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能源 正文

構建強制與自愿結合機制推進綠證消費

2025-04-15 13:50 中國發展網
綠證消費 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

摘要: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以下簡稱“綠證”)是由政府或第三方機構向綠色電力核發的具有特殊標識的電子證書,通常每1000千瓦時電量對應1個綠證。由于電力的同質性,上網后無法分辨是煤電還是綠電,故從發電側通過特殊標識予以區分,綠證應運而生。

中國發展改革報社記者 | 白雪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五部門聯合對外發布了《關于促進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圍繞綠證市場供給、消費需求、交易機制等五方面提出了17條舉措。受訪專家認為,《意見》的出臺對我國實現“雙碳”目標將發揮重要作用,但實施過程中可能面臨技術標準統一、數據安全、市場監管等方面的挑戰。

我國綠證基本實現核發全覆蓋

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以下簡稱“綠證”)是由政府或第三方機構向綠色電力核發的具有特殊標識的電子證書,通常每1000千瓦時電量對應1個綠證。由于電力的同質性,上網后無法分辨是煤電還是綠電,故從發電側通過特殊標識予以區分,綠證應運而生。

2017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三部門發布《關于試行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及自愿認購交易制度的通知》,擬在全國范圍內試行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和自愿認購。自此,我國試行綠證制度,以自愿市場為引導,推動全社會逐步建立綠色電力消費意識。此后,相關制度不斷完善。2023年8月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全覆蓋工作促進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的通知》,規定了綠證發放范圍是對全國已建檔立卡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所生產的全部電量核發綠證,實現綠證核發全覆蓋。

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國已建立了綠證核發、交易、應用、核銷的全生命周期閉環管理機制,實現了對綠色電力的準確溯源,綠證的唯一性和權威性進一步凸顯,影響力和認可度穩步提升。

不過,受供需不協同影響,綠證價格不斷走低,市場上綠色電力的環境價值被嚴重低估。

天使投資人、資深人工智能專家郭濤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我國綠證市場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綠證的核發、交易和核算標準不夠統一,導致市場混亂;二是綠證的自愿認購機制尚未形成有效激勵,企業參與積極性不高;三是數據透明度和可靠性不足,難以準確衡量和驗證綠證的實際環境效益;四是市場監管機制不完善,存在虛假申報、重復計算等現象;五是與國際綠證市場的接軌程度較低,缺乏國際競爭力。”

明確了綠證市場發展“時間表”

“《意見》在推動可再生能源綠證市場高質量發展方面的創新性和前瞻性非常明顯。”科方得智庫研究負責人張新原告訴本報記者,《意見》提出了建立完善的綠證交易制度和市場體系,這將有助于推動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和綠色低碳經濟的發展。《意見》還強調了數據安全和市場監管的重要性,這將有助于保障市場的公平和透明。

在郭濤看來,“與以往政策相比,《意見》的亮點在于強調了市場驅動與政策引導相結合,激發了經營主體的積極性。”同時,《意見》還提出了構建多元化的綠證應用場景,拓寬了綠證的使用范圍。

《意見》的出臺對我國實現“雙碳”目標將發揮重要作用。業內專家認為,通過推動綠證市場的發展,可以引導更多企業使用綠色電力,減少化石能源消耗,從而降低碳排放。綠證市場的健康發展也將促進能源綠色轉型,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在能源綠色轉型方面,《意見》有助于提升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優化能源結構;在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方面,綠證市場的發展將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不過,上述專家表示,在《意見》實施過程中,可能會面臨技術標準統一、數據安全、市場監管等方面的挑戰。技術標準不統一可能導致綠證市場出現混亂,影響市場的健康發展;數據安全問題則關乎綠證交易的公平性和透明性;市場監管不力則可能導致市場失序,損害消費者權益。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意見》從靈活滿足用戶多樣化綠色電力消費需求角度出發,提出了完善綠證交易和綠色電力交易機制的具體舉措,包括健全綠證市場價格機制、優化綠證交易機制、完善綠色電力交易機制。

未來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

下一步,促進綠證市場發展的關鍵任務是拓展市場規模,并充分利用市場機制推動轉型。為了轉變綠證市場的供需結構,必須從需求端進行調節,這包括引導和強制消費兩個方面。對此,《意見》以構建強制消費與自愿消費相結合的綠證消費機制為核心,加快推進綠證消費。

一方面,明確綠證強制消費要求。在2024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對電解鋁行業提出綠色電力消費目標并使用綠證核算基礎上,對鋼鐵、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行業企業和數據中心,以及其他重點用能單位和行業提出綠證強制消費要求,明確到2030年不低于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總量消納責任權重平均水平;要求國家樞紐節點新建數據中心綠色電力消費比例在80%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同時,在有條件的地區分類分檔打造一批高比例消費綠色電力的綠電工廠、綠電園區等,鼓勵其實現100%綠色電力消費,有效支撐零碳工廠、零碳園區建設;推動將綠色電力消費信息納入上市企業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報告體系。

另一方面,健全綠證自愿消費機制。在強制綠色電力消費比例之上,鼓勵其他用能單位進一步提升綠色電力消費比例。明確發揮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引領作用,穩步提升綠色電力消費水平。打造綠色產業鏈供應鏈,鼓勵行業龍頭企業、跨國公司及其產業鏈企業、外向型企業逐年提高綠色電力消費比例,主動披露綠色電力消費情況。同時,豐富綠證自愿消費場景,推廣綠色充電樁,支持新能源汽車充綠電,讓電動汽車成為真正的新能源車;推動綠色電力消費與建筑融合,建設一批高比例消費綠色電力的綠電建筑、綠電社區;推動電網企業、綠證交易平臺等機構創新交易方式,為居民采購綠證、消費綠電提供更多便利,加大激勵力度,將綠色電力消費納入綠色家庭、綠色出行等評價指標;研究建立以綠證為基礎的綠色電力消費分檔分級標識。

“未來我國可再生能源綠證市場將呈現快速發展趨勢,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同時,市場規則和制度將更加完善和規范,市場機制將更加成熟和健全。”張新原告訴本報記者,這將為行業上下游產業鏈帶來深遠影響,促進可再生能源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推動傳統能源企業的轉型和升級。此外,可再生能源綠證市場還將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如數據服務、物流運輸等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可再生能源綠證市場的健康發展也將為其他領域帶來積極影響,如環保、交通等領域的綠色發展將得到進一步推動。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