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全產業鏈技術復雜度不容小覷
摘要:目前,我國能源行業積極投資可再生能源制氫,例如,四川水電制氫、新疆光伏制氫、內蒙古風電制氫等,為規?;a清潔低碳氫能奠定了良好產業基礎。
歐陽明高
《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近日發布,這對我國氫能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將發揮重要指導作用?!兑巹潯房茖W分析了我國氫能產業的發展現狀,明確了氫能在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中的戰略定位、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提出了氫能創新體系、基礎設施、多元應用、政策保障、組織實施等方面的具體規劃,為我國氫能產業中長期發展描繪了宏偉藍圖。
一是堅持綠色低碳路線,主攻可再生能源制氫,牢記發展氫能的初心使命。
基于化石能源制氫,存在能量利用效率低、二氧化碳排放高等問題,屢遭質疑。因此,筆者認為,可再生能源制氫是堅持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必然選擇。雖然可再生能源制氫在生產-儲運-利用全鏈條上也存在能源轉化效率問題,但隨著可再生能源裝機不斷擴大,效率問題可轉化為成本問題。例如,在河北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筆者所在團隊嘗試開展從可再生能源制氫到終端應用的全鏈條工程驗證,當可再生能源電力價格低于0.15元/千瓦時的時候,可再生能源制氫的經濟性就能得以保障。
《規劃》提出“到2025年,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約5萬輛,可再生能源制氫量達到10萬噸/年~20萬噸/年”的發展目標,從量上講,可再生能源制氫量是可以滿足燃料電池車輛使用的;從品質上講,可再生電力電解水制氫純度很高,能夠滿足燃料電池對氫純度的高要求,可以完全避免加氫站、儲氫瓶和燃料電池受腐蝕或中毒等問題。
一些專家預測,電解水制氫的需求在未來將比燃料電池更大。目前,我國能源行業積極投資可再生能源制氫,例如,四川水電制氫、新疆光伏制氫、內蒙古風電制氫等,為規?;a清潔低碳氫能奠定了良好產業基礎。
二是堅持創新引領、自立自強,實現氫能科技新突破。
氫能技術鏈條長、難點多,現有技術經濟性還不能完全滿足實用需求,亟須從氫能制備、儲運、加注、燃料電池、氫儲能系統等主要環節創新突破,重點突破“卡脖子”技術。同時,也要面向氫能科技前沿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在全球氫能產業競爭中,應抓住機遇,努力實現氫能科技革命性突破,推進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的全面成熟,促進氫能在交通、工業等重點應用領域大規模市場滲透,搶占國際前沿陣地。
相比于電化學動力電池,我國氫燃料電池在技術儲備、產業基礎、人才隊伍等方面較為薄弱,與國際先進水平也存在一定差距,建議盡快建立氫能創新平臺,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人才培養,打造自立自強的科技體系。同時,應堅持開放合作的態度,不斷凝聚各方創新成果,推動形成國際氫能應用良好生態。
三是堅持安全為本、示范先行,探索科學合理的產業生態。
類似電池安全之于電動汽車和電化學儲能行業,氫安全在氫能產業發展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必須努力做到萬無一失。因此,應建立氫能全產業鏈數據監控平臺,同時建立安全評價和檢測體系,尤其是要注重一線工作人員的安全培訓,嚴格按照安全規范進行日常操作。
例如,河北張家口市專門成立張家口氫能研究院,建立氫能全產業鏈安全監控平臺和數據庫,并聯合中國特檢院建設氫能裝備檢測中心,著力維護張家口市氫能燃料電池公共交通系統安全運營;已成功舉辦的2022年冬奧會,為保障北京和張家口賽區的1000余輛燃料電池汽車、20多座加氫站運營安全,專門設立了冬奧示范氫安全國際專家咨詢委員會,匯聚全球氫安全管理經驗,確保冬奧會綠色出行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燃料電池車輛只是氫能應用的突破口,長遠發展應逐步拓展到交通、電力、化工、冶金等領域多元應用,充分發揮氫能在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和行業綠色發展中的重要支撐作用。
四是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遵循新興產業發展規律。
我國純電動汽車應用區域主要集中在東部、中部和南部,而北部、東北部、西北部分布較少,原因是這些地區冬季溫度低,影響動力電池出力。相比之下,燃料電池受溫度影響較小,電池余熱可靈活轉化利用,并且這些地區可再生能源資源較為豐富,由可再生能源制取的清潔低碳氫能供應能力強,燃料電池汽車具有較大的市場應用潛能。
對照我國純電動汽車從孕育到高質量發展的歷程,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比純電動汽車產業發展滯后約10年,目前仍處于產品導入期,正在進入應用成本快速下降的成長期。根據國內外主要燃料電池廠商產品測試數據,預計今后10年燃料電池成本將大幅下降、性能穩定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氫能全產業鏈技術復雜度和中外競爭激烈性不容小覷,由此,在當下,政府的支持引導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產業統籌布局、應用場景拓展創新等方面,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避免急功近利、盲目投入。
(作者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