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上中下游一盤棋,千里淮河安無虞——淮河流域同心協力多措并舉防汛備戰

2021-05-27 09:45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防汛

摘要:今年汛期我國氣候狀況總體為一般到偏差,流域渦河、澮河、淮干中下游及沂沭泗地區降水量較常年偏多,流域北部和干流中下游暴雨天數較常年偏多,降水階段性變化明顯,部分地區可能會有洪澇或內澇。

 在安徽省阜南縣蒙洼蓄洪區鄭臺孜,73歲老人鄭繼超正在給記者們講述洪災襲來時的今夕對比。張子悅/攝

在安徽省阜南縣蒙洼蓄洪區鄭臺孜,73歲老人鄭繼超正在給記者們講述洪災襲來時的今夕對比。張子悅/攝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 成靜

俗語說,“江淮熟、天下足”,淮河流域曾是中國農耕文明的核心地區,兩岸的千里沃野哺育生命、滋養萬物,維系著淮河流域的興盛富強。然而,由于地處南北氣候過渡帶,天氣復雜多變,降水量時空分布極不均勻。再加上,上游落差大,中游低洼,下游平緩,流速極慢,因此,歷史上淮河流域曾多次發生洪澇災害。

建國以來,國家就非常重視對淮河的治理,秉持“蓄泄兼籌”的治淮方針,積極踐行新時期“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上中下游一盤棋,共同承擔洪水風險,團結抗洪。70多年來,淮河流域已基本建成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水安全保障體系,為流域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民生活改善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撐。

2020年,淮河發生了流域性較大洪水,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以下簡稱“淮委”)和沿淮四省密切監測預報,科學調度工程,強化檢查指導,有力有序應對,最大程度減輕了災害損失。如今,又進入汛期,淮河流域的防汛備汛工作做得怎么樣呢?中國經濟導報記者日前跟隨水利部組織的“防汛備汛行·汛前看淮河”采訪團來到了淮河流域,從中游向上游出發,實地了解淮河流域的水利建設和今年的備汛情況。

“不能再讓歷史重演”

一年過去了,談起2020年7月的那幾個不眠的夜晚,安徽省鳳臺淮河河道管理局局長張成久還是感到似乎就在昨天。

2020年7月25日下午,在連續多日強降雨的壓力下,地處淮河中游、位于淮南市毛集實驗區焦崗湖鎮元新村境內的焦崗閘出現險情,內河側水位20.53米,外河側水位25.6米,內外水頭差達5.07米,南邊孔閘門止水橡皮損壞,出現漏水現象。

焦崗閘是淮北大堤堤圈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失守,下游的焦崗湖將不保,岌岌可危的將是湖里的5萬畝魚塘和周圍的百萬畝耕地。

7月25日下午,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派遣機動防汛搶險隊到達現場開展潛水作業。一開始采用棉花套裹鋼筋的方式,向下從側面進行閘門堵漏,但效果不太理想。后來,連夜決定制作鋼閘門漏水封堵,即在焦崗閘淮河側安裝檢修閘門,在工作閘門和檢修閘門之間形成一個封閉的廊道空間,通過封堵檢修門和工作門門頂,達到堵漏目的。搶修歷時9天,終于完成搶險任務,險情得到控制。

“險情大于天,我們哪里還顧得上睡覺!”張成久說起當時的情況,還是不免唏噓。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到達焦崗閘的時候,工人們正在給閘門更換止水橡皮。張成久告訴記者,今年,他們對所有的止水橡皮都進行了更換,對設備全部進行了檢修,日巡察、周養護,確保萬無一失。一進入汛期,河道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就進入了24小時隨時待命狀態。“今年我們按照淮委和安徽省水利廳的要求,做好了‘四預’——預報、預警、預演、預案,不能再讓歷史重演!”張成久說。

“再也不用怕洪水了”

2020年7月20日8時31分,位于淮河中上游分界處,素有“千里淮河第一閘”之稱的安徽阜南縣王家壩閘開閘泄洪。到了7月20日下午,臨近王家壩閘的蒙洼蓄洪區已成為澤國,路兩邊的農田和建筑都淹沒在水中。深水處,只能看到樹梢和屋頂。

居住在鄭臺孜的73歲老人鄭繼超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盡管去年開閘蓄洪后莊稼都被淹了,但是他們都住在高高的莊臺上,物資充足,生活無虞。“開閘以后,國家派干部們坐著沖鋒舟來給百姓送菜送米。所以,我們吃的喝的都有,生病了還有醫生看。”

談起今昔對比,老人突然有點激動。1968年,淮河王家壩以上發生了持續性暴雨,引發洪澇災害。那場大水讓鄭繼超和他的老伴——76歲的郎艷秀至今記憶猶新。“那時候,豬、羊全都沖走了,有的人也在水面上漂著,蛇都爬上了樹?,F在想起來還覺得非常害怕。家里被淹了,人都得去大堤上搭棚子住,弄不好幾個月都得住在棚子里。”郎艷秀說。

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王家壩閘管理處主任張家潁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從2003年至今,在蒙洼境內,以鄉鎮為中心規劃興建了4個大規模的保莊圩,并整修和加固100多個四周護坡的莊臺,將原來居住在低洼蓄洪區內的百姓全部安置到安全地帶,并在保莊圩和莊臺內完善水、電、路、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設施,解決了群眾的基本生活問題。2020年的洪水到來時,僅用7個小時就轉移了在蓄洪區內作業的2000多人,最終無一人傷亡,并且最大程度地挽救了財產。

張家潁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按照國家防總、淮委和安徽省水利廳的要求和部署,今年王家壩閘做了幾個方面的工作充分備汛。

一是完成水閘自動化升級改造。主要是對閘門啟閉控制自動化系統和視頻監控系統升級改造,增加水閘上下游水位測報系統及沉陷縫、垂直位移、測壓管自動觀測傳輸系統等,防汛抗洪、防災減災能力得到提升。

二是對水閘工程進行全面檢修養護,對機械、電器等設備檢查、調試,使水閘工程始終處于良好狀態。

三是完善防汛搶險、物資運輸等各類預案,做好防大汛的充分準備。

四是模擬演練。在汛前高水位時,按照上級指令,進行疊梁安裝演練;接國家防總命令,按照操作規程,進行閘門啟閉遠程操作、現地操作演練。確保命令下來,閘門提得起、關的上,運行安全。

站在31.5米高的莊臺上,背后是硬化的水泥路,兩側是一棟棟高大的樓房。經歷過多次洪水的鄭繼超老人發出了一句由衷的感嘆:“再也不用怕洪水了!”

“去出山店水庫看海”

沿淮河向上游溯源,200多公里外的河南省信陽市,一座平湖在距離淮河源頭100公里的地方平地而起,湖天一色,煙波浩渺。這里就是出山店水庫。2019年5月23日,在歷經“兩下三上”后,出山店水庫終于“出山”了。

河南省出山店水庫建設管理局黨支部書記劉吉勝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出山店水庫是歷次治淮規劃確定在淮河干流上游修建的唯一一座大(Ⅰ)型水庫,水庫控制流域面積2900平方公里,“相當于9個西湖那么大”。

河南省信陽市淮濱縣洪河口以上屬于淮河上游,長約360公里,地面落差達到174米。淮河水在上游流速很快,若遇到洪水,將給中下游造成很大的壓力。用當地人的話來說:“洪水河南走高速,一秒能走5大步。”而出山店水庫的建成,可使淮河干流王家壩以上的防洪標準由之前的不足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對水庫下游保護區內的220萬畝耕地和170萬人的防洪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對淮河中游有明顯的削峰作用,可以減少王家壩以下行蓄滯洪區的啟用幾率,減輕中游的防洪壓力,并對中游河道整治目標的確定有重要作用。

不僅如此,劉吉勝說,出山店水庫每年還可以為信陽市提供城市生活和工業用水8000萬立方米。水庫正常蓄水位時水面面積達7.8萬畝,將為該區域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的水資源支撐與保障。

站在出山店水庫大壩上向后望去,大片的綠色林地映入眼簾。這里就是投資7510萬元的出山店水庫壩后水保工程。這里涼風徐徐、流水潺潺,五角楓、桂花樹……各種苗木正在奮力生長。劉吉勝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如今,由北向南水系貫穿、三處湖泊串聯、“四季常青,四季花開”的壩后生態長廊已全面建成,“去出山店水庫看海”已成為信陽市民休閑觀光的新選擇。這里甚至成了當地的“網紅打卡之地”。

“加強合作安全度汛”

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汛期我國氣候狀況總體為一般到偏差,流域渦河、澮河、淮干中下游及沂沭泗地區降水量較常年偏多,流域北部和干流中下游暴雨天數較常年偏多,降水階段性變化明顯,部分地區可能會有洪澇或內澇。

“今年淮河流域防汛抗旱工作的目標是:堅決避免發生重大人員傷亡事件,堅決避免標準內洪水防洪工程失事事件,堅決保障國家重要基礎設施安全,堅決保障流域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工作安全。”在“防汛備汛行·汛前看淮河”媒體通氣會上,淮河防總常務副總指揮、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主任劉冬順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為確保汛期安全,今年對防汛措施做了較大的改進,主要體現在2個方面:

一是突出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措施,在全國率先開展了流域防洪“四預”試點工作。采用直升機加載激光雷達、三維激光掃描、ADCP測船等領先的測繪技術,首次獲得了淮河王家壩至正陽關河段高精度地形數據,為淮河流域數字孿生建設奠定了高精度的數據基礎。構建淮河正陽關以上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和二維水動力學耦合的模擬模型,為流域防洪“四預”試點工作提供了堅實的數學模擬工具。利用當前最新的跨平臺系統開發技術和多模型洪水預報方法,初步建成基于水文學方法的“四預”模擬系統,初步實現了洪水預報調度結果在數字地圖中的動態交互、實時融合和仿真模擬。

二是構建淮河正陽關以上流域洪水預報調度一體化系統。自主研發了適用于國產統信操作系統(UOS)的淮河正陽關以上流域洪水預報調度一體化系統,實現了洪水監視預報調度會商業務的全鏈條在線協同。

“這不是一個省、一個部門的事情?;春臃揽偤脱鼗此氖∫訌姴块T協作和信息共享,密切關注天氣形勢和汛情發展,強化聯合會商研判,統籌流域與區域、上下游、干支流,合理采取‘攔、泄、蓄、行、分、排’等措施,依法科學精細實施水庫群、水閘、分洪河道、蓄滯洪區等水利工程的聯合調度,充分發揮水工程防洪減災綜合效益。”劉冬順說。

責任編輯:李振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