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初心使命,推動海南自貿港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張丹陽、羅津、記者王心武報道
海南,因改革開放而生,也因改革開放而興,更因改革開放收獲燦爛輝煌。第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了《關于設立海南省的決定》和《關于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決議》,從此,海南這個邊陲海島走上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
海南,作為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一項項體制機制創新的改革措施在這里先行先試,一個個實實在在的改革經驗從這里推向全國,海南始終圍繞改革開放這關鍵一招,讓各項改革層層推進和深化,實現了發展動力步步加速、綜合經濟實力持續增強,統籌協調發展新格局逐步形成,經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
美麗的??跒?nbsp;封爍攝影
全面改革開放,收獲發展建設累累碩果
踏著春天的旋律,沐浴改革開放的浩蕩春風,海南建省33年來在春天的生機盎然中經濟社會發展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得益于黨中央、國務院對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建設自由貿易港的重要決策部署,得益于海南全體人民的敢闖敢試和辛勤耕耘,得益于舉全國之力、聚四方之才的空前舉措,得益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責任擔當,海南經濟特區堅持銳意改革創新、持續擴大開放,勇于突破傳統經濟體制束縛,使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五個大跨越”:
一是實現了從比較封閉落后到對內對外全面開放、經濟初步繁榮的大跨越。從國防前哨起步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33年間地區生產總值增長了25.4倍,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666美元,邁上中高收入水平。對外經貿日益密切,進出口、外商投資分別增長約56倍和335倍。博鰲亞洲論壇成為聯結中國和世界的重要橋梁,瀾湄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中非合作圓桌會議等重要主場外交活動圓滿完成,與周邊國家地區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務實外交不斷拓展深化,海南正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
博鰲亞洲論壇會址 張茂攝影
二是實現了從傳統農業為主到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為主導、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大跨越。建省初期推行“三來一補”,到上世紀90年代初學習江蘇模式以鄉鎮企業作為支柱,再到之后的“一省兩地”,直至建設國際旅游島上升為國家戰略,“十三五”以來重點發展十二個重點產業,《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提出培育壯大三大主導產業。各個階段的產業發展戰略都在當時的條件下和基礎上有力有效地引導了產業優化升級和經濟持續發展,三次產業結構由建省前的“一三二”(50∶19∶31)調整優化為2020年的“三一二”(20.5∶19.1∶60.4),十二大重點產業占經濟總量的七成,三大主導產業蓬勃發展,成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主體。
三是實現了從交通閉塞、城鄉基礎設施嚴重落后到基礎設施網絡基本完善、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快的大跨越。高水平規劃建設“五網”,環島高鐵全線貫通,博鰲機場建成投用,“田”字型高速公路主骨架構建展開,重要港口加速整合優化;4G、光纖全覆蓋,實現“全光網省”目標;昌江核電、西南部電廠等重大能源點建成投產,扭轉了電力長期短缺的局面;環島天然氣管網正在延伸;大型水利工程加快實施。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大幅提升,??跒I江濱海國際花園城市、三亞國際化熱帶濱海旅游精品城市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農田水利、農村電網、路網改造、農村危房改造、改水改廁、沼氣池建設等建設不斷加力,農村基礎設施持續改善。新型城鎮化持續深入,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60.3%,瓊海市“三不一就”經驗獲得中央肯定。
海南四通八達的交通網 汪承賢攝影
四是實現了從生產生活方式粗放、生態保護意識不強到堅持生態立省、走綠色發展之路的大跨越。始終將生態環境保護擺在突出重要位置。1999年在全國率先決定建設生態省,2007年開始實施“生態立省”戰略,2009年建設“生態全國文明示范區”成為國際旅游島的六大定位之一,2018年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慶祝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要求“海南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鼓勵海南走出一條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路子來”。海南省堅決落實中央指示精神,圍繞厚植良好生態環境這個最大本錢,強化生態文明制度和體制機制建設,突出抓好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加快實施,生態環境主要指標持續優良,生態環境質量始終保持全國一流并持續鞏固提升。
五是實現了從人民群眾基本溫飽問題尚未解決到邁向全面小康,基本公共服務均等普惠的大跨越。堅持“小財政辦大民生”,多措并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從建省初期1/6人口尚未溫飽到2020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7904元,城鄉居民收入增長了37倍和32倍。5個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如期摘帽,600個貧困村出列,65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扭住能力建設這個牛鼻子,著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務的水平、質量和普惠程度。提前實現城鄉居民醫保、養老保險、最低生活標準全省覆蓋。成功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實現全省“1小時三級醫院服務圈”全覆蓋。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豐富增強。
深化改革開放,自貿港建設蓬勃展開
時不我待,只爭朝夕。進入“十三五”時期,海南省委省政府團結帶領全省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決策部署,特別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實施以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秉持“一天當三天用”的干勁和“干一件成一件”的韌勁,緊緊圍繞“三個深入”找準落點、下足真功夫,通過超常規的認識、舉措、行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超常規成效和工作進展,推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示精神,高質量高標準推動自貿港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成效顯著,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形成“1+N”政策體系,改革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的局面?!逗D献杂少Q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印發實施,自貿港建設蓬勃展開,早期安排成效初顯。重大政策加快落地。發布實施企業和個人所得稅優惠、進口原輔料和交通工具及游艇“零關稅”正面清單、企業進口自用生產設施“零關稅”負面清單、高端緊缺人才清單管理辦法等政策。創新設立中國(海南)國際投資“單一窗口”,實現海港、空港全覆蓋,實際利用外資連續三年翻番。自由貿易賬戶體系上線運行。洋浦港被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集裝箱年吞吐量突破百萬標箱。以“中國洋浦港”為船籍港的國際船舶達29艘。博鰲樂城醫療旅游先行區使用進口特許藥械品種首例突破135例。國際航空航線最多時達103條,內外貿海運航線最多時達44條。入境免簽政策擴展至59國,“十三五”期間年入境游客規模增長56%。離島免稅“新政”促進2020年銷售額實現倍增。成功舉辦首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自由貿易港知識產權法院正式辦公。國際教育創新島簽約和入駐高校32所。成立新中國成立以來首個駐瓊領事機構,博鰲亞洲論壇等開放平臺鞏固擴大,“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不斷擴大,國際友城數量增至64對。“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取得重要進展,截至2020年底,全省人才總量超過190萬人。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質量發展的指示精神,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經濟保持穩步增長,“十三五”期間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5.9%,提前實現總量翻番的小康目標。主動調整經濟結構,2020年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六成,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95.8%。壯士斷腕擺脫經濟對房地產的依賴,房地產業增加值、投資、稅收占GDP、總投資、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分別從最高位回落至4%、21.9%和25.1%,但經濟始終保持平穩健康發展,成功實現闖關。新舊動能初步轉換,十二個重點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5%。旅游收入提前一年實現千億目標,旅游收入快于游客人數增速年均4.6個百分點,新評29家A級旅游景區,保亭、陵水獲評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以“陸海空”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全面布局,高新技術企業達1005家,“十三五”期間互聯網產業規模年均增速超30%。百萬噸乙烯、昌江核電二期等大項目開工。“十三五”期間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6.9%、7.1%和8.4%。
三亞鳳凰島郵輪港 武威攝影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把制度集成創新放在突出位置的指示精神,全力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打造制度集成創新高地,出臺《海南自由貿易港制度集成創新行動方案及任務清單(2020-2022)》,圍繞“五個自由便利、一個安全有序”制定實施18項專題行動,促進制度集成創新整合聯動、縱深發展,“4·13”以來累計發布12批共116項制度創新案例,其中4項被國務院向全國推廣。省域“多規合一”、極簡審批、衛生和藥監“二合一”監管、省級醫保統籌等多項改革開全國先河,商事主體登記“全省通辦”、法定機構設置、“旺工淡學”、社會保障“一卡通”等創海南特色,空域精細化管理、農村農墾等改革取得新突破。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召開創一流營商環境動員大會和七屆省政府六次全會,全面部署優化營商環境重點工作。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標準,壓茬制定年度行動計劃,營商環境競爭力和吸引力不斷提升。2020年新增市場主體同比增長30.9%,新設企業同比增長113.7%、增速位列全國第一。
??诮瓥|新區 封爍攝影
潮起海之南,推動自貿港高質量建設發展行穩致遠
風從海上來,潮起海之南。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符宣朝分析認為,把握發展新階段,構建發展新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是建設海南自貿港永恒的主題,從去年6月1日自貿港總體方案發布以來,全省緊緊咬住高質量發展這一目標,敢于改革創新,大膽先行先試,取得了“速度在加快、結構在優化、要素在匯集、效益在提升”四個方面的成效。
一是速度在加快。2020年海南省的GDP增速3.5%,高于全國的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今年一季度海南省的經濟增速在19.8%,兩年平均增速在7%,均在全國位列第二,這是很多年來從來沒有出現過這么好的經濟增速,在全國的排位也是最靠前的,經濟增速正在不斷地加快。
二是結構在優化。從去年的經濟增速、投資結構來分析,尤其是固定資產投資,去年的投資和今年1-5月的投資,非房地產投資占比已經超過60%,產業投資占比已經將近70%,今天的投資結構就是未來的產業結構,所以從投資結構的優化,就可以看得出海南的經濟結構在不斷的優化。今年1-5月份,海南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達到22.8%,在全國排第四,也是多年以來從來沒有出現過這么好的排名。
三是效益在提升。所謂效益在提升是我們的調查失業率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1-5月份財政收入增長了51.8%,稅收占到財政收入的8成以上,這說明海南的經濟發展效益在提升。
四是要素在匯聚。從去年自由貿易港公布以來,海南引進人才已經超過16萬,到2025年百萬人才進海南,從目前的情況看有望提前實現這個目標。新增市場主體39萬,新增企業去年翻番,今年預計還會翻番,這就說明從市場的熱度來看,國內外的投資者非常看重海南自貿港,實現海南自由貿易港高質量發展的前途可期。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符宣朝表示,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發展新階段,在推動海南自貿港高質量發展上,未來將會在海南的產業結構、平臺聚集、要素匯聚、延長產業鏈、優化產業結構上發力,推動產業圍繞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來蓬勃展開,真真正正的讓海南成為投資、旅游、購物和創業、創新的天堂,讓海南成為雙循環的交匯點,不忘初心,為我們國家的對外開放,扛起海南自貿港高質量發展應有的使命擔當;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推動海南自貿港高質量發展迎風破浪、行穩致遠。(圖片由海南省委宣傳部新聞處和省發展改革委辦公室提供)
責任編輯: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