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前5個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為389.5萬輛,同比增32.5%
摘要: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958.7萬輛和949.5萬輛,比上年分別增長35.8%和37.9%,產銷量連續9年居全球首位,銷量占全部汽車銷量的比例為31.6%。
中國發展網訊 6月18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的6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聞發言人李超介紹,今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延續良好態勢;前5個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392.6萬輛和38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0.7%和32.5%,銷量占全部汽車銷量的比例為33.9%。
李超表示,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涌現出一大批廣受國內外消費者歡迎的產品質量硬、技術水平高、用戶體驗好的車型。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958.7萬輛和949.5萬輛,比上年分別增長35.8%和37.9%,產銷量連續9年居全球首位,銷量占全部汽車銷量的比例為31.6%。
李超指出,實踐證明,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關鍵在于順應客觀規律、充分尊重市場競爭、堅持在開放中求發展。
新發展理念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提供了引領。近年來,綠色發展理念不斷深入人心,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日益成為新的社會風尚,在這樣背景下,新能源汽車行業順應發展潮流,瞄準消費者需求,持續為國內外消費者提供綠色低碳、智能高效、經濟便利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形成了需求引領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良性循環。
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提供了廣闊發展空間。截至2023年底,我國機動車保有量達到4.35億輛,其中汽車3.36億輛,2019年以來,我國的汽車保有量增加了1.16億輛。這一規模還在不斷增長,其中,新能源汽車占全部汽車銷量的比重還在不斷提高。2012—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年均復合增速達到82.1%。
充分的市場競爭鍛造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競爭力。市場競爭促進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打造競爭優勢,2022—2023年,我國汽車工業重點企業研發投入分別增長8.8%、16%;充分有序的市場競爭加速企業優勝劣汰,通過“大浪淘沙”,實力雄厚的企業在不斷涌現,帶動了產業整體發展水平的提升。
國內國際“雙循環”推動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共同發展。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導致落后。中國汽車產業在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合作中發展壯大,同時我國也沒有把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圈起來讓中國企業獨享,而是積極歡迎全球汽車企業共享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紅利。2018年,我國取消了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外資股比限制,將整車進口平均關稅進一步調降至13.8%,其中零部件平均關稅僅為6%,2022年我國進一步取消了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在中國優質營商環境、高素質勞動力、完整產業鏈供應鏈等助力下,特斯拉、大眾、寶馬等車企紛紛在華布局投資建設電動汽車生產。
李超表示,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方面,繼續通過政策引導、規范監管等方式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充分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推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優化重組,提升技術創新和產業鏈配套能力,加強國際合作,持續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