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之瓊粵對話”學術研討會在海口舉行
摘要: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郭躍文著重以“特區精神”為案例,結合深圳特區實踐,對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中強調的“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的生成機理進行了深入的學理闡釋。海南省社科聯黨組書記、主席,社科院院長王惠平以“海南自貿港與粵港澳大灣區互動互促”為題,提出兩地應加強物流交通互通,加快旅游產業和品牌,共推制度性開放與服務貿易發展。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皮澤紅報道 12月2-4日,由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與海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海南省社會科學院、海南日報、萬寧市委宣傳部等單位聯合舉辦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之瓊粵對話”學術研討會在??谂e行。來自廣東、海南兩省的一百多名專家學者濟濟一堂,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主題,從瓊粵兩地歷史人文、紅色文化、文化強省及粵港澳大灣區與自貿港聯動等專題進行學術研討,展開文化對話。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之瓊粵對話”學術研討會現場
“在全國上下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之際,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兩大國家戰略穩步推進和有效對接聯動的重要時刻,廣東、海南兩省社科院、社科聯共同舉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之瓊粵對話會,正當其時、意義重大!”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郭躍文在開幕致辭中指出,“作為兩省省委省政府科學決策的“思想庫”“智囊團”,聚焦粵瓊優秀傳統文化的淵源與發展,聚焦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指導新時代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海南自貿港建設聯動發展實踐,進行文化對話和思想碰撞,共同講好廣東、海南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指導下推進改革開放的故事,彰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我們使命光榮、責無旁貸、也大有可為。”
本次學術研討會不僅從高層次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深層次的中華優秀文化展開對話,為兩省社科界分享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成果搭建平臺,更為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聯動發展貢獻社科智慧與力量。在主旨報告環節,廣東省社科院研究員葉顯恩系統評述了粵瓊學者開展南海文化研究的脈絡特色,寄望兩地攜手合作,互鑒互補。中山大學教授黎紅雷、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張國春分別從社會企業的中觀理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宏大敘事,各自闡發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相結合的哲學能量與精神內涵。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郭躍文著重以“特區精神”為案例,結合深圳特區實踐,對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中強調的“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的生成機理進行了深入的學理闡釋。海南省社科聯黨組書記、主席,社科院院長王惠平以“海南自貿港與粵港澳大灣區互動互促”為題,提出兩地應加強物流交通互通,加快旅游產業和品牌,共推制度性開放與服務貿易發展。廣東省社科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向曉梅則聚焦兩地文化強省建設,從文化強省的內涵意義和資源條件入手,逐一勾畫了瓊粵兩地的文化資源特征與文化強省建設思路。
廣東與海南自古以來情同手足、親如一家,人緣、文緣、商緣,淵源深厚。廣東省社科院歷史與孫中山研究所所長李慶新強調,瓊粵兩地應全面系統發掘南海文化遺產,用全球視野、現代理念與時代精神進行重塑創新;海南師范大學教授張一平主張,兩地應以“南海史”為目標高質量推動南海歷史文化研究;海南大學圖書館館長李文化對比了海南與潮汕兩地的僑批文化;海南省委黨校文史教研部主任詹賢武重溫了雷瓊兩地的文化情愫;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教授李景新追溯了蘇東坡被貶惠州儋州的來龍去脈?;浉郯拇鬄硡^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也都高度重視文化引領。廣東省社科院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劉偉從“人文灣區”的視野出發,指出兩地可以攜手打造共同文化圈為導向,沿著合作打造文旅融合的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合作拓展南海海洋文化產業、合作發展面向世界的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平臺的路徑而努力。
這場思想碰撞的熱潮,一直延續至議題為“粵港澳大灣區與海南自貿港聯動”的學術沙龍中。來自瓊粵兩省的專家學者分別從旅游產業、文化產業、健康產業、金融高質量發展和數字化建設等方面各抒己見,對粵港澳大灣區與海南自貿港聯動的基礎、路徑與未來都進行了充分交流。“
本次文化對話通過發掘兩省文化淵源,探討兩地文化異同,感受兩地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特質和智慧力量,增進了兩地的文化自信。”海南省社科院副院長、省社科聯副主席熊安靜在閉幕總結中指出,“希望以此為橋梁,加強瓊粵兩省文化交流與合作,為兩省高質量發展出良策、出高招。”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