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產經 正文

紅色基因擦亮紅色品牌 紅色傳承鑄就紅色名校

2021-06-16 10:59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濱州市高級技工學校 中等職業教育 產教融合

摘要:“紅色辦學”是該校創辦“一流中職”的一張特色名片,他們突出“紅色”這一特色,使紅色教育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紅色精神和思想品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探索出一條新時代中等職業學校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杜湖亭  耿敏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 尹明波

濱州市高級技工學校(濱州市中等職業學校)是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政府直轄的一家國辦中職學校,是國家中職改革發展示范校、國家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國家重點技工學校和國家AAA紅色景區學校,在校生4000人,教職員工300人。“近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做到‘五個突出’,用紅色基因擦亮紅色品牌,以紅色傳承建設紅色名校,全力打造中等職業教育‘紅色樣板’。”濱州市高級技工學校黨委書記、校長王樹林介紹說。“紅色辦學”是該校創辦“一流中職”的一張特色名片,他們突出“紅色”這一特色,使紅色教育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紅色精神和思想品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探索出一條新時代中等職業學校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山東省軍區副司令員周月星一行到校調研國防特色校及紅色教育工作。圖片由濱州市高級技工學校提供 

山東省軍區副司令員周月星一行到校調研國防特色校及紅色教育工作。圖片由濱州市高級技工學校提供

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高質量發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集中簽約儀式。圖片由濱州市高級技工學校提供 

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高質量發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集中簽約儀式。圖片由濱州市高級技工學校提供

突出紅色辦學,把技校辦成“黨校”

“2016年,組織上派我到學校擔任校長,此前我在區委黨校工作了6年。”王樹林向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講述了他的“紅色辦學史”:上任伊始,就嘗試著將黨校的辦學理念帶進技校,提出“四個一”辦學理念,即“建設一所新學校,打造一支好隊伍,培養一批好學生,追求一個高目標”,把對學生們滿腔的熱愛化作工作中的實際行動。

于是,新校廣場命名為東方紅廣場,廣場用大理石鋪裝了一個巨幅中國地圖。校園里10座建筑物都以革命紀念地命名,全校108個班級名稱都以一位革命先烈及英雄、英模的名字命名,校園主要道路都以重大革命戰役命名,校園里的30多塊景觀石,則書寫著象征中國革命的歷史名山。在教學樓、圖書館,還設有偉人圖片展廳、“平語近人”展廳、老渤海精神展廳、百年黨史展廳、國防教育展廳、紅色藏品展廳等。學校還開辟了學生體驗勞動的“南泥灣”。

同學們住宿在“延安”,學習到“韶山”,沿著“遼沈路”到“古田”“嘉興樓”實訓,“南泥灣”勞動,“遵義樓”實習,“西柏坡”就餐,“南昌樓”傳琴聲,“井岡山”有實戰,沐浴革命風、馳騁新時代,“紅色”魅力無邊……整個校園就是一個中國革命史的縮影,每個學生足不出校就可以“走遍”中國的主要紅色紀念地,就能上一堂生動的黨課。

“天長日久,春風化雨,耳濡目染,化風成俗。”王樹林直言,學生們天天在黨史、中國革命史熏陶中,潛移默化,淬煉成鋼,實現了可喜的“三個轉變”:變得愛學習了,找回了自尊自信;變得懂規矩了,學會了知恩感恩;變得愿奉獻了,知道了回饋社會。

突出從嚴治校,把技校建成“軍校”

“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王樹林感慨地說,學校堅持實行嚴格的軍事化培訓和日常的軍事化管理,用軍人的紀律磨礪孩子的韌性,目的就是致力于培養具備正能量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退役軍人進校園當教官。每年近20名退役軍人駐校當教官,按“軍人”標準培養學生。校園里,學生站如松、行如風,一人成點、兩人成行、三人成排、四人成隊,活脫脫一個紅色“軍營”。

——領導帶頭講“紅課”。構建校黨委統一領導下的思政課改革方案,校級領導、中層干部帶頭登臺上紅色思政課,每周一下午“雷打不動”。

——思政課用好“校園紅”。將教學內容和紅色校園巧妙銜接,把課堂搬進紅色展廳、實訓基地,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紅色思政育人,讓“拔節孕穗”期的學生樹立好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黨史展廳學生是“紅粉”。為了把黨史學習教育深入到全體師生中去,校團委開展了“少年工匠心向黨,青春奮進新時代”黨史主題教育活動,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體驗,在知識競賽、演講答辯中得到提升。

——升旗儀式融入“中國紅”。堅持每周一舉辦“國旗下的激情演講活動”,讓學生把學習黨史收獲講給同學聽,宣講共產主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

通過紅色鑄造、紅色灌輸,學生們達到了“五自”:自愛自尊自強自立自勉;做到“五愛”: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家鄉愛父母。比如,杭州時代廣場火災中救火的人員中,有該校畢業生李夢迪;新疆反恐斗爭中沖鋒在前的軍人中,有該校畢業生梁光德;舍己救人、獻出16歲年輕生命,被東營市授予見義勇為先進個人、被濱州市評為“濱州好人”是該校學生彭中山。近年來,多家國家級新聞媒體都對該校紅色辦學給予重磅報道。

突出品牌效應,校園就是AAA級景區

濱州是渤海革命老區的腹地,在革命戰爭年代渤海革命老區有5.5萬名革命烈士、82萬名民工支前。“為了弘揚老渤海精神,2019年我們申報了國家渤海老區紅色教育基地,并順利通過國家文化旅游部門AAA級景區驗收并授牌。”王樹林自豪地說,學校建在景區里、景區就在學校里,這在全國1.6萬余家技校(中等職業學校)是獨一無二的,體現了“紅色”影響力。

紅色引領。濱州市關工委等6部門編寫的《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紅色讀本印了5000冊,組建了強大的思政課隊伍,做到了隊伍、方案、教材、教案、基地、筆記、心得、演講、考試、互動“10個有”。

紅色關愛。成立高規格關工委組織,下轄關工委辦公室及紅色思政教學中心,形成“關工委辦公室——紅色思政教學中心——教學科室——系部——班主任——全體教師”一體化紅色基因傳承工作體系。“老將”出馬。定期邀請參加過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的老革命吳振海、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老兵沙成芳、趙同芳等“老將”來校為孩子們作革命傳統報告,傳承宣講紅色基因,充分發揮了“五老”和社會教育基地作用,

紅色體驗。每年清明節組織學生赴渤海革命紀念園參觀學習,定期組織學生到敬老院和兒童福利院獻愛心,組織學生到學校第一書記所在村學雷鋒、傳授紅十字會精神,讓學校紅色基因傳承活動進一步向社會延伸,形成了巨大的紅色教育合力。

紅色傳承。編印《紅色校園》宣傳冊,編寫《經典傳唱》《英模名錄》《紅色記憶》《渤海先鋒》《濱州新貌》等“紅色教育”輔助課外讀物。每天的課間操,紅歌在校園激昂響起;每周五的周末大講堂,師生同臺講紅色故事、演紅色小品;每周日晚自習,組織學生觀看愛國教育和勵志影片。此外,學校每年3月組織學雷鋒系列活動,每年清明節組織“緬懷先烈、銘記歷史”班級紅色詩歌朗誦比賽,每年9月新生開學組織為期2周的紅色軍訓和入學教育,每年國慶節組織“慶國慶·頌祖國”班級紅色歌詠比賽。

突出立德樹人,學生眼里的溫馨家園

濱州市高級技工學校始終秉承“對同事為兄弟姐妹,待學生如親人”親情辦學理念,學校就是學生眼里溫馨的家園。按照王樹林的說法,學生進了校門,春天將得到呵護、夏天將享受涼爽、秋天將收獲碩果、冬天將體驗溫暖;進了校門,講規矩、講禮貌、能自立、能吃苦、重品行、有轉變。

學生當主角。充分發揮全校42個紅色社團的作用,讓孩子們“當家作主”。校園電視臺、校園廣播站、紅色導游員、衛生監督員、校風校紀督察員——都交給孩子們大顯身手。

老師做示范。真正將學生當成孩子,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無微不至地關心每一位學生。

學校做保障。在校園,看看學生公寓,被子疊得方方正正,暖瓶、洗漱用具、鞋襪擺放有序;走進學生餐廳,師生共餐,刷卡買單,沒有特權。每天的大值班,晨曦微露時老師已經到崗到位,直至學生公寓熄燈,老師仍在夜巡保護。待學生如親人,在濱州市高級技工學校舉目可見,屢見不鮮。

自2019年以來,共有來自國內外1600余批、6萬人次走進濱州市高級技工學校這個紅色3A景區參觀、考察、學習。“先后有22位將軍來校參觀考察并題詞給予勉勵,山東省關工委8名主任蒞臨指導。”最讓王樹林感動的是,山東省軍區副司令員周月星來校參觀,離開時臨上車前給他敬了個軍禮并稱贊“你們顛覆了我對中等職業學校的看法”。

突出奉獻社會,勇當高質量發展服務隊“我們一直致力推動‘服務發展、奉獻社會、為了孩子’三方共贏、互促并進。”在王樹林看來,就是因為他們的紅色校園、育人模式,才引得“蝶飛鶯舞,滿園芬芳”。

山西省太原市有兩名女生由父母陪伴,千里迢迢來此讀書,學校為這兩個孩子成立了服務專班,“吃住行、安全、生日”都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愛。孩子母親寫來感謝信:游子求學多艱辛,師如慈父牢掛心;恩情如水注芳沁,為母感激異鄉親。

“這幾年,我校學生無一人被開除、無一人有違法犯罪記錄,而且人才輩出,世人刮目相看。對這一點,我尤其感到驕傲與欣慰。”王樹林認為,對學生應該用心血汗水去澆灌、用大愛無疆去關愛。

濱州市高級技工學校的紅色教育實踐證明:通過紅色關愛培養的孩子,“參軍能成英雄,就業能成工匠”,滿滿的正能量。譬如,學校涌現出全國第五屆職業院校發明杯大賽一等獎獲得者、全國職業學校無人機大賽的獲獎者、黃炎培技能大賽一等獎的獲得者,也淬煉出各行各業吃苦耐勞勤奮工作的奮斗者?,F在,該校畢業生“很搶手”,每年上千名畢業學生,除服務于本地外,有不少被各地機關、企業錄用并成為骨干力量。

學校的校辦企業同樣風生水起、有聲有色。學校所屬企業濱州鍛壓機械廠生產的車載鉆機系列產品,被商務部指定為“援助非洲1萬臺鉆機”計劃,其生產的車載打水鉆機系列產品遠銷亞非拉62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全國技工院校產教深度融合、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靚麗風景線。

今年4月25~29日,山東省委政策研究室調研組來校蹲點并形成《這里的紅色教育可圈可點——濱州市高級技工學校依靠紅色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蹲點調查》調研報告,得到山東省委有關領導簽批、簽閱,山東省教育廳還決定在濱州市高級技工學校召開全省職業院校紅色教育高質量發展經驗交流現場會,與該校牽頭打造的“全國職業院校德育紅色聯盟成立大會”一并召開。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王樹林表示,全校師生將乘勢而上,把黨史學習教育貫穿于教學始終,堅守“紅色”這一根本底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再接再厲、再創佳績,全力打造中等職業教育和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齊魯樣板”,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紅色基地。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