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脫貧地區兒童事業已獲較大改善

2021-12-09 09:51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脫貧攻堅 脫貧地區

摘要:脫貧地區兒童關愛保護服務體系和家庭成長環境進一步優化。當前,扶貧地區基本建立了困境兒童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非常重視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護工作,有效保障了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權益。

本報訊  記者程暉報道  日前,中國兒童中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了《兒童藍皮書:中國兒童發展報告(2021)》。藍皮書指出,2020年脫貧地區兒童事業發展取得重大勝利。

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我國原有的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脫貧地區兒童事業各方面有了較大改善。

數據顯示,脫貧地區兒童健康和營養指標明顯提高。2020年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和中國兒童中心聯合開展的《脫貧地區兒童早期發展調查研究報告》成果顯示,參與調研的脫貧地區兒童營養健康相關重要指標實現了《國家貧困地區兒童發展規劃(2014-2020年)》的目標要求。在健康和營養方面,2019年脫貧地區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明顯下降,實現《規劃》提出的12‰和15‰以下,與全國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得益于2012年啟動的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項目,6~24月齡嬰幼兒平均貧血率和生長遲緩率也顯著下降。

教育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2020年4月24日,教育部審議通過了《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收官戰總攻方案》,標志著教育脫貧攻堅戰進入全面總攻階段。同年6月,教育部等10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控輟保學工作健全義務教育有保障長效機制的若干意見》,全力保障教育的“起點公平”。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由臺賬建立之初的約60萬人降至831人,其中20多萬名建檔立卡輟學學生實現動態清零,長期存在的歷史性難題得到根本解決。中央財政支持學前教育發展專項資金逐年增加,重點向中西部農村地區和貧困地區傾斜。2018~2020年,中央財政投入70億元專項資金用于“三區三州”教育脫貧,有效支持了地方優化資源配置,縮小城鄉差距和區域差距,推進了教育領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脫貧地區兒童關愛保護服務體系和家庭成長環境進一步優化。當前,扶貧地區基本建立了困境兒童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非常重視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護工作,有效保障了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權益。廣大脫貧地區兒童擁有了安全的住房、充足的食物,享受到了更好的營養健康和學習環境。除硬件設施外,參與調研的脫貧地區絕大部分受訪家長都認識到家庭家教家風的重要性,并從幼兒園、社會組織等渠道獲得了兒童養育方面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

藍皮書指出,當前正值“十四五”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堅持兒童優先發展,培養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完善適度普惠型兒童福利制度,加強兒童保護法規建設,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是今后一段時期中國兒童事業發展的重要任務。比如,加快制度建設,完善適度普惠型兒童福利制度加快建立面向全體兒童的適度普惠型兒童福利和保護制度,是維持人口均衡增長、有效應對老齡化的關鍵,在國家宏觀政策體系中應優先考慮兒童發展議題,進一步完善兒童福利體系建設。一是加快構建和完善適度普惠型兒童福利和保護制度,進一步拓展困境兒童分類和保障范圍,逐步建立健康營養、安全保障、托幼一體化照護服務等綜合兒童福利服務保障體系。二是加快優化兒童福利保障資金配置結構。通過福彩公益金、公益募款項目等,擴大兒童福利和保護服務項目資金來源。三是培育基層和專業人才隊伍。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