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發改委 正文

努力克服疫情影響 中國利用外資量質齊升

2022-05-17 17:37 中國發展網
利用外資 新發展格局 全球化發展 高質量發展

摘要:大量優質資本的流入,既幫助我國引進了經濟高質量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和先進技術,也有效推動了本土上下游企業的轉型升級,實現了東道國和我國的互利共贏,為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推動全球化深入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李大偉

近年來,“逆全球化”勢頭一度甚囂塵上,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嚴重影響了資本、技術、人才的跨境流動,全球跨境直接投資呈現大幅波動態勢。然而,我國發揮利用外資的綜合競爭優勢,仍然實現了利用外資的量質齊升,鞏固了全球外商直接投資主要目的地的地位。大量優質資本的流入,既幫助我國引進了經濟高質量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和先進技術,也有效推動了本土上下游企業的轉型升級,實現了東道國和我國的互利共贏,為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推動全球化深入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利用外資規模持續穩定增長,跨國公司信心持續增強

疫情暴發之后,全球跨境直接投資一度出現大幅度下滑,2020年全球跨境直接投資額下降35.7%,跌破1萬億美元大關。而我國率先有效控制疫情,并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減租降息等一系列助企紓困政策,在堅持內外資國民待遇原則下實施一系列有效的外資促進政策,有力地增強了外資企業來華投資的信心。2020年,流入我國的外商直接投資逆勢增長5.7%,占全球外商直接投資流入額的14.9%。2021年,隨著全球跨境直接投資開始從低谷反彈,流入我國的外商直接投資增長20.2%,達到1743.8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

今年以來,全國吸引外資繼續維持高速增長態勢,一季度全國吸引外資規模達590.9億美元,同比增長31.7%(不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充分體現了廣大跨國公司希望參與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進程的良好意愿。2022年3月中國美國商會發布《中國商業環境調查報告》顯示,六成的會員企業將中國作為近期全球投資計劃的前三大投資目的地之一,三分之二的會員企業計劃在2022年增加在華投資。中國德國商會發布的《2021—2022年度商業信心調查報告》顯示,在華德企對中國市場增長充滿信心,超七成企業計劃繼續增加在華投資。

利用外資質量持續提升,為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了巨大貢獻

在利用外資規模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我國利用外資的質量也不斷提升。

從行業結構上看,高技術產業利用外資規模明顯高于總體增速,2021年、2022年一季度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同比增長17.1%和60.6%。這充分說明流入我國的外資更加集中于信息服務、研發、高技術制造等技術密集型行業,資本伴隨的科技人才、先進技術含量持續提升,外商投資成為我國集聚全球優質高端要素的主要渠道,為我國通過參與國際循環促進國內大循環轉型升級做出了積極貢獻。

從區域結構上看,近年來流入我國中西部地區的外資規模持續高速增長,2021年流入我國中部、西部地區的外資分別增長46.2%和42.2%,2022年一季度更同比增長69.2%和26.2%。外資大規模流入中西部地區,有力地幫助了中西部將自身的廣大市場潛力、特色要素稟賦和全球優質人才、技術相結合,促進了中西部地區深度融入國際循環并提升自身在國內循環中地位,有效地支持了我國經濟的區域平衡發展。

外資政策體系高效精準公平透明是利用外資持續增量提質重要動力

一是持續擴大外資準入。疫情以來,我國在充分做好安全評估的基礎上,先后兩次縮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實現了汽車、金融等曾經的敏感領域對外資完全開放,目前整體外資準入水平已經接近部分發達國家水平,寶馬、安達保險、貝萊德基金等一批知名跨國公司受益,不斷增加在華投資力度,為我國提供了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

二是針對性推出一批重大外資項目。2018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工信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商務部、稅務總局、外匯局共8個部門以及項目所在?。▍^、市)政府共同成立重大外資項目工作專班,對于一批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示范性強的重大項目,專門開辟綠色通道推進項目盡快落地,取得了顯著成效。沈陽華晨寶馬第三工廠、湛江巴斯夫新型一體化石化基地、西安三星閃存芯片二期等項目投產后,形成了內外資企業深度融合的高技術產業集群,有效地促進了產業轉型升級和本土企業的技術進步。

三是實施有效的外資促進政策。兩年來,我國政府立足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發展狀況,出臺《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0年版)》等外資促進政策文件,為外資企業提供了高效的政策支持。

四是積極優化營商環境。兩年來,我國積極落實外商投資法及實施條例、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重要文件,持續修訂廢止不符合外商投資法規定的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有效地保障了外資企業依法通過公平競爭參與政府采購活動等合法權益。

正確看待利用外資質量升級過程中出現的個別企業撤資現象

近年來,部分外資企業將一些生產線、銷售中心等移出我國的新聞報道時有出現,引發了一系列討論,甚至有觀點認為我國吸引外資的綜合競爭優勢正在喪失。對這一現象應有正確的認識。

一方面,隨著我國要素稟賦的持續升級,一些勞動密集型行業、一些產業鏈環節比較優勢逐漸減弱是符合經濟規律的??鐕驹趯⒎衔覈容^優勢變化的研發、高技術制造、區域總部等環節向我國布局時,將部分加工組裝環節向周邊國家轉移符合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也符合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大方向。三星集團在新能源、芯片制造等環節加大向我國布局力度的同時,也將智能手機加工制造環節遷出我國就是典型的案例。

另一方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任何企業,包括大型跨國公司都不可能是“常勝將軍”,在競爭中遭受挫折失敗,乃至改變經營策略是正?,F象。因此,在我國利用外資質量持續提升的過程中,一些外資企業,甚至曾經具有較強知名度的外資企業調整在華業務布局是正常的現象。

整體上看,我國在良好的營商環境、潛力巨大的市場規模和雄厚的產業配套能力等方面仍具有其他經濟體難以企及的綜合競爭優勢,未來我國仍將是全球跨國公司主要的高質量投資目的地之一。

(作者單位: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

責任編輯:楊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