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產經 正文

財富管理能力百強機構出爐:銀行前十占九席,互聯網機構成有益補充

2022-02-17 16:08 中國發展網
財富管理 基金業

摘要:從百強機構的數量上看,銀行上榜64家,穩居財富管理“c位”。券商、第三方互聯網機構和公募基金公司也分別以19家、11家和6家數量上榜,形成對財富管理行業的有益補充。

中國發展網訊  2月17日,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發布了《中國財富管理能力評價報告(2021)》,并列出了財富管理能力百強機構。其中,招商銀行以25277億元的公募財富管理產品總保有規模排名第一,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興業銀行緊隨其后。互聯網機構螞蟻基金排在第八位。中信銀行、浦發銀行也躋身前十。報告稱,財富管理多元渠道格局漸成,各方優勢互補,共同助推財富管理行業發展。

銀行優勢地位明顯,多元財富管理格局顯現

據了解,該排名首次提出并聚焦公募財富管理產品(非現金類)的保有規模,包括銀行理財產品以及非貨幣公募基金,以此反映機構的投資研究、管理等能力。

從百強機構的數量上看,銀行上榜64家,穩居財富管理“c位”。券商、第三方互聯網機構和公募基金公司也分別以19家、11家和6家數量上榜,形成對財富管理行業的有益補充。

從不同機構的平均得分來看,銀行平均得分為229.41分,第三方互聯網機構平均得分為218.79分,公募基金、券商分別為143.73分、133.3分。

報告認為,銀行財富管理優勢地位顯著,多元化財富管理渠道格局也逐漸形成。尤其是互聯網機構,因其普惠特性,對傳統金融難以覆蓋到的長尾客群進行了補充服務。

基金業發展指數增長1340%,公募基金發展空間巨大

多元渠道格局背后,財富管理行業正迅速崛起。

報告編制了“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發展指數”,結果顯示,2013至2021年四季度,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總指數整體增長578%,呈波動上升趨勢。其中,截至2021年第四季度,基金業資管指數為1440.70,同比增加22.60%,相較2013年更是增長了1340%,始終為發展的第一梯隊。

報告分析,隨著中國經濟發展質量不斷提升,居民可投資資產持續增長,財富管理行業發展潛力巨大,有望進一步普惠發展。其中,低門檻、標準化、流動性強的公募基金,具備廣闊的發展空間。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