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教育引領全面發展 彰顯辦學特色
摘要:該校今年的“學生社團綜合展示活動”, 是慶祝建校75周年的系列活動之一,主題為“紅色基因鑄就蘇北好傳統,全面發展彰顯學子新風貌”,見證了蘇北中學培養全面發展學生的辦學特色及成果。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記者羅勉報道 11月12日,汕頭市澄海區蘇北中學舉辦一年一度的“學生社團綜合展示活動”,吸引了多家媒體到校采風,成為當地教育的一大盛事。
近年來,蘇北中學在確保優質教學成效的同時,積極探索并逐步形成學校的辦學特色,打造“文化熏陶,全面發展”品牌。學校以慶祝建黨百年為契機,深入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教育活動,在建校75周年之際,開展“賡續初心,砥礪前行”系列慶祝活動。學校重視紅色基因傳承教育,利用深厚的校園文化積淀,深入宣傳創辦人陳卓凡先生、首任校長王鼎新先生的愛國民主精神以及新中國成立前夕學校師生積極投身解放事業的革命精神;結合地處紅頭船故鄉的地理優勢,大力弘揚催人奮進的華僑文化;借助旅外校友捐助學校建設的感人事跡,培育學生熱愛學校,報效祖國的情懷。學校不忘初心,認真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
該校今年的“學生社團綜合展示活動”, 是慶祝建校75周年的系列活動之一,主題為“紅色基因鑄就蘇北好傳統,全面發展彰顯學子新風貌”,見證了蘇北中學培養全面發展學生的辦學特色及成果。
學校黨總支書記、校長陳銳俠介紹說,學校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在紅色教育的引領下,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學校校訓、校風、教風、學風得以繼承和發揚,學校成為師生共同進步共同發展的精神家園,出現教學業績與特色發展齊頭并進的良好局面,正穩步向“努力把學校辦成‘富有青春活力,富有書香氣息,富有人文情懷’的現代化一流學校”的目標邁進。未來幾年,學校將進一步擴大辦學規模,豐富辦學內涵,改善辦學環境,把學校辦成環境優美,設備先進,師資優良,管理完善,質量一流的高品位的高級中學。
蘇北中學學生社團有“木棉花”青年志愿社、“木棉花”記者站、“蘇北之聲”廣播站、“覺夫”文學社、蘇北謎社、“墨香”書法社、“遨游史界”歷史社、“稻田”街舞社、潮藝社等17個,常年活躍于校園,參與者眾多,不少學生在活動中培養了興趣,提高了技能,陶冶了情操。本次展示活動,節目豐富多彩,表演形式多樣,既是社團活動的成果展示,又是母校華誕的盛大賀禮。
在媒體記者與學校老師的交流會上,汕頭市澄海區吳海璇副區長和本次采風活動的媒體記者在發言中充分肯定了蘇北中學的辦學特色以及所取得的良好效果,勉勵學校要不忘初心,不忘本真,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同時鼓勵學校繼續做好經驗總結,將各種優秀文化基因更好地傳承下去。
據了解,汕頭市澄海蘇北中學創辦于1946年,首任校長是著名的教育家、書法家王鼎新先生。2001年學校被評為汕頭市的一級學校,2005年學校被評定為廣東省一級學校。2009年學校被評為廣東省教學水平優秀學校,2013年被評為廣東省綠色學校,2015學校被評為廣東省級依法治校示范校,2016年學校被為廣東省安全文明校園,2019年被評為澄海區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該校占地面積56566㎡,建筑面積38068㎡,校園布局合理精致,辦公區、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隔而不離,井然有序。學?,F有教學班37個,學生2169人,公辦教職員工171人,其中中層以上行政干部18人,正高級教師1名,廣東省特級教師2名,省級骨干教師5名,高級教師58名,省級名教師工作室1個,還有汕頭市名教師、汕頭市名班主任和汕頭市教學教研中心組成員等一批教育教學骨干。學校各場室館舍均以省一類標準配備,全校實現多媒體教學。
辦學75年來,秉承“尊師愛校,勤教苦學,扎實嚴謹,熱愛勞動”的質樸優良校風,遵循“抱真守正,弘志敏學”的校訓,堅持“樂教善導,博學精講”的教風,倡導“樂學善思,礪志勤練”的學風,以建設“富有青春活力,富有書香氣息,富有人文情懷”為辦學目標,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國家棟梁,如今校友遍布海內外。學校每年高考都獲得大面積上線和成績高含金量雙豐收,有考生總分或單科成績進入省尖子生行列。
近幾年來,該校借助課改的機遇,與時俱進,提倡“樂教善導,博學精講”的教風,培養“樂學善思,勵志勤練”的學風,師生得以全面的、和諧的發展,教育教學碩果累累。一大批學生參加區級以上學科競賽屢屢得獎,一大批教師的論文在市級、省級和國級的刊物上發表或得獎。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