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產經 正文

多項重磅落地成果發布!第五屆中國石油和化工綠色發展峰會在廣州舉行

2024-05-31 16:54 中國發展網
綠色低碳

摘要:綠色低碳發展不僅是企業的核心使命,更是其可持續發展的基石。峰會上,數名行業的優秀“綠色踐行者”帶來了實踐經驗和顯著成果,令人深受啟發。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皮澤紅報道  5月30日,第五屆中國石油和化工綠色發展峰會在廣州黃埔開幕。大會匯聚政府部門、行業協會、企業、學界等約500名嘉賓,圍繞“培育新質生產力,共當綠色踐行者”主題,以全局思維、長遠眼光,探討石油與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思路、新模式、新舉措,共同見證《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綠色發展藍皮書2023-2024》的發布、灣區綠色數字交易園“三大中心”及全國工業新材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的成立。

發展行業新質生產力,是群策群力的系統工程。當天,全國工業新材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在峰會現場成立。該平臺由廣州工控、華南理工大學、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共同牽頭打造,將圍繞人才培養、技術攻關、教學資源開發、運行機制實體化構建、高水平師資團隊共建共享等方面開展廣泛、深入合作,在產研深度融合實踐領域共同推進工業新材料行業的繁榮與發展。

中國災害防御協會會長,應急管理部原黨委委員、副部長鄭國光,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馬曙及廣州開發區管委會一級調研員鄭琪出席峰會并致辭。廣州工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工控”)黨委書記、董事長景廣軍代表主辦方致歡迎詞。 

匯聚八方之力

共創綠色未來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綠色發展是新質生產力的內在要求,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伴隨石化產業向“大型化、一體化、規模化、集群化、智能化、綠色低碳”方向謀求轉型趨勢,第五屆中國石油和化工綠色發展峰會對行業發展新質生產力路徑的叩問,吸引業界內外廣泛關注。 

本次峰會由中國化工環保協會、中國化工情報信息協會、廣州工控、中國化工報共同主辦,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國災害防御協會、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等單位聯合指導,廣州工控旗下廣州化工交易中心(以下簡稱“廣化交易”)承辦。大會精心設置一個核心主論壇與四個平行主題論壇,錨定行業新質生產力培育、綠色創新技術實踐及行業安全應急措施優化等熱點話題,共謀石化行業轉型發展創新之策。 

景廣軍介紹,廣州工控成立以來,始終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已牽頭主辦五屆中國石油和化工綠色發展峰會。本屆峰會的舉辦將進一步調動全行業深入實施綠色低碳發展行動的積極性,形成共同參與、共同踐行綠色發展和“雙碳”的良好氛圍,助推行業向“綠”而行。 

廣州開發區管委會一級調研員鄭琪表示,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作為峰會東道主和永久會址,也是廣州市唯一擁有完整綠色制造體系的轄區,獲批全國首批綠色產業示范基地,期待峰會聚賢納智,并以實惠政策紅利、先進科技成果、優質服務環境,共推石化行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石油和化工綠色發展峰會走到第五屆,這不僅是一個里程碑,更是大家齊心協力,為中國石化行業綠色發展奮斗的足跡。”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馬曙介紹,2023年廣州市綠色石化和新材料產業鏈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約3500億元。中國石油和化工綠色發展峰會見證著行業的綠色轉型和升級。 

中國災害防御協會會長,應急管理部原黨委委員、副部長鄭國光在致辭中表示,通過了解廣州,可以看到未來中國石油和化工綠色發展的前景,“峰會堅持瞄準綠色發展、數字化轉型、安全發展等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擔當綠色實踐者,成效明顯。”他指出,峰會將安全與應急產業發展作為重要議題,也體現了對行業發展趨勢的敏銳洞察。

綠色決策支持

產研融合引領

一系列重磅落地成果在會上發布。廣化交易聯合中國化工信息中心和北京化工大學聯合組撰的《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綠色發展藍皮書2023-2024》發布,第三年以詳實的調研數據、科學指數、案例分析,為行業綠色轉型升級進程中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贏提供數據支持和決策參考。

本期藍皮書精選14個“石油和化工行業綠色發展優秀踐行者”典型案例,分享行業先進、成熟的化工裝備產品與技術、智能工廠、數字化產業園、數字化倉儲物流平臺等實踐或成果,強化企業主體責任,樹立綠色踐行標桿。 

圍繞先進制造業、工業智能與工業軟件、產業金融服務、科技創新園區等主業領域,廣州工控也在不斷強化綠色石化產業集群效應。會上,廣化交易主導建設、坐落在黃埔區“三城一島”城市戰略廣州海絲城核心區域的灣區綠色數字交易園宣告成立“大灣區貿易數字化賦能中心”“產業轉化中心”及“應急產業服務中心”三大產業平臺,以優質產業服務聚集生態資源,賦能園區企業高質量發展。該園區預計于2025年竣工。 

菁英人才相聚

行業發展共策 

“石化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最重要的行業之一,在培育新質生產力、實現綠色發展方面有著天然優勢,也是行業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中國化工環保協會理事長周獻慧在主旨發言中指出,石化行業要堅持以高端化推動轉型升級、以清潔化生產減少和消滅環境污染、以低碳化推動能源革命、以循環化改造實現資源節約、以數字化變革引領高質量發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深圳大學教授彭孝軍從精細化工角度出發,深刻剖析了當前化學工業的發展趨勢。他認為,化工行業需從產品結構調整這一關鍵點切入,逐步由以基本原材料加工為主導,轉向以功能性、高品質的精細化工產品為核心。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國家科技部原黨組成員、副部長,中央紀委駐科技部紀檢組原組長吳忠澤認為,石化企業可深度應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于產品研發、制造及銷售的全周期中,實現技術突破、應用場景和業務模式創新,以數智化、綠色化賦能石化行業高質量發展。

產業專家論道

前沿思想碰撞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院長鄭寶山認為,要實現石化行業的節能減碳目標,需從多個維度綜合施策。從關注原料端的優化,通過科學選材和合理利用;生產過程中應廣泛采用綠色工藝,確保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廢棄物的低排放;再到對排出碳進行有效利用,實現資源循環再生,構建一個更加環保、低碳的石化產業鏈。 

數字技術迭代升級是科技革新和產業升級的先機,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原副司長、中國計算機用戶協會理事長宋顯珠認為,當前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面臨著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產品服務及產業協作等核心環節的一系列挑戰,如何有效應對這些不確定性,是加快數字化轉型的根本動力和動因。

俄羅斯工程院院士、北方工業大學機械與材料工程學院教授朱遠志表示,工業一切主線都是圍繞著“工具”和“推動工具往前走的能源”這兩件事,關于新能源,他認為:核聚變的小型化肯定是以后一個大方向,但要有可控的核聚變。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全球創新網絡項目ESG與碳中和投資指導委員會主席羅響表示,目前企業的三大任務是推動數字化轉型實現降本增效,以綠色化實現可持續發展,最終如何融合ESG(環境、社會和治理)理念,使這三者相得益彰,是企業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實踐先鋒分享

轉型升級指路

綠色低碳發展不僅是企業的核心使命,更是其可持續發展的基石。峰會上,數名行業的優秀“綠色踐行者”帶來了實踐經驗和顯著成果,令人深受啟發。有“無廢企業”剖析先進經驗和具體做法,有化工企業分享在綠色生產方面的創新舉措,還有制造工廠介紹在綠色化、智能化發展的積極探索和顯著成效。 

石化產業是茂名市“五鏈”之首,茂名市茂南區副區長陳詠周介紹,茂南區正在推進“1+2+3”的綠色石化產業集群,“1”是龍頭驅動,“2”是特種油品和輕烴深加工兩個核心支撐,“3”是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學品以及專用化學品產業鏈的延伸,依靠科技創新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

發展綠色生產力是一項長期任務,在第五屆中國石油和化工綠色發展峰會主論壇的共識和基礎上,5月31日,綠色化工與先進材料創新發展、安全與應急產業發展、化工行業智能制造發展、塑料產業技術應用及數字化供應鏈4個主題平行論壇將舉行,以推動行業細分領域實現生產力的綠色躍遷而持續前行。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