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數字供應鏈金融:探尋解決產業融資的新途徑

2021-09-14 11:06 中國發展網
數字化轉型 防范金融風險 社會信用體系

摘要:隨著云計算、5G、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發展和企業數字化轉型,特別是工業互聯網等新的制造模式加快推進,這種產業鏈數字化和金融大數據的融合,使數據創造信用成為可能,為金融機構更全面深入地把握和精準服務整個產業鏈特別是鏈上中小企業,提供了新的契機和手段,但也面臨數據治理與安全等新型風險,對金融機構和監管機構也是新的考驗。

---- “2021數字供應鏈金融創新論壇”在廈門成功舉辦

中國發展網訊   為推動產融協同數字化轉型,探尋數字供應鏈金融在精準服務實體產業、提供系統性金融解決方案面臨的新機遇與新挑戰,在第三屆中國國際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大會上,“2021數字供應鏈金融創新論壇”于9月9日在廈門成功舉辦。本次論壇由中國通信學會、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福建省通信管理局主辦,中國互聯網協會數字金融工作委員會支持,中國通信學會金融科技發展促進中心承辦。

論壇在我國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圍繞國家有關供應鏈金融政策法規、金融機構和科技企業創新實踐、數字供應鏈金融新機遇新挑戰等熱點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探討。與會專家認為,供應鏈金融的關鍵,在于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的整合協同,這也是難點所在。金融機構、核心企業、物流及互聯網公司都在探索建立各自供應鏈金融平臺,取得一定成效也面臨較大困難。隨著云計算、5G、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發展和企業數字化轉型,特別是工業互聯網等新的制造模式加快推進,這種產業鏈數字化和金融大數據的融合,使數據創造信用成為可能,為金融機構更全面深入地把握和精準服務整個產業鏈特別是鏈上中小企業,提供了新的契機和手段,但也面臨數據治理與安全等新型風險,對金融機構和監管機構也是新的考驗。與會專家還指出,從長遠看,數字供應鏈金融的健康發展,還有賴于整個產業信用環境改善和社會誠信體系建設。

中國通信學會副秘書長文劍,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原副司長李曉楓,亞洲金融合作協會創始秘書長、中國銀行業協會原專職副會長楊再平,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正局級監事陳偉鋼,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規劃與投資處處長徐婭,中國國際商會產業供應鏈委員會副秘書長張明鐘,平安銀行總行交易銀行部技術總監鄧俊毅,青島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劉曉曙,網商銀行供應鏈金融事業部總經理牛學峰,上海張江(集團)黨委副書記鮑純謙,上海銀行卡產業園副總經理沈嘯強,北京中金云創軟件有限公司副總裁申策,以及來自廈門銀行、廈門國際銀行、浙商銀行、億聯銀行、工銀科技、建信金科、銀聯商務、騰訊云計算公司、美的集團、美云智數、伊中合作發展委員會有關領導專家出席本次論壇。

此外,論壇還舉行了2021年度數字供應鏈金融創新成果發布活動,推薦了平安銀行、青島銀行、浙商銀行、網商銀行、銀聯商務、工銀科技、建信金科、騰訊云、結行云創等單位的數字供應鏈金融創新成果。(孫文)

責任編輯:楊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