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春宜陽新區:開拓創新打造垃圾分類“綠色樞紐”
摘要:為打贏這場改革攻堅戰,全面完成“區域全覆蓋”工作目標,宜陽新區堅持“質量”和“速度”兩大任務齊頭并進,以分階段再合擊的戰術安排,充分發揮片區主體作用、黨員示范作用、執法推動作用、先進帶動作用,廣泛調動各方力量,共同參與、合力攻堅。
中國發展網訊 作為全國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城市,江西省宜春市從試點到示范、從“摸石過河”到“初具雛形”,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敢試敢闖,把難點變亮點、把難題變課題,致力打造出“垃圾分類地級城市樣板”。而作為該市的先行先試區,宜陽新區以“強化宣傳引導、強化監督執法、強化運行機制”為抓手,通過“門前三包”、黨建引領、示范商鋪、聯合執法、上門收運等舉措,因地制宜打造了“定時定點上門分類收集”運行模式,率先實現了臨街商鋪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工作全覆蓋,讓一條條主次干道成為“綠色樞紐”風景線。
實現“點”上的突破,宣傳發動出拼勁
為打贏這場改革攻堅戰,全面完成“區域全覆蓋”工作目標,宜陽新區堅持“質量”和“速度”兩大任務齊頭并進,以分階段再合擊的戰術安排,充分發揮片區主體作用、黨員示范作用、執法推動作用、先進帶動作用,廣泛調動各方力量,共同參與、合力攻堅。
一是開展全面摸排。該區作為市政府核心區,區域面積大、臨街商鋪多。為確保工作有效推進,街道、片區聯合城管執法,結合“門前三包”對轄區內47條主次干道、4010家臨街商鋪進行全面摸排,并以登記臺賬、建立微信群為突破點,構架起微信群“溝通橋梁”。
二是開展集中宣傳月活動。積極組建“123”垃圾分類志愿者隊伍,“1”為示范引領的黨員,“2”為網格員和社區志愿者,“3”為街道社區干部、垃圾分類指導員和督導員。通過“入鋪宣傳、現場指導、知識測評”等系列舉措,引導臨街商戶逐漸養成垃圾分類和減量習慣。
增強“線”上的成效,管執聯動出實勁
扭住關鍵節點,在常態長效管理上下功夫,該區通過進一步明確責任分工,強化協調聯動,嚴格對標抓落實,確保臨街商鋪垃圾分類有力推進。
一是實行專人負責制。從街道片區垃圾分類管理人員中,抽調專人負責臨街商鋪垃圾分類工作,在收運前半小時進商鋪檢查分類情況,及時跟進現場投放及收運情況,并做好登記臺賬工作。
二是實行“管執聯動”。結合城管執法下沉各片區的改革機制,由垃圾分類指導員或片區干部、網格員針對不配合的商戶進行日常檢查取證,聯合城管部門加大執法力度。2021年1-10月,共計開展行政檢查數量3345次,口頭教育引導3010次,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55份,開具《當場處罰決定書》74份,以罰促改,起到較好警示效果。
三是實行考核促動。引導市場化環衛服務工作切實做好分類收集、分類運輸等工作,并加強對分類收運作業的督查考核,要求其結合線路實際情況,一天最少兩次分類收運,做到及時高效,垃圾日產日清。
推動“面”上的發展,精益求精出鉆勁
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工作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容易出現“松懈期”“疲軟期”,該區通過各種激勵措施有效提振商鋪分類意識、守法意識,與全民攜手共建綠色低碳生活。
一是設立商鋪紅黑榜。通過常態化監督、隨機性抽查等方式對臨街商鋪垃圾分類成效進行曝光,對于上了“黑榜”的商鋪,片區將會不定期開展“回頭看”檢查,以正負雙向倒逼激勵,有效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二是開展示范商鋪評選。充分發揮榜樣輻射帶動作用,結合垃圾分類知識測評成績及日常投放垃圾準確率進行評選,并頒發“垃圾分類示范商鋪”獎章予以激勵。目前已經評選出10余家示范商鋪,形成了“門口示范牌,光榮分類店”的積極效果,激發了周邊商鋪的看齊意識。
三是結合代運收費實行優減。垃圾代運收費工作正分階段實行,針對分類優秀的商鋪將根據相應政策進行優惠或減免垃圾代運費用,進一步激勵商鋪踐行垃圾分類的積極性,有效促進源頭分類。
隨著工作的不斷深入,臨街商鋪的垃圾分類知曉率和參與率達80%以上,分類準確率也逐步提升中。自臨街商鋪啟動分類運行以來,商鋪門口垃圾亂堆放的問題日漸消失,垃圾落地反復產生的情況也得到有效控制。推行臨街商鋪開展生活垃圾和減量工作,既減輕了清掃保潔人員的工作量,又提升了商鋪的文明意識,城市環境整體情況也得到了明顯改善和提升。
下一步,該區將結合“優化營商環境”“創建文明城市”等工作,以“匠心之功”提升分類成效,以“低碳之風”引領城市文明,以“領跑之志”打造生態樣板,持續強化多元創新的理念,全力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工作的“宜陽模式”,爭做垃圾分類“宜春名片”。(張慶、劉婷)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