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F報告:RCEP可降低跨境電商經營風險和不確定性
摘要:RCEP的貿易便利化條款,將顯著提升通關和物流效率,釋放區域消費市場潛力,推動供應鏈與資源優化。各國企業都能獲得更多機會。RCEP可以推動區域電商政策的一致性,降低跨境電商的經營風險和不確定性。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楊虹報道 日前,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舉行了CMF宏觀經濟熱點問題研討會(第23期),本期論壇聚焦“RCEP時代中國的機遇與挑戰”,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主要成員王孝松代表課題組發布報告。報告認為,RCEP的貿易便利化條款,將顯著提升通關和物流效率,釋放區域消費市場潛力,推動供應鏈與資源優化。各國企業都能獲得更多機會。RCEP可以推動區域電商政策的一致性,降低跨境電商的經營風險和不確定性。
報告認為,RCEP的簽署,標志著我國自貿區戰略實施進入新階段,RCEP將顯著提升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水平。RCEP自貿區的建成是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新的里程碑,將顯著優化域內整體營商環境,進一步提升自貿協定帶來的貿易創造效應,將促進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的融合,將促進域內經濟要素自由流動,強化成員間生產分工合作,拉動區域內消費市場擴容升級,推動區域內產業鏈供應鏈進一步發展。
報告稱,RCEP惠及我國汽車行業,該行業將會迎來重要機遇。我國對大約65%的汽車零部件給予了零關稅待遇,占約90%的貿易量,而現在這些零部件的稅率是6~10%,RCEP實施后全部是零關稅,極大的整合東亞地區汽車的供應鏈和產業鏈,有效的幫助汽車整車生產企業降低成本,進一步釋放中國汽車企業在產業鏈方面的優勢。
此外,跨境電商也是我國對外經貿的亮點領域,2019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總規模達到10.5萬億元,2013-2019年均增長率達到22%??缇畴娚陶钾浳镞M出口的比例從2013年的12%上升到33%。
報告強調,要積極應對RCEP可能產生的產業轉移效應。對于產業基礎較好的地區,要推動較高附加值的上游產業鏈保留在本地。對于有勞動力成本優勢的地區,可主動與有轉移需求的地方對接,承接相關部分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推動本地經濟發展。
報告提出以下建議:
要全面做好RCEP生效實施的各項準備。貨物貿易方面,地方政府及所在地海關,要密切合作,為企業架起橋梁,讓進出口企業盡快掌握RCEP優惠原產地規則及操作方法。服務貿易與投資方面,執行好現有對外服務和投資開放措施,不得對外商新增限制;利用好各國服務投資開放機遇,引導企業更好在本地區進行產業布局。
要充分適應高標準規則。知識產權方面,將著作權、地理標志、專利、遺傳資源、等全部納入保護范圍。電子商務方面,要落實好關于電子認證和簽名、在線個人信息保護、網絡安全、跨境電子方式信息傳輸等條款。
要構建開放、公平、透明、便利的營商環境。RCEP將構建良好營商環境上升為國際義務,國家和地方都是履行義務的重要主體。此外,RCEP中有170項軟性義務,它們將成為我國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的改革方向。各地應將軟性義務作為內部的硬約束,提升地方治理能力,構建開放、公平、透明、便利的營商環境。
要推動企業做好充分適應RCEP的準備。應找準RCEP給本地區和企業帶來的發展機遇,提高對區域產業鏈供應鏈調整變化的認識。地方政府提前謀劃,加強引導,提升本地區內可能面臨風險的產業及產品的競爭力,或轉移至其他產業;必要的時候,探索對相關產業提供補償。加大企業走出去力度。鼓勵境外合作區的入區企業在RCEP區域內發揮更大作用。
本期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和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主辦。
責任編輯:楊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