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舉辦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論壇暨快速維權古鎮模式經驗推介會
摘要:廣東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二級巡視員黃光華,中山市古鎮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阮志力,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四級調研員焦學軍等領導出席活動,以及知識產權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和知識產權服務機構代表等90余人參加活動。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皮澤紅報道 10月23日上午,在中國中山(燈飾)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下稱“中山快維中心”)成立十周年之際,中山市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論壇暨中山知識產權快速維權古鎮模式經驗推介會,在中山燈都古鎮會議中心,以線上線下同步的方式舉行,并取得圓滿成功。論壇旨在展示中山市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成果,向社會各界推廣“中山古鎮模式”的成功經驗。
中山市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論壇現場
廣東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二級巡視員黃光華,中山市古鎮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阮志力,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四級調研員焦學軍等領導出席活動,以及知識產權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和知識產權服務機構代表等90余人參加活動。
焦學軍在致辭時指出,古鎮鎮作為中山知識產權實踐的先行者,在知識產權機制改革、體系建設、激勵和保護創新、服務運營等方面作出了許多積極探索,向全市乃至全國提供了知識產權改革的范本。站在新的起點,希望古鎮鎮和中山快維中心充分發揮知識產權機制優勢,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和激勵創新,繼續擦亮知識產權“一站式”快速保護的“中山品牌”,建立起具有時代特征以及與燈飾照明產業同頻共振的知識產權保護生態,為加快中山燈飾照明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貢獻創新力量。
黃光華在致辭時表示,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知識產權強國戰略實施的第一年。舉辦中山市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論壇暨中山知識產權快速維權古鎮模式經驗推介會,既是對中山、古鎮過去十年知識產權工作的回顧,也是對未來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展望。希望中山市、古鎮鎮永葆知識產權創新勢頭,真正實現從服務企業到引領產業發展的轉變,并致力打造出“中山古鎮模式”2.0版本,為中山市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重要一極、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活動現場播放了中山快維中心十周年宣傳片,生動展現了中山快維中心十年來的發展變化。據了解,中山快維中心成立于2011年6月16日,是全國首個知識產權快速維權機構,承擔著探索創建快速維權機制的重任。自成立起,中山快維中心便圍繞古鎮燈飾產業發展需求,積極探索并構建專利“快授權、快維權、快協調”的“三快速”機制,成功打造了知識產權快速保護的“中山古鎮模式”。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中山古鎮模式”被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列為中國首個工業品外觀設計保護優秀案例。在成立十周年之際,中山快維中心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復增設實用新型專利快速預審試點,成為全國首個拓展實用新型專利快速預審的維權中心。
接著,中山市古鎮鎮人民政府副鎮長候選人區美定作快維中心十周年回顧總結和展望。區美定指出,一直以來,中山快維中心忠實踐行便民利民的服務理念,經過多年探索,逐步形成了“一主導、三快速、一服務”的知識產權綜合服務體系。同時,伴隨著“三快速”保護機制的深入滲透和不斷完善,“中山古鎮模式”愈發顯現出其制度優越性和先進性,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行業創新活力更顯著,二是知識產權保護更嚴格,三是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初步形成,四是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中山古鎮模式”之下取得的累累碩果,為推動中山市知識產權向更高質量創造、更高水平保護、更高效益運用方向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碩果紛呈的成績單是對過去十年豐富實踐和寶貴經驗的總結與沉淀,更是中山快維中心未來繼續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奠基石。中山快維中心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要求,以實用新型專利快速預審為新起點,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推動知識產權服務企業創新和引領產業轉型升級,不斷擦亮知識產權“一站式”快速保護的“中山品牌”,為助力中山市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創新保障。
隨后,中山快維中心發布十大典型案例。入選案例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關注度和影響力,具體涉及涉外專利侵權、群體性侵權、著作權侵權、行政司法聯動解決糾紛等多種案例類型,是中山快維中心十年來護航維權之路的縮影。據統計,2011年至今,中山快維中心協助辦理專利行政執法案件超4700件,挽回經濟損失超過2億元,專利侵權糾紛調解成功率近70%。
除了十大案例,中山“知識產權快速通道十大優秀代理機構”和“知識產權快速通道十大優勢企業”名單也相應出爐,區美定和阮志力分別對入選機構和企業進行授牌。
為幫助企業、高校等創新主體認真學習領會、全面貫徹落實《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本次論壇邀請了廣東金融學院法學院副院長安雪梅作為解讀嘉賓。安雪梅從出臺背景、核心內容以及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主要抓手三個方面出發,兼顧廣度和深度,對《綱要》作了詳細生動的分析和闡釋。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