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貿仲委發布年度報告:貿仲受理爭議案件金額再破千億元大關 金融類案件占比超半數

2021-09-14 11:06 中國發展網
貿仲委 金融類 糾紛 國際仲裁

摘要:年度報告開展了“金融類仲裁案件特別觀察”,從貿仲2020年審結的金融類案件中,搜集和選取了217件典型案例,通過大數據分析以及對典型案例剖析,總結了當前涉及國內及跨境金融類糾紛仲裁案件呈現的特點以及金融類案件仲裁理念的發展情況。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楊虹報道  日前,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貿仲委”)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貿仲委副主任兼秘書長王承杰在會上發布《中國國際商事仲裁年度報告(2020-2021)》(以下簡稱“年度報告”)。年度報告顯示,2020年全國259家仲裁委員會共受理案件總數是400711件,其中傳統的商務仲裁案件是261047件,相比2019年減了20364件。2020年全國仲裁案件總標的額達到了7187億元,比2019年減少了411億元,同比降低5.4%。2020年,全國仲裁委員會處理各類案件的數量中金融類案件225673件,占全國案件總數的56.32%。

“貿仲受理的爭議案件金額再破千億元大關,其中標的額過5億的大標的額的案件數量尤為突出,也說明了中國商事仲裁機構受理案件服務質量、業務水平,得到了相關當事人的認可。”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黨委常務副主任,副院長,貿仲仲裁員杜煥芳指出,“從上年度爭議案件的類型來看,除了傳統的買賣,包括機電設備、股權糾紛、常規的傳統案件類型之外,互聯網有關的新型權利,包括像文娛產業、知識產權等領域的一些爭議也開始頻繁發生。”

年度報告開展了“金融類仲裁案件特別觀察”,從貿仲2020年審結的金融類案件中,搜集和選取了217件典型案例,通過大數據分析以及對典型案例剖析,總結了當前涉及國內及跨境金融類糾紛仲裁案件呈現的特點以及金融類案件仲裁理念的發展情況。

王承杰介紹說,年度報告積極回應并探討新冠疫情下國際商事仲裁的發展與實踐,對仲裁中因疫情引發的建設工程、航空、金融等實體爭議,以及綜合運用遠程開庭等互聯網信息技術保障仲裁程序高效高質進行的經驗進行了總結。

年度報告還聚焦2020年前后國際商事仲裁領域仲裁員利益沖突及回避問題的實務動態及發展狀況,梳理展現了仲裁員利益沖突案件在實踐中的基本樣貌,對于明晰仲裁員利益沖突的邊界,具有參考意義。

據介紹,該報告是貿仲委自2014年決定開展中國國際商事仲裁年度報告系列研究項目以來的第七次年度報告,也是國內唯一有關中國國際商事仲裁發展的年度總結。貿仲委黨委書記兼副秘書長徐延波主持發布會。

王承杰表示,作為國際商事爭議解決的主要方式,仲裁是各國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法治軟實力的重要手段。當前,國內外形勢正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仲裁必須全面把握變化帶來的新機遇和新挑戰,為維護國際經貿投資秩序、完善全球治理體系作出更大貢獻。中國國際商事仲裁正面臨著實現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時代命題。今年5月,由業界權威英國倫敦瑪麗女王大學(QueenMary)發布的《2021年國際仲裁調查報告》中,貿仲委獲評全球最受歡迎的五大仲裁機構之一。這是我國內地仲裁機構首次躋身前五,體現了中國仲裁發展的重要進步,更體現了國際仲裁界和廣大仲裁用戶對中國仲裁法治的認可和信任。

在此背景下,開展專項課題研究,每年發布我國國際商事仲裁年度報告,反映我國國際商事仲裁的發展狀況,總結經驗,講好中國故事,對于推動我國國際商事仲裁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發展,提升我國在國際仲裁界的影響力和競爭力,促進我國國際商事仲裁制度的完善和仲裁事業的進一步發展,都具有重要而現實的意義。

年度報告委托中國人民大學組建課題組編寫,課題組主要成員包括來自最高人民法院、高等院校和律師事務所的專家以及實務工作者。年度報告采用實證分析與理論研究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分析2020年中國國際商事仲裁案件數據和2020年至2021年6月中國仲裁法制實踐發展,同步跟蹤國內外商事仲裁理論研究動態。

年度報告得到了從事全國涉外仲裁案件司法審查與監督工作的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四庭的大力支持,通過最權威的數據對中國國際商事仲裁司法審查情況進行了全面研究,梳理總結我國法院仲裁司法審查的典型案例和域外仲裁裁決的執行情況。

王承杰表示,貿仲委將會繼續開展年度報告系列研究項目,并不斷完善提高,努力推動中國國際商事仲裁事業取得更大進展。

責任編輯:楊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