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產經 正文

強國知識產權論壇十年,聚焦引領企業創新發展

2023-11-27 17:43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知識產權 自主創新 專利

摘要:中國加入WTO以來的二十多年間,我國知識產權的國際環境發生了根本改變,知識產權不僅是自主創新的關鍵內容,也成為國家競爭的核心關鍵因素。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近日,第十屆強國知識產權論壇暨第五屆科創論壇在北京中國職工之家落下帷幕。中國科協原副主席、國家知識產權局原副局長張勤教授,中國工程院沈昌祥院士,第二十屆中央候補委員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副院長政治部負責人宋魚水,國家版權管理局原局長于慈珂,國家知識產權局原副局長趙剛,最高院民三庭原高級法官張繩祖,WIPO中國高級顧問呂國良,中國科技法協會孫永儉副會長,南南合作上海辦事處洪涌清主任,中國社科院李順德教授,北京大學盛杰民教授,清華大學張晨穎教授,美敦力原亞太區高級總監曲曉陽,華為、京東等龍頭科創企業,以及廣大知識產權律師代理人近250人參加了會議,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會議由北京強國知識產權研究院和北京仲裁委員會/北京國際仲裁中心共同舉辦。

微信圖片_20231127175130

張勤表示,中國加入WTO以來的二十多年間,我國知識產權的國際環境發生了根本改變,知識產權不僅是自主創新的關鍵內容,也成為國家競爭的核心關鍵因素。張勤也指出,深層次人工智能大語言模型是基于詞語向量空間的組合和預測,它產生了各種機器學習結果。與此同時,大語言模型不能朔源,不能表明其知識來源,其本身將帶來了大量的知識產權問題。我國專利法規定發明必須具有新穎性、創造性,發明人也必須有實質性創造,從這個角度來看,AI不能發明創造,AIGC是基于語料元素的排列組合,它不能獲得專利權。

北京仲裁委員會/北京國際仲裁中心陳福勇副秘書長介紹了北京仲裁委的國際化發展情況、知識產權仲裁案件審理情況,特別是知識產權國際案件處理,展示了北仲作為全球重要仲裁機構的水平、規模和先進做法。

WIPO中國辦事處顧問、國家知識產權局國際合作司原司長呂國良介紹了WIPO全球IP保護體系的最新發展,黃向東介紹了“一帶一路”科技搭橋中東產業合作情況,廖奇為教授介紹了中國芯的創新發展情況。吳新華律師和李巖總經理分別就新形勢下的企業商標品牌戰略策略和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專利管理和保護策略做了主題報告。

論壇成立了新型技術創新與管理專家組,并頒發聘書;發布了最新研究項目成果——知識產權能力研究與排名,部分上榜人員參與見證了這一時刻。

當天下午舉辦的互聯網(版權)分論壇集中討論數據作為資源的知識產權屬性、特點,及數據的司法保護;反壟斷分論壇討論了技術許可如何通過反壟斷法的審查,并以歐盟案例對版權壟斷進行了剖析;專利分論壇討論了專利制度的基礎,分享了若干專利訴訟經驗。商標分論壇討論了地理標志,分享海外商標注冊和維權以及馳名商標經驗。首席知識產權官論壇,更是貼近實務,分別從高水平專利代理、專利技術評估、AI專利信息、研發中TRIZ的應用以及針對企業需求,介紹了科創板企業上市要求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標準。分論壇中,來自一線的實踐與觀點反響熱烈,產生了諸多原創觀點。

2023年論壇的主題是“自主創新新跨越:知識產權規則與最佳實踐”,承襲于2022年“知識產權構筑國家安全:自主創新新型舉國體制的建立與完善”的主題。這是對我國持續自主創新,特別是今年華為Mate6.0推出產業界取得重大突破以來的學術回應。論壇緊扣時代背景,回應社會關切。

北京強國知識產權研究院院長楊旭日在致辭中表示,十年以來,強國知識產權論壇秉承從民間角度推進知識產權工作,累計舉辦大型活動25次,為政府出謀劃策,為企業產業發聲,實現知識產權服務和技術交易近100億元,幫助企業實現最佳實踐,有力地推進了創新發展,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綿薄之力。

責任編輯:楊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