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服貿會“橙色產業與可持續投資論壇”在北京舉辦
摘要:共享發展機遇,推動橙色產業可持續發展,推動橙色產業成為促進包容與可持續發展的有力工具,讓其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各國人民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9月13日,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橙色產業與可持續投資論壇”在北京舉辦,本次論壇主題為“創造、創新、創業與可持續”,活動由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全球投資和技術促進網絡主辦,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投資和技術促進辦公室(中國·北京)承辦。商務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盛秋平,北京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穆鵬,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常啟德,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投資和技術促進辦公室和機構伙伴關系司司長舒駱玫致歡迎辭。
盛秋平指出,橙色產業突出創意創新,與中國政府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新質生產力的理念高度契合。對于培育發展橙色產業,盛秋平認為:一是秉持開放包容,厚植橙色產業發展沃土。文化是橙色產業發展的基礎,要堅持開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懷,深化國際文化交流;二是堅持創新驅動,促進文化科技深度融合,順應數字時代發展的趨勢,積極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機制,推動人工智能和創意產業深度融合;三是共享發展機遇,推動橙色產業可持續發展,推動橙色產業成為促進包容與可持續發展的有力工具,讓其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各國人民。
穆鵬表示,站在新起點、面向新時代,橙色產業這一概念也與北京市發展理念不謀而合。近年來,北京市持續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并取得新的成效。在產業發展模式方面,北京市堅持“科技為文化賦能,文化為城市賦能”,積極實施“文化+”戰略,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已成為北京文化產業的突出特點。在文化產業空間格局方面,中軸線申遺保護有序推進,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成為首都文化建設金名片。
常啟德表示,聯合國認識到橙色產業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方面的變革潛力,聯合國機構正在積極引領全球促進其增長,如,聯合國工發組織投資和技術促進辦公室可以利用產業、技術和投資的力量與私營伙伴合作,推動創新和務實成果。
舒駱玫表示,橙色產業覆蓋文化、創意以及藝術,為經濟增長提供了活力。在當下的經濟形勢下,尤其在轉型期間,盡管氣候變化及資源短缺造成了諸多壓力影響到橙色產業,但數字化轉型在此過程中可以創造諸多新機遇。要鼓勵坦誠布公的對話,繼續通力合作,開發更多橙色產業的投資渠道,同時助力發展中國家的可持續發展。
隨后,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投資和企業司創業發展主任阿蕾特·費爾普洛赫、旅德跨界藝術家王小慧、榮耀終端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徐智煜以及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投資和技術促進辦公室(中國·北京)主任武雅斌做主旨演講。
阿蕾特·費爾普洛赫表示,橙色產業是充滿活力的概念,與可持續投資緊密相連,為推動包容性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巨大機遇。創意產業在推動生產和消費系統向更可持續轉型方面具有很大潛力,將有助于開啟全新的生態。
王小慧分享了自己打造數字藝術系列作品案例,探索了通過展覽打造平臺、通過平臺打造藝術IP、通過藝術IP打造新職文創產品的路徑。
徐智煜向與會嘉賓分享新科技如何重塑智能終端行業,未來終端產業創新趨勢和市場空間,以及榮耀自身發展過程和產業合作。
武雅斌教授指出,橙色經濟有助于實現多項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賦能發展中國家,提升民眾生活質量和福祉,放大數字技術帶來的新機遇,提升產品、企業乃至一個國家在全球價值鏈中的競爭力。他表示,中國制造和中國服務的質優價廉已為全世界稱道,如果再加載上中國創意的助力,可以為全球消費者提供全新價值。
在圓桌對話一“人工智能加速橙色產業變革”環節,MCM控股集團創始人兼CEO孟德士表示,需要更加深入理解人工智能真正意義所在,人工智能為世界帶來的價值所在。對年輕人來說,其可以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尤其在服務方面。
中關村智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孫明俊介紹,研究院致力于推動推動垂直行業的AI賦能,在與橙色產業相關的實踐方面,培訓板塊的智用學堂提供了相關課程。
商湯科技智能產業研究院院長田豐認為,人工智能在發展橙色產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并且拆除了人類語言、代際文化傳承、美丑之間的“三堵墻”。
OUTPUT創始人兼CEO劉茵夢表示,對于創意產業的內容創作者來說,顏料已經變成數據,工具已經由傳統的畫筆變成各種各樣的人工智能工具,AIGC已經非常顯性地影響了內容的創作和生產方式。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副院長卓凡表示:色譜中橙色是一個活躍的間色,橙色設計是充滿活力的創意設計,它將給人們帶來的是“新五感”:松馳感、氛圍感、自足感、沉浸感和社交感。而由橙色引領的創意產業,正在觸發時代欣欣向榮地發展趨勢。
中國移動咪咕公司技術帶頭人徐嵩表示,巴黎奧運會被認為是史上首次廣泛應用人工智能的奧運會,科技的發展已經深深改變了擁有悠久歷史的體育賽事。
在圓桌對話二“橙色產業與包容可持續發展”環節,聯合國工發組織投資和技術促進辦公室(巴林)主任哈希姆·侯賽因表示,如果能夠減少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在橙色產業發展上的差異,將能夠進一步促進全球橙色產業向更加包容化和更加多元化發展。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與價格研究所副所長劉建興表示,發展數字經濟、人工智能、橙色產業,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內容,要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激發社會各方面活力、創造力,也要完善基礎制度,給予創新性政策支持。
芬蘭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參贊及經貿處負責人劉敏(Melissa SÄILÄ)表示,芬蘭正在推行促進創意行業發展的路線圖,以創造更多的就業,增強國家經濟發展,并促進橙色產業發展。
真格基金董事李德表示,作為投資機構參與橙色產業、未來產業的發展,關鍵在于投資優秀的創業者,優秀的創業者才可能帶領我們走到產業前沿。
五洲傳播中心對外傳播中心副主任劉煒表示,創意產業是全球公認的投資和回報相對較高的朝陽產業,而想要基于創意的附加值“點石成金”,其中的一點是要放眼全球市場,用好各種各樣的文化元素,實現“創意產品世界造”。
對于如何通過融資,助力發展中國家發展橙色產業,前央視主持人、“中國匠人大會”創始人趙普表示,買賣是最好的保護,只有充分的市場行為,才能使可持續成為可能。
Rokid副總裁陳希表示,中國的數字文化領域的繁榮,需要依賴于整個生態系統的協同合作,以及眾多企業的共同努力。單一企業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政策引導對于推動產業的整體進步和方向至關重要。
在報告發布環節,《中國企業“新出海”專題報告》關注中國企業正在掀起一波出海新浪潮,“不出海,就出局”逐漸引起行業共鳴。其中,ESG、可持續發展等議題,已成為出海新趨勢的重要特征。《機構投資者如何應對高碳行業轉型報告》指出,中國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中扮演著關鍵角色。不僅中國企業越來越深入地參與全球綠色轉型,中國資管機構的探索,也為全球氣候投融資和可持續投資提供了有益借鑒。
據介紹,聯合國貿發會議將創意產業(又稱“橙色產業”)定義為以創意和智力資本為主要投入的產品和服務的創造、生產和分銷的全周期過程。 橙色產業推動全球經濟增長。據聯合國貿發會議2020年數據統計,橙色產業占世界生產總值的3.1%,創意產品和服務出口分別占出口產品的3%和服務總額的21%。人工智能(AI)的不斷賦能下,橙色產業作為促進包容與可持續工業發展(ISID)的有力工具,展示出巨大潛能,吸引了全球投資者不斷加注。
本次論壇旨在通過深入交流和分享最佳實踐,促進全球橙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投資和技術促進全球網絡還將通過舉辦以橙色經濟為主題的全球方案征集活動Global Call 2025,ITPO Beijing還將與相關國際組織共同策劃舉辦“國際創意產業大會”,通過發起全球橙色行動計劃、推動設立創意創業基金等方式,進一步促進橙色產業投資和技術發展,助力可持續發展目標早日實現。
責任編輯:楊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