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產經 正文

大寧縣:“寧脆”蘋果成實現鄉村振興的“致富果”

2021-12-03 11:33 中國發展網 崔志強
呂梁大寧縣 鄉村振興

摘要:伴隨著2000畝“寧脆”蘋果科技示范基地建設的全面推進,一派興旺的景象展現在眼前,一股生機活力在這里躍動。沿著盤山路,我們去這個素有“三川十塬溝四千,周圍大山包一圈”之說的山區縣一探究竟。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寒冬時節,呂梁山南端大寧縣的廣袤大地上卻是“春潮”涌動:一株株新栽的小樹苗扎根落戶,一臺臺機械繁忙作業,一座座示范果園初具雛形,一個個新型農業合作組織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伴隨著2000畝“寧脆”蘋果科技示范基地建設的全面推進,一派興旺的景象展現在眼前,一股生機活力在這里躍動。沿著盤山路,我們去這個素有“三川十塬溝四千,周圍大山包一圈”之說的山區縣一探究竟。

破局:“一個方案”定核心

找準鄉村振興的“金鑰匙”

“2021年,大寧將在全縣5個鄉鎮集中規劃建設‘寧脆’蘋果科技示范基地2000畝;未來5年,‘寧脆’在大寧全縣的種植面積將達到10萬畝。”在多次調研、科學論證基礎上,該縣出臺的2021年“寧脆”蘋果科技示范項目實施方案勾畫了這樣一個藍圖。

對于擁有5.2萬余人口、經濟不發達的山區縣,提出這個目標并非輕而易舉的事。這看似只是一個小決策,卻事關大寧縣鄉村振興、產業轉型、農民增收、持續發展的“破局”。

方案因何而來?底氣從何而生?

“農業要特色轉型,實現優質高效發展。”前不久閉幕的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上,省委書記林武的殷切囑托仍在耳畔。大寧縣推動蘋果產業提檔升級,走優質高端蘋果發展之路與此不謀而合。

這是大寧縣建設“寧脆”蘋果科技示范項目的“航向標”。

臨汾市委書記閆晨曦在全市推進農業農村和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提出“農業未來發展方向必然是產業化、專業化、現代化”;市第五次黨代會報告明確的“二十件大事”中,把“建設糧食、水果、蔬菜、中藥材、畜牧五個百億級全產業鏈農業產業基地”作為目標與方向。

這是大寧縣建設“寧脆”蘋果科技示范項目的“指南針”。

今年5月以來,大寧縣委成立了農業產業提升領導組,縣委書記王曉斌,縣委副書記、縣長樊宇掛帥;隨即,縣委副書記王志華、縣政協主席楊對明、副縣長李棟帶隊,組織各鄉鎮、村委負責人和果農代表赴陜西洛川、乾縣等鄰近果業大縣實地考察;在大寧縣“寧脆”果園實地觀摩;召開座談會,讓廣大群眾自己看自己說自己定。如此緊鑼密鼓,透露出當地黨員干部群眾對于“轉型”的“饑渴”。

“通過實地調研、收集民意、科學研判,我們認為推廣‘寧脆’是大寧蘋果產業實現彎道超車、直道領跑的最優解。”大寧縣委書記王曉斌有著推廣玉露香梨的成功經驗,他相信推廣“特”“優”農產品是大勢所趨,“‘寧脆’是市面上最優良的蘋果品種之一,最終我們確定了以‘寧脆’蘋果為龍頭、帶動玉露香梨和其他水果發展的思路,打造面向長三角、珠三角和中高端消費群體的水果產業體系。”

這是大寧縣建設“寧脆”蘋果科技示范項目的“強心劑”。

值得一提的是,“寧脆”在當地不僅屬于“新、特、優”,而且具有獨特的生長性、良好的適應性、較佳的經濟性。

作為“寧脆”示范基地建設的特聘專家,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仁果研究室主任、研究員楊廷楨說:“‘寧脆’是外地品種同我們果樹所研究的矮化砧木結合,選擇接穗品種的適宜砧木并進行組配的方式而產生的。我們經過實驗發現,這種方式具有最佳的生產能力,能滿足果樹集約化栽培、機械化作業的需要,可為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奠定基礎。”

這是大寧縣建設“寧脆”蘋果科技示范項目的“定心丸”。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大破大立,曉喻新生。

布局:“一個目標”定標桿

統一產業振興的“總旗幟”

“去年才改接的果樹,今年就掛果子了,最大的果子一斤多哩!”昕水鎮東鐵村村民賀旭鵬臉上樂開了花,“這蘋果可甜可甜了,不愁將來找市場,我感覺日子越來越有指望了!”

賀旭鵬是“摸著石頭過河”種植“寧脆”的第一批人,他的手機里有一張一直舍不得刪的照片:紅彤彤的果子掛枝頭,映得半山紅。這是他在乾縣實地觀摩蘋果園時拍的。“看著這張照片我就有勁兒。這一年來,我每天想的都是啥時候我的果園也能有這樣一片光景。”

今年,2000畝“寧脆”不僅在5個鄉鎮13個村委331戶人家落地生根,而且,這個總投資達3000余萬元的項目散發著濃濃的“現代化”味道:水電設施配套、果園專用農機具購置、水肥一體化建設、農業科技培訓……建園、栽植、管理、咨詢等一站式服務,不僅僅是在探索專業化管理、社會化服務模式,更是為鄉村振興提供范本。

11月,走進東堡村“寧脆”蘋果栽植區,田間地頭到處都是忙碌的人群:拉線、挖定植穴、回填、栽植、灌水,忙得不亦樂乎。

“我們出去考察了以后,發現‘寧脆’這個品種確實好,價格好、品質好、果面好。在得知它在大寧縣表現更為優異時,我就動員26戶農戶成立了合作社,并加快發展速度,現在200多畝地都種上了‘寧脆’。”大寧縣東堡寧脆蘋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尚水平興奮地說,“發展這新的品種,可得好好努力,好好管理,我們才能更快走上致富路!”

在栽植過程中,三多鄉還邀請省農科院專家進行現場指導、全程參與,從選址到栽植,再到栽后管理,為果農詳細講解指導每個環節的注意事項,確保栽植一棵成活一棵。

這只是“寧脆”成長過程中的一個縮影。未來,該縣將以2021年2000畝“寧脆”蘋果科技示范項目為引導,推行果樹標準化管理,提升果園機械化作業水平,強化果農技術培訓,提高果農組織化程度。革新,讓蘋果與這片土地發生著奇妙的“化學反應”,催生出更加旺盛的蓬勃生機。

產業興,鄉村穩,天下安。

新局:“一條路徑”定方向

擰緊組織振興的“總開關”

“我們家從父親那輩就開始種蘋果,光景最好的時候市場上四五塊錢一斤。但到果農這兒,就拿不到這么好的價格。”昕水鎮白杜村村委會主任馬旭平道出了大多數農戶曾經的困境,“我們在市場上沒有話語權,經常處于弱勢地位。”

有著數十年經驗的果業專家、大寧“寧脆”示范基地建設的特聘專家李新建非常能理解這種現狀。“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農村由于缺少強有力的現代化基層組織體系,使得農民在市場上難有話語權。”

李新建說:“在項目建設中,新型合作社模式是大寧縣探索的更有價值的一條路。”

該縣不僅僅把推廣“寧脆”作為品種創新、產業轉型的課題,更是作為農民組織化模式探索的路徑來研究。就此,他們堅持市場化組織原則,以共同議定、共同遵守、民主決策、高效協作為手段,著力提高組織化程度,打造適應市場經濟形勢的“航母”。

“我們村成立了自己的合作組織,提供一系列的服務,在質量、成本、品牌、技術等方面統一化管理。把單個的農戶組織起來,把松散的社員組織起來,不僅能搶占市場,還可獲得更高收益。”馬旭平介紹,“‘眾人拾柴火焰高’,大家擰成一股繩,就能真正把這個事情做大做強。”

展望未來,縣委書記王曉斌目光中透出堅定:“我們將繼續團結帶領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攻堅克難、久久為功,統籌謀劃好、實施好品牌打造、策劃營銷、電商平臺等一系列工程。大寧縣的果業一定會迎來一個黃金發展期。”言語間,他充滿了自信,“10萬畝的‘寧脆’進入盛果期后,對于產業轉型發展、提質增效的作用將進一步凸顯,也會形成戶均近2畝、人均年收入3萬元的良好發展態勢。那么我們必定會踏入省、市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第一方陣!”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這“寧脆”是承載果農增收期望的“小紅果”,是支撐大寧縣產業發展的“金蘋果”,是實現鄉村振興的“致富果”。

豐收的熱望、激揚的旋律在大寧縣流淌……

(臨汾日報 王鵬鵬 趙俊堂 安月琦)

責任編輯:呂婭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