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能源 正文

聯動謀綠-科學增綠-多維播綠 ——越秀公園以“綠”為媒助力綠美廣州生態建設

2025-04-10 17:03 中國發展網 卓瑩瑩 吳薇 吳皓怡 記者皮澤紅
越秀公園

摘要:此次活動是越秀公園深化“聯動謀綠”的生動縮影。通過整合輕工集團等優質社會資源,以認捐認種、碳積分激勵等創新模式,實現生態效益與企業發展“雙贏”。

中國發展網訊 卓瑩瑩 吳薇 吳皓怡 記者皮澤紅報道 4月9日上午,廣州市越秀公園東秀湖畔春風拂面,一場以“綠美廣州添新綠,攜手并進向未來”為主題的“公園+企業”植樹活動在此舉行。市林業園林局、輕工集團及越秀公園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栽種三株中國無憂樹,以實踐行動落實省委全民植樹造林的要求,為公園生態建設注入新活力。

一鍬一土見匠心:小活動折射生態大創新

此次活動是越秀公園深化“聯動謀綠”的生動縮影。通過整合輕工集團等優質社會資源,以認捐認種、碳積分激勵等創新模式,實現生態效益與企業發展“雙贏”?;顒蝇F場,越秀公園以自主研制的綠化垃圾資源化有機基質替代傳統泥土,這一“變廢為寶”的舉措不僅踐行了循環經濟理念,更讓環保行動形成閉環。種植的每棵樹都被賦予低碳標識,更是越秀公園與零碳運營單位合作的創新成果——通過量化植樹減碳價值,發放植樹電子證書,為企業參與生態建設提供可視化激勵。

環保不是簡單的“種棵樹”,而是通過科學手段讓每一份綠色都能可查詢、可計量。這種“可量化、可追溯”的生態實踐,正是越秀公園近年來推動生態建設精細化的體現。

“公園+”模式激活生態共建新動能

越秀公園始終以“科學增綠”為核心,統籌生態功能與景觀美學。本次選址東秀湖古城墻沿線,將無憂樹種植與歷史景觀有機串聯,在未來形成“新綠綴古韻”的生態文化場景。近年來,公園系統規劃21處植樹點,優選四季紅山茶、紫花風鈴木等20余種本土樹種,打造“一路一花”特色綠廊,讓市民“推窗見綠、漫步賞景”的綠色獲得感持續提升。

據統計,越秀公園“黨建引領+園企協作”的生態共建范式已吸引多家企事業單位參與,聯動高校、企業、社區開展義務植樹13場,組織350余人種植宮粉紫荊、火焰木、煙火樹等樹種73株,為城市增添生物多樣性保護樣本。

以綠育人,打造生態文明傳播矩陣

以植樹活動為觸點,越秀公園持續拓展“多維播綠”內涵,聯合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小北路小學、回民小學等共建“公園+校園”平臺開展生態教育,將綠色課堂搬進湖畔林間。“古樹云認養”活動讓孩子們成為古樹守護者,園藝體驗課則教會學生們用落葉制作再生紙。“每次帶孩子來植樹,都是一次生命教育課。”家長張女士的感慨,道出了生態文化傳播的深層價值。

公園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深化“公園+企業”“公園+校園”“公園+社區”等平臺建設,實行“種綠”與“播綠”并行的策略,讓綠美生態文化浸潤城市肌理。

從“植綠”到“志綠”:品牌升維的越秀實踐

越秀公園通過系列創新實現生態品牌價值的三次躍升:以“公園+企業”破局,讓生態建設從政府主導轉向社會共建;以“科學增綠”提質,使景觀提升從經驗種植轉向精準規劃;以“文化賦能”擴圈,推動生態傳播從活動營銷轉向價值引領。這種“聯動謀綠-科學增綠-多維播綠”的進階邏輯,不僅為老城市煥發新活力注入綠色動能,更推動了越秀公園生態建設的品牌升維。

隨著無憂樹新芽初綻,越秀公園生態建設的年輪里,又刻下一圈園企民共繪綠色未來的深刻印記。這場以“綠”為媒的接力,正在羊城大地書寫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篇章。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