季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5元,增速達到16.7%,同比提高7.2個百分點,比全國平均水平高0.4個百分點,延續了2020年農村居民收入良好的發展勢頭。

(中國發展網綜合:國家發改委官網、中國西藏新聞網、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