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能源 正文

江西靖安:打造綠色生態升級版,描繪生態文明新畫卷

2021-12-23 15:29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江西靖安縣 綠色生態

摘要:近年來,靖安縣堅持生態立縣不動搖,通過踐行“一產利用生態、二產服從生態、三產保護生態”綠色發展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促進了生態文明建設向深層次方向發展。

江西省宜春市靖安縣風景秀美,生態優越。據了解,靖安縣森林覆蓋率高達84.25%,空氣和水質一流,出縣交界斷面水質達到二類標準,三爪侖景區內負氧離子含量高達10萬個/立方厘米,被譽為中國天然氧吧,是全國第一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全省首個國家級生態縣、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榮獲中國最美縣域稱號。

   

  

近年來,靖安縣深入踐行“一產利用生態、二產服從生態、三產保護生態”綠色發展模式,打造綠色生態升級版,描繪生態文明新畫卷,取得了積極成效。2020年,靖安綠色發展模式被國家發展改革委點名予以推廣。

一產利用生態,建設現代特色農業基地

靖安縣以綠色有機休閑農業為根本,以富硒產業為首位,以全鏈條發展為路徑,以品牌彰顯生態價值,加快構建產地環境良好、產業附加值高、品牌溢價良好的“一產利用生態”發展格局。

一是促進綠色有機提質增效,推動全域綠色有機富硒農業建設。按照山上發展綠色經濟、水中發展特種水產、林下發展特色產業、田間發展保供產業的思路,擴大“兩品一標”、氣候標志農產品認證范圍,力爭率先實現全縣主要農產品綠色有機認證全覆蓋。做優五大特色主導產業,針對目前靖安農業發展基礎、現狀,著力做優五大特色主導產業,實施白茶提升工程、實施柑桔產業提振工程、推進稻米全產業鏈發展、推動林下經濟發展、促進特種水產養殖業發展。推進綠色有機標準化生產,做到嚴格生產標準,加快綠色有機農業標準化建設。嚴格源頭管控,積極推行綠色有機農業標準化“兩碼一證”制度。嚴格市場準入,加快全農產品溯源智能系統建設,確保農產品供應安全。

二是加快農業產業延鏈增值。壯大農業經營主體。扶強農業龍頭企業,特別是做強白茶龍頭企業,組建一個靖安茶產業發展集團,培育1家國家級、2家省級、10家市級茶龍頭企業。推動產業融合,把農業種植養殖連接加工、休閑旅游、健康養生等產業,提高產業附加值和增值效益。

三是助推特色品牌添彩增色。全力打造“靖品-靖安生活館”區域公用品牌。加快融入“江西綠色生態”品牌,開展“江西綠色生態”品牌創建,進一步擴大農產品市場影響力。積極唱響“靖安白茶”地理標志,全面提升靖安白茶區域品牌影響力。

二產服從生態,建設現代綠色制造高地

一是壯大綠色主導產業。打造大健康首位產業,重點支持緣生生物、瀚良生物、中德伯爾、龍泰洋健等一批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龍頭企業做大做強。通過學城聯動、產城融合,高標準打造特色鮮明的“大健康產業特色小鎮”。提升先進裝備制造業。以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服務型制造為主攻方向,做大做強硬質合金、數控機床等產業。強化電子信息產業。重點引進新型光電顯示、電子材料、智能傳感器、半導體照明等領域相關項目。培育綠色新興產業。大力發展5G與物聯網、大數據與云計算、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生命健康等未來產業,積極搶占產業競爭制高點。

二是推進傳統產業升級,加快傳統產業綠色改造。出臺引導政策,鼓勵企業優先選用綠色工藝、技術和裝備,引導企業開展綠色改造升級。強化重點企業節能增效。重點支持合力照明、愛麗科技等高耗能企業實施節能降耗改造。

三是構建綠色制造體系。開發綠色產品,優先在食品、生物醫藥、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領域,大力發展具有靖安品牌效應、高附加值的綠色工業產品。建設綠色工廠,在重點行業選擇一批基礎好、代表性強的企業開展綠色工廠創建,到2025年建成綠色工廠10家以上。創建綠色園區,以景區標準提升園區整體環境,補齊商業、醫療、教育、娛樂、休閑等配套設施,打造“宜業宜居宜游”的綠色園區。培育綠色供應鏈,以木竹加工、綠色食品、綠色照明為試點行業,率先推動綠色供應鏈管理。

三產保護生態,建設現代康養旅游勝地

一是豐富康養旅游業態。以森林康養產業為基礎。積極發展森林浴、森林食療、藥療等服務項目,創建國家級森林康養基地。以運動休閑產業為特色,大力發展登山、漂流、水上運動、越野跑、高山滑雪、戶外拓展等運動項目,建成長江中游城市群戶外運動首選地。以醫療保健產業為引擎,推進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養基地項目。以山鄉度假產業為重點,發揮中源、羅灣等山上片鄉鎮氣候優勢,推進農業、養生、旅游、文化等產業與避暑度假深度融合。

二是優化全域產業融合。強化文旅融合,推進“非遺制作進景區、文化演繹活夜市、故事場景靚鄉村”工程。深化農旅融合。用景區概念建設農村、用旅游理念經營農業,培育休閑農業產業基地。做實工旅融合,用旅游理念升級工業,大力開發竹雕、根雕、黑陶等文創產品。推進教旅融合,大力發展研學旅游,推出非遺、紅色、禪修等一批特色研學旅游品牌。

三是升級生態旅居配套。做優要素強支撐。做到“有吃頭”,結合西門外歷史文化街區建設,大力開發美食街;“有玩頭”,繼續開發引入一批網紅娛樂設施,提升游客娛樂體驗;“有買頭”,加快縣城、特色小鎮、景區的購物場所建設與配套,統一推出“靖安禮物”系列旅游商品。做強民宿創新高。優化產業布局,打造八個主題化民宿培育經濟區。建設標桿民宿,推出一批有故事、有體驗、有品味、有鄉愁的精品民宿。提升普通民宿,出臺民宿規范管理辦法,提升民宿接待服務水平。做美環境增底色。建設最美小城,實施“城市休閑強化、旅游消費升級、優質生活配套、旅游服務品質、城市環境美化”五大工程,打造品質生活之城和休閑旅游名城。建設特色小鎮,進一步豐富寶峰禪意小鎮、三爪侖知青小鎮、中源避暑小鎮旅游業態。建設美麗鄉村,最大限度保留鄉土元素,打造美麗宜居活力鄉村。做大市場旺人氣,完善立體營銷體系,積極研發“靖安生活”APP推廣功能,豐富平臺服務體系。策劃舉辦“有一種生活叫靖安”系列文化旅游活動,做到月月有節、活動不斷。

近年來,靖安縣堅持生態立縣不動搖,通過踐行“一產利用生態、二產服從生態、三產保護生態”綠色發展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促進了生態文明建設向深層次方向發展。

在一產利用生態方面,一是不斷做大有機農業。制定出臺了有機農業區域發展規劃,目前打造了12個有機農業示范村,建立了2個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二是不斷做響農業品牌。培育了“十五貫”“三爪侖”等一批農業品牌,每年舉辦“白茶開采節”“割蜜節”等農旅活動;在南昌開設4家“靖品-靖安生活館”,農產品價格普遍翻番。“靖安白茶”品牌價值14.2億元,列全國白化茶第二名。三是不斷提升農業效益。把河道管理權和經營權分段分區承包給農戶,鼓勵承包者發展生態養殖和農家樂,目前娃娃魚養殖大戶20余家,參與農戶300余戶。去年還引進了投資3億元的面向都市人群領養一分田的農業綜合體項目,投資6億元的“凌代表”有機稻米全產業鏈孵化項目落戶。

在二產服從生態方面,嚴把項目準入關,對所有進駐企業進行實地聯合考察、落戶聯合評審、開工聯合圖審,堅決杜絕有污染、高耗能的項目落戶。全力推進大健康產業,按照“產城景”融合的要求,推進大健康產業小鎮建設,去年以來有13個產業項目入駐。加速傳統產業綠色升級,成立了5000萬元綠色產業發展基金,支持愛麗等企業“鑄造”向“鍛造”轉型,其中愛麗去年用電下降16%,稅收達1121萬元,增長1837%;支持合力照明由節能燈向LED升級,T8燈管年產量全國第二,稅收2000萬元以上。

在三產保護生態方面,環境保護更加堅決。拆除了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小水電站17座,總數占全省近1/3。率先在全省實現了鄉鎮集鎮污水處理全覆蓋。河長制工作考評一直排名全省前列??叼B產業加速發展。全縣共有民宿680多家,床位2.3萬多張,戶均年收入16萬元。投資30億元的云水自然界項目加快建設,2020年,全縣旅游接待1100余萬人次。(張亞靜)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