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綜能服務集團:面向客戶 節能提效
摘要:不僅在高鐵站,在港口、機場等其他交通領域,國網綜能服務集團積極拓展綜合能源服務業務,圍繞終端用能環節,提升能源消費電氣化水平,助力提升用能效率。
電氣化水平是衡量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大力推動電氣化是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助力實現“雙碳”目標、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今年3月,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發布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提出要推動全社會節能提效,著力提高終端消費電氣化水平,特別提到要積極推動綜合能源服務。作為國家電網公司綜合能源服務產業龍頭企業,國網綜合能源服務集團有限公司按照“平臺引領、六大領域發力、全產業鏈發展”總體布局,堅持以電為中心延伸產業鏈價值鏈,大力發展綜合能源服務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面向能源消費側,以清潔化、高效化、智能化為發展方向,通過投資建設實體項目以及提供能源增值服務,滿足客戶多元用能需求。
察北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工程首期140兆瓦光伏項目
提高交通領域用能電氣化水平
9月,艷陽高照,晴空萬里。在水滴狀造型的河北雄安新區高鐵站,屋頂的光伏板在太陽光照射下,散發著耀眼的光芒。
雄安高鐵站是雄安新區首批開工建設的重大交通項目。由國網雄安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整體投資、建設和運營的雄安站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是雄安新區首個市場化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該項目榮獲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2020年合同能源管理優秀項目。該項目光伏敷設面積4.2萬平方米,總容量5.97兆瓦,年均發電量580萬千瓦時,年節約標煤18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500噸,相當于植樹12公頃。
“項目堅持創新驅動,建設和運營有機融合城市智慧能源管控系統,全面提升項目數字化、智能化管控水平。項目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并網模式,所發電量用來供應雄安高鐵站空調、風機、照明、電梯等設備使用。”國網雄安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項目經理趙鵬說。
不僅在高鐵站,在港口、機場等其他交通領域,國網綜能服務集團積極拓展綜合能源服務業務,圍繞終端用能環節,提升能源消費電氣化水平,助力提升用能效率。目前,國網綜能服務集團開發的廈門翔安新機場航站區綜合能源站項目、青島港綜合能源服務項目也已取得積極進展。
上海電力大學臨港新校區智能微電網綜合能源服務項目
國泰靳家梁風光電站運維人員在集控室加強光伏區支路電流信息監視
助力醫院提升用能效率
“省綜合能源公司要積極跟蹤當地相關政策,合理利用屬地資源優勢,加速推進醫院場景綜合能源服務項目落地。”6月26日,醫院綜合能源服務模式下智慧后勤建設研討會在四川樂山舉行。國網綜能服務集團組織20余家省綜合能源公司圍繞醫院綜合能源服務主題開展討論。
醫院是綜合能源服務的重要應用場景,具有能源消費種類多、能耗大、可靠性要求高等特點,對能源的精細化管理需求迫切。能源托管服務已逐漸成為醫院提高能源精細化管理的重要選擇。以四川樂山市人民醫院“綜合能源托管+智慧后勤生態平臺”項目為例,該項目依托電力供應并延伸提供電、熱、冷、氣等一體化服務,為醫院打造后勤智慧運維平臺,提供節能技術改造服務以及管家團隊的全生命周期駐場運維服務,實現了醫院能源的精細化管理,成功協助樂山市人民醫院完成了國家級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的創建。該項目實施后,每年節約用電90.95萬千瓦時,節約電費67.30萬元,節約天然氣約35萬標立方,節約燃氣費用約110萬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500噸。
今年以來,國網綜能服務集團加快構建協同高效的業務運作體系,持續優化與省電力公司、省綜合能源公司協同高效的運作機制,不斷提升業務協同效率,形成發展合力,在醫院綜合能源服務領域開展多項實踐。目前,由國網遼寧、四川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分別負責的遼寧朝陽市第二醫院、四川綿陽市中心醫院、四川樂山市人民醫院“綜合能源托管+智慧后勤生態平臺”項目已投運。國網湖南、河北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已分別中標湖南株洲市人民醫院能源托管項目、河北正定縣人民醫院遷建項目能源站服務商項目。其他各省綜合能源公司也正積極布局醫院綜合能源服務業務。
山東電工項目儲能電池倉內部
碳資產增值業務推動終端用能電氣化
9月11日,國家發改委印發的《完善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方案》提出,積極推廣綜合能源服務、合同能源管理等模式,持續釋放節能市場潛力和活力。一直以來,國網綜能服務集團圍繞綜合能源服務等業務,加強碳減排方法研究,為產業鏈上下游提供碳減排服務,通過市場手段統籌能源電力發展和節能減碳目標實現,在碳資產增值業務方面開展了系列探索實踐,創新開展碳資產管理和綠證交易等業務。
2020年10月,國網綜能服務集團所屬的國網(北京)綜合能源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與國網北京電力合作完成了碳配額交易和CCER(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履約置換業務,探索了一條契合電網運營特點和節能管理經驗的碳資產增值業務路徑。
“碳資產交易能夠通過市場化方式使得終端用能電氣化等節能降碳舉措帶來的環境效益得到價值體現,有效提升社會綠色轉型的積極性,助力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雙贏”。國網(北京)綜合能源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低碳發展中心副主任朱婧說。
國網綜能服務集團對碳資產增值業務的探索實踐不止于此。7月29日,國網雄安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與澳大利亞YNIWM公司簽署完成《國際可再生能源證書(I-REC)項目購買協議》,將雄安高鐵站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2021年1至5月份67.5萬千瓦時清潔綠色的上網電量形成的碳資產出售給對方。此舉可抵消二氧化碳排放約465噸。
“碳市場通過倒逼和市場激勵促進企業減排,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在碳市場的作用下,能源使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占比將持續提高。”朱婧說。
除了在交通和醫院等領域為終端客戶提升能效,通過推進碳交易服務助力碳中和,國網綜能服務集團還積極在終端消費領域實施電能替代,建設了韓村河集中式電采暖項目;利用“綠色國網”建成較為完善的解決方案庫、產品庫、案例庫及服務商庫,基于綜合能效診斷報告,助力客戶節能降耗和能效提升。
未來,國網綜能服務集團將繼續深化“供電+能效服務”,聚焦工業、建筑、交通、農業農村、居民生活等領域,在能源消費側全面推進電氣化和節能提效,為人們帶來更加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袁甜、劉寧)
責任編輯: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