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一季度新增違約主體數量上升 債市風險因疫情加速暴露

2020-05-06 10:28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
城投債

摘要:考慮2020年城投債到期規模較大,同時新增債券規模較大,截至4月15日,2020年第二至第四季度待償還規模已超過上年同期,若加上今年新發短期融資品種,規模將增加逾3000億元。對此,需關注融資期限較短、業務中非基建類占比較高的企業風險。

史曉姍

2020年第一季度,新增違約債券42支,累計違約金額457億元,涉及15家發行人,其中11家為新增違約主體,涉及14支違約債券,占比33.3%。從違約原因看,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償債資金來源減少。包括主營業務下滑、收入回款情況較差,財務費用上升,加上疫情影響,導致現金凈流入大幅減少。同時,受限資產占比較高,資產變現能力弱,再融資空間有限,且面臨控股權變更風險。第二,償債壓力提升。一方面,隨著規模擴張,有息負債快速增長,另一方面,流動負債占比較高,其中債券融資以中短期限為主,滾續或償付壓力大。第三,負面事件不斷。包括司法糾紛、債務欠息、公司治理不善等負面事件,使得信用等級下調,再融資成本升高,而資產凍結進一步加大再融資難度。

民營企業依然是主要違約主體

從發行人類型看,2020年第一季度民營企業依然是主要的違約主體,共11家,地方國有企業3家,中央國有企業1家。從占比趨勢看,民營企業違約債券占比有所下降;從地區分布看,共有9個省份發生債券違約,其中北京有5家主體違約債券30支。從債券類型看,私募債違約數量最多,有14支,占比33.3%;中期票據和公司債分別有12支和8支債券違約;短期融資券有6支違約;企業債和資產支持證券各有1支。從債券初始主體等級看,違約主體中AA+級占比46.7%,AA級占比26.6%;違約債券以AAA級和無評級為主,主要是北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發行的債券,其違約的債券占比54.8%,此外,AA+級債券占比19%。從上市公司占比看,2020年第一季度違約發行人中包含上市公司3家,涉及違約債券3支;非上市公司12家,涉及違約債券39支。從行業看,2020年第一季度違約債券分布在13個行業,主要分布在計算機、綜合、建筑裝飾等行業,3個行業的違約債券數量合計占比73.8%。

從違約類型看,除正常兌付日無法兌付外,2支債券觸發交叉保護條款;22支債券由于進入破產程序提前到期而未能兌付,其余為利息/本金的實質性違約。從債券處置方式看,7支債券的持有人與債務人達成延期兌付協議,其中4支債券豁免債券違約。

11家新增違約主體中,6家已和債券持有人協商展期兌付,其中山東如意科技、中融新大集團、海航酒店、三亞鳳凰國際機場獲得債券持有人違約豁免,不記罰息。此外,寧夏遠高實業已完成兌付,康美藥業與債券持有人達成兌付協議。上述主體由于具有行業競爭力或較高的區域地位,有政府參與協調,債務獲得延期或處置進展較快。而力帆實業、天神娛樂受行業競爭加劇影響,競爭力弱化,收入下滑,目前債務處置進度較慢。新華聯控股待償還債務規模大,資產受限比例高,債務處置難度大。

負面影響持續,關注低收入高負債主體風險

雖然扶持企業再融資的政策陸續下發,但受產業鏈整體影響,企業日常經營和償還債務均需要資金,對于現金流緊張的企業,或存在資金缺口。

——利息遞延、債券置換、債券展期、放棄贖回或大幅增加。新冠肺炎疫情讓全國經濟停滯,部分企業現金流入出現中斷,而2020年伊始,眾多企業面臨新的生產周期到來,需要資金維持生產,無力償還當期債務。對此,債券展期、利息遞延、債券置換等進行負債結構調整的方式或出現增長。2019年就有多支債券公告進行利息遞延和放棄贖回,以緩解當期償債壓力。

——關注近兩年債券融資期限較短,集中償付壓力較大的企業。根據2020年第一季度經濟形勢和國內外疫情發展情況,今年的違約風險需重點關注企業現金情況和償債壓力情況,尤其是近兩年債券融資期限較短,集中償付壓力較大的企業。雖然當前監管部門正積極出臺政策緩解企業再融資壓力和兌付壓力,但受國內外經濟停滯影響,眾多企業收入驟減,剛性債務支出難以負擔,再融資存在一定時滯。對2020年實現增發債券的企業,需關注其還本付息方式、復工復產情況。

——關注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尤其是房地產企業。第一季度違約主體,涉及建筑裝飾、商業貿易、公用事業、交通運輸等,其中,房地產、交通運輸、商業貿易、休閑服務受到的負面沖擊較為明顯。

根據人民法院公告網,2020年第一季度申請破產的房地產企業逾100家,主要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銷售、開工和投資進度大幅降低。對于以現金為王的房地產行業,資金鏈面臨斷裂危機,疊加今年到期債務兌付壓力,部分企業舉步維艱。而房地產行業,涉及整個產業鏈的上下游,包括金融、鋼鐵、水泥、消費等,同時對于以投資房地產為主的企業,其投資收益也將大幅縮減。“房住不炒”和穩增長的需求,定調“穩房價”,即房價不會大漲也不會大跌,住宅作為一定的剛性需求,依然在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不過,受疫情影響,中小房地產企業面臨破產風險增大,大型企業也面臨一定資金壓力,同時后續也需關注主營業務中房地產領域收入占比較大的企業,以及投資收益中房地產收入占比較高的企業。

——債券融資環境有利,城投整體風險可控,需關注融資期限較短、業務中非基建類占比較高的企業風險。延續2019年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導向,同步提出新基建概念,城投公司2020年面臨的投融資壓力依然較大。尤其受疫情影響,項目投資和施工進度放緩,城投公司今年的收入不確定性或加大,外部再融資壓力提升。但考慮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中央已采取“加大專項債規模”“擴大專項債使用范圍”“提高專項債券作為重大項目資本金的比例”,以及“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進行借新還舊償還到期債券”等措施,城投公司再融資壓力得到部分緩解。截至今年3月31日,全國各地發行新增專項債券1.08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3%,緩解了地方建設的部分資金需求。

考慮2020年城投債到期規模較大,同時新增債券規模較大,截至4月15日,2020年第二至第四季度待償還規模已超過上年同期,若加上今年新發短期融資品種,規模將增加逾3000億元。對此,需關注融資期限較短、業務中非基建類占比較高的企業風險。

(作者系中證鵬元評級發展研究部分析師)

責任編輯:劉丹陽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