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點帶面助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摘要: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建立健全生態保護治理機制,全面深化水權等關鍵領域改革。
本報記者 | 成靜
近日,經國務院批復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支持寧夏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國家發展改革委(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同志就《實施方案》有關內容回答了記者提問。
科學治水促"九渠之首"煥發新生 寧夏回族自治區青銅峽市位于黃河上游寧夏平原中部,九曲黃河穿境而過。自秦漢開始,青銅峽先后開掘秦渠、漢渠、唐徠渠等九大古灌渠,被譽為黃河寧夏“九渠之首”。如今,在遠程控制、智能化水位監測、流量監測、水量調度等一系列現代化科學治水、管水措施下,自流灌溉的古灌渠煥發新生,為高效節水春灌提供有力保障。 圖為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新華社
本報記者:《實施方案》出臺的背景是什么?
有關負責同志: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是黨中央著眼長遠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2020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時指出,寧夏要有大局觀念和責任擔當,更加珍惜黃河,精心呵護黃河,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李克強總理強調指出,寧夏要落實新發展理念,在推動改革創新、促進新舊動能轉換等方面走在前列。韓正副總理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全體會議上提出明確要求。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推進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寧夏作為全國唯一一個全境屬于黃河流域的省份,既有區位、能源、特色產業等優勢,又面臨水資源嚴重短缺和生態極度脆弱等挑戰;既有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引黃灌區等發展基礎較好地區,又面臨繁重的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任務;既有產業轉型升級的廣闊空間,又存在水資源利用效率不高、碳排放強度居高不下、生態修復難度大等短板,這些情況在黃河流域具有典型代表性。制定印發《實施方案》,支持寧夏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以下簡稱先行區),有利于通過政策先行先試為黃河流域其他地區積累可復制經驗,以點帶面助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有利于通過制度創新增強黃河流域生態綠色發展活力,書寫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黃河答卷”。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開展了專題研究,多次赴寧夏開展調研,分析研判先行區建設重點問題,研究提出針對性政策舉措,寧夏研究起草了《實施方案》。《實施方案》經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同意并按程序上報國務院批復后,于今年4月27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
本報記者:《實施方案》的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是什么?
有關負責同志:《實施方案》提出,寧夏建設先行區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認真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準確把握保護和發展關系,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把系統觀念貫穿到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全過程,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打好環境問題整治、深度節水控水、生態保護修復攻堅戰,扎實推進黃河大保護,確保黃河安瀾,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家園。
《實施方案》明確,到2025年先行區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全面實施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明顯提升,單位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下降15%以上;生態保護修復取得顯著成效,森林覆蓋率達到20%,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7%,黃河干支流水質持續改善;在確保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嚴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費量增長,提高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煤電降耗減排水平,實現能耗強度下降15.5%、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達到55%等目標;自然資源等重點領域改革穩步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經驗。
本報記者:《實施方案》部署了哪些主要任務?
有關負責同志:《實施方案》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立足寧夏實際,提出了七個方面主要任務:一是大力推動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堅持“四水四定”,把節約用水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各方面,優化水資源配置格局。二是加快構建抵御自然災害防線。立足防大汛、抗大災,全面提高防洪防凌能力,構建水旱災害防御體系,加強河湖水域空間保護。三是構建黃河上游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持續提升水源涵養能力,加強退化林草修復,提高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能力,深入推進防沙治沙示范。四是大力推動節能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有力有序有效做好碳達峰工作,大力推進環境污染綜合治理,推動形成綠色生活方式,實施清潔能源替代工程,建設“無廢城市”。五是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科技創新支撐能力,促進傳統產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建設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高水平建設新能源綜合示范區。六是建立健全跨區域合作機制。深化與沿黃河省區間務實合作,增強生態保護整體合力,協同構建綜合交通網絡,統籌規劃產業協作發展平臺。七是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建立健全生態保護治理機制,全面深化水權等關鍵領域改革。
本報記者:下一步如何抓好《實施方案》的貫徹落實?
有關負責同志:建設先行區是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協同發力。為此,《實施方案》明確:一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二是強化政策支持,增強先行區建設各類政策統籌協調力度,用足用好現有政策,加快完善配套政策,提升政策精準性和協同性,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參與先行區建設的積極性;三是完善法治保障,積極出臺有關先行區建設的地方性法規,把先行區建設納入法治化軌道,加大司法服務和保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力度;四是加強統籌協調,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統籌領導下,寧夏切實履行好先行區建設主體責任,各有關部門在政策實施、體制創新、項目建設等方面予以積極支持,國家發展改革委(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加強協調,督促落實各項重大任務。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