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環?;菝裆?山東泗水綜合利用生物質能
摘要:從2018年推廣生物質能取暖以來,他們不斷強化對爐具、玉米秸稈炭補貼,爐具每臺補貼80%,生物質壓塊燃料每噸補貼250元,每戶最高補助2噸,生物質顆粒燃料補貼70%,每戶最高補助1.5噸。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馬向陽、孫康、記者尹明波報道 “眼下正值麥收時節,我只需聯系我們村的秸稈經紀人,30多畝小麥收割、裝袋、送到家門口都有專人負責。地里麥稈也不用管,現場打包裝車,還能賣錢,我們農戶是省力又賺錢……”近日,山東省泗水縣苗館鎮大王村村民苗峰學在說到他的“農忙”變“農閑”時掩不住自己的喜悅之情。
苗峰學所說的秸稈經紀人,是泗水縣生物質能綜合利用帶動的一種新職業,日常負責到農戶種植田里收購麥秸、玉米秸等農業廢棄物,打包送到生物質電廠進行綜合利用。目前,全縣已先后發展秸稈經紀人50多名。
圖為泗水縣金莊鎮麥秸收集現場。供圖:山東省能源局
“之前,生物質電廠燃料收集是最大難題,現在我們在方圓百公里鄉村內,發展了26名秸稈經紀人,設立了13個合作社和收購聯盟,一舉解決電廠燃料‘卡脖子’問題。”據華能泗水生物質電廠負責人介紹,該廠借鑒國內廢品收購模式,堅持日常收儲不間斷、特殊時期集中收購兩種方式,有效解決燃料供應問題,實現環境有保障、地方解難題、企業得效益、農民得實惠等多方共贏。據統計,電廠年需各類生物質燃料26萬噸,年發電量2.1億千瓦時,替代標煤6.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7萬噸,可為周邊農民增加收入1500萬元。
北方地區秸稈氣化等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屬于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重點支持范疇。泗水縣作為全省首批生物質能推廣應用示范縣之一,立足縣域實際,依托生物質壓塊成型裝備制造基礎和主導優勢,起草印發《生物質壓塊站建設指南》團體標準,大力發展生物質熱解氣化爐、燃氣凈化設備等其他環保設施加工制造產業,構建起集分布式生物質氣化熱電聯產、分布式生物質燃料加工、生物質能源裝備生產于一體的綜合利用完整產業鏈,推動生物質能綜合利用走向縱深。
“生物質能綜合利用對全縣農作物副產品、養殖業禽糞污治理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改善鄉村人居環境的同時,帶動農村勞動就業,推動鄉村經濟更加良性發展。”泗水縣發展改革局負責人介紹說,從2018年推廣生物質能取暖以來,他們不斷強化對爐具、玉米秸稈炭補貼,爐具每臺補貼80%,生物質壓塊燃料每噸補貼250元,每戶最高補助2噸,生物質顆粒燃料補貼70%,每戶最高補助1.5噸。
目前,泗水縣已有4000戶農民用上了經濟實惠、安全環保的生物秸稈炭。同時,該縣還在農村廣泛推廣“生物質成型燃料+生物質專用爐具”應用,有效破解氣源不足、群眾負擔重、使用不習慣等難題,走出一條“群眾認可、政府推動、環境改善”的生物質能清潔利用“泗水模式”,為山東乃至全國生物質能循環利用開辟新路徑。
責任編輯: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