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術制造和先進服務為高質量發展提供長效動力
摘要:劉愛華介紹,今年第一季度,我國工業生產穩步回升,制造業增勢良好。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1%,兩年平均增長4.0%;制造業同比增長27.3%,兩年平均增長6.9%;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39.9%、31.2%,兩年平均分別增長9.7%、12.3%。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 王曉濤
4月14日,華天科技發布2021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業績同向上升。報告期內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5億~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99.01%~378.81%。無獨有偶,次日,紫光國微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第一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2.85億~3.8億元,同比增長50%~100%。
上述兩家企業業績增長的預告,表明了整個集成電路行業快速增長的勢頭強勁。
4月16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在介紹2021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時表示,我國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39.9%、31.2%,兩年平均分別增長9.7%、12.3%。從產品產量看,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挖掘與鏟土運輸機械、微型計算機設備、集成電路同比增速均超過60%,兩年平均增速均超過19%。
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表現突出
劉愛華介紹,今年第一季度,我國工業生產穩步回升,制造業增勢良好。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1%,兩年平均增長4.0%;制造業同比增長27.3%,兩年平均增長6.9%;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39.9%、31.2%,兩年平均分別增長9.7%、12.3%。
事實上,地方經濟發展也與全國的情況大體相吻合。4月25日,上海發布2021年一季度經濟數據??傮w來說,一季度上海經濟開局良好,呈現穩定恢復、穩中加固、穩中向好態勢。第二產業增加值2216.39億元,同比增長29.3%,兩年平均增長2.9%;第三產業增加值7226.33億元,同比增長14.3%,兩年平均增長5.5%。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6.4%。
特別是一季度,上海的工業生產加快增長,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較快。一季度,全市35個工業行業有34個行業工業總產值實現增長,增長面97.1%。其中,汽車、電氣機械、專用設備、通用設備等行業產值分別同比增長76.8%、61.2%、58.1%、49.1%,增速均高于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同比增長34.3%,兩年平均增長13.8%。其中,新能源汽車、新能源、高端裝備產值同比分別增長4.2倍、55.4%、46.0%,兩年平均增速分別為2.3倍、19.7%、6.7%。
在產量上,上海市新能源汽車、3D打印設備、服務器和集成電路產量也實現大幅增長,分別同比增長3.8倍、1.2倍、67.3%和47.0%。
用電量可以側面反映一個行業的真實發展情況。今年一季度,廣東省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用電量增幅高于全省制造業水平,兩年平均增速達12.41%。從兩年平均增速看,增速較快的是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醫藥制造業。
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和工業機器人成最大亮點
從產品產量看,今年一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挖掘與鏟土運輸機械、微型計算機設備、集成電路同比增速均超過60%,是制造業中的亮點。
以新能源汽車為例,今年一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反彈強勁,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49萬輛,同比增長3倍。其中,純電動乘用車累計銷售40.8萬輛,同比增長3.3倍。尤其是A00級小電動車爆發式增長,占電動車比例的40%。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新能源汽車市場,造車新勢力的交付量創出新高。數字顯示,今年一季度,蔚來交付新車20060輛,首次達成單季交付超2萬輛,同比增長422.7%,環比增長15.6%;理想汽車累計交付12579輛,同比增長334.4%;小鵬汽車交付13340輛,同比增長487%。
地方經濟數據提供了最好的佐證。今年一季度,安徽省新能源汽車實現生產3.9萬輛,同比增長3.3倍。其中,奇瑞股份生產新能源汽車1.41萬輛,同比增長405%。
集成電路方面,進入2021年,漲勢繼續維持。今年一季度,我國新增芯片相關企業8679家,同比大增302%;其中,3月份4047家企業注冊,同比增長226%。從地區分布來看,目前廣東省以2.52萬家企業高居第一,江蘇省、浙江省分列第二、三位。今年一季度,我國芯片產量實現了62.1%的增長,產量累計達到820.5億塊。
半導體產業24家A股公司發布了一季度業績預告,多家公司同華天科技和紫光國微相同,業績大超市場預期。從盈利同比增速上限看,20家公司預增逾一倍。
工業機器人方面,一季度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達到7.87萬套,同比增長1.1倍,創下新高。
高技術產業和先進服務業助推高質量發展
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有兩組數字格外令人關注:
——在固定資產投資領域,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較快,同比增長37.3%,兩年平均增長9.9%,快于全部投資7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41.6%、28.6%,兩年平均分別增長10.7%、8.2%。
——在服務業領域,一季度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50.9%,繼續發揮著增長主動力的作用。其中,先進服務業包括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兩年平均增長達到了17.1%。其中,1~2月份,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35.0%、47.8%。
透過上述數字,高技術產業對固定資產投資、先進服務業對整個服務業增長的貢獻有目共睹。高技術產業也好,先進服務業也罷,作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二者皆離不開創新這一核心。其強勁增長,促進了供給質量的持續提升,以及產業結構轉型的持續推進。
前不久,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動制造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加快提升面向制造業的專業化、社會化、綜合性服務能力,有效引導制造業價值鏈攀升,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的躍然紙上。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