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西固:防控一線“志愿紅”照亮了金城!
摘要:在甘肅蘭州西固疫情防控一線,處處都活躍著“紅馬甲”的身影。他們或在核酸檢測點維持秩序,或在封控小區值班值守,或協助全面消殺,或參與物資運輸,或為困難人群提供愛心服務……他們用實際行動,把愛與善、光與熱,傳遞給被疫情陰霾籠罩的每個人,筑起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郭炯 記者王斌報道 時有所需,必有所為;國有所需,我必前行。面對來勢洶洶的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許許多多的普通人又一次站了出來。他們是黨員干部、共青團員、大學生、退役軍人、退休老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在甘肅蘭州西固疫情防控一線,處處都活躍著“紅馬甲”的身影。他們或在核酸檢測點維持秩序,或在封控小區值班值守,或協助全面消殺,或參與物資運輸,或為困難人群提供愛心服務……他們用實際行動,把愛與善、光與熱,傳遞給被疫情陰霾籠罩的每個人,筑起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
一呼百應共克時艱
“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健康之戰!”疫情突發,西固區發出倡議,號召社會各界紛紛加入抗疫志愿中。
倡議一出,一呼百應。“我大學學的護理專業,請戰參與社區防疫一線。”“我是年輕人,有需要隨時聯系我。”“雖然我年齡大,但我隨時都可以頂上。”全區志愿者紛紛挺身而出,全力以赴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作為醫務人員,我“疫”不容辭
近一個月來,西固區全體醫護人員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轄區醫院各黨支部、黨員積極響應,成立了黨員戰“疫”志愿先鋒隊,全力保障抗疫一線。
在快節奏的核酸檢測采樣任務中,醫務隊員們以頑強的戰斗作風、精湛的業務技術,堅決守好西固區疫情防控“首道防線”,為全區40萬人民群眾的健康保駕護航。
“哪里缺人就去哪兒!絕對服從安排!”西固區300余名醫務工作者奔赴兄弟縣區支援疫情防控工作。“為支援蘭州疫情防控貢獻力量,我感到既開心又激動,面對疫情,沖鋒在前是醫者的光榮職責,在黨和人民需要我的時候,我就應該走在前面,疫無反顧。”作為支援七里河區的醫療隊隊員,也是曾經支援武漢新冠疫情阻擊戰的醫務人員陶拯民這樣說道。
退伍不褪色,勇當排頭兵
“若有戰,召必回!”西固區123支退役軍人志愿者服務隊的600余名退役軍人聞令而動,用自己的行動展現出“退伍不褪色,聽黨指揮,服從命令”的軍人本色,牢牢地把自己“釘”在戰位上,堅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
“軍人即使脫下軍裝,仍然是一名軍人,當過兵的人,熱血永遠為了人民而沸騰,關鍵時刻必須沖鋒在前。”廖文強、李禎每天還要上班,但下班后就又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以堅定有力的行動、毫不懈怠的姿態、鍥而不舍地做好防控工作。這些退役軍人家中,有老人孩子需要照顧,但他們都主動投入到志愿服務工作中,退役不褪色、沖在一線,用實際行動奉獻社會和他人,持續發揮軍人的光與熱。
不負青春韶華這是青年人該有的擔當
有這樣一批志愿者,他們聽從指揮、服從安排,穿梭于各個疫情防控現場,用擔當構建起疫情防控的青春防線,也在用行動踐行著“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錚錚誓言。
在西固區福利東路社區,青年志愿者蘇澤凌和他的男友馬虎成是在讀博士生,當收到志愿者招募令后,蘇澤凌一直在社區幫忙排查重點人員、協助通知居家隔離人員上門核酸檢測,核查社區居民黃碼人員詳細信息等工作,而馬虎成則一直在核酸檢測點現場維持秩序。人們親切地叫他們“抗疫比翼鳥”。
青年志愿者尹戈說:“疫情防控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疫情當前,青年先行,青年突擊隊就要走到前面,雖然我在疫情防控中做的工作很簡單,僅是現場秩序維護、檢測人員信息登記和小區門口值守等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每一個的環節我都感到非常有意義,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青春力量。”
莫道桑榆晚最美夕陽紅戰“疫”也從容
即便歲月蒼老了容顏,他們依然意氣風發,老當益壯。懷揣為民服務的熱忱,挺身而出,身穿紅馬甲,臂戴紅袖套,發揮余光余熱,毅然堅守在社區防疫第一線,成為“疫”線最美的“夕陽紅”。
“站出來,是義務,也是一份光榮。”周書榮簡單的一句話,充滿底氣。
今年68歲的周書榮,是合水南路社區“居民鄰里坊”的一位“坊主”。他平時就很熱心,當鄰里之間有需要幫忙的小問題,他二話不說就想法解決。當鄰里之間發生矛盾,他便及時出面調解,用自己的努力維護鄰里和睦。
疫情發生后,周書榮得知社區人手緊缺,便主動站出來,自告奮勇成為一名志愿者。幫忙搭帳篷、搬物資,他的工作勁頭絲毫不輸年輕人。為防止特殊時期出現管控盲區,他在飲食公司家屬院當起了樓院“哨兵”,一個紅袖章、一件紅馬甲、一只額溫槍、一張桌子、一把凳子,就是他的戰場,用實際行動為街坊四鄰筑起了一道安全墻。
點點紅色,終成星海。
無處不在的“志愿紅”,點亮了金城,也溫暖了每個人的心。
勝利就在前方,風雨后的彩虹一定很美!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