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中國貿促會會長高燕:工商界要加快數字轉型 消弭數字鴻溝

2021-12-26 14:48 中國發展網
APEC

摘要:截至2020年,中國與APEC成員間貿易額達2.87萬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246億美元、直接投資1123億美元,分別占中國外貿、實際利用外資和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62%、86%和73%,中國與亞太經濟早已深度融合、命運與共。

中國發展網訊   2021年12月25日,中國加入APEC三十周年工商界主題活動暨2021年APEC工商領導人中國論壇在北京召開。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會長高燕在開幕式演講中表示,工商界要充分發揮產業資源優勢,積極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數字轉型,消弭數字鴻溝,鼓勵新技術研發與應用,推動APEC數字創新合作走深走實、提質增效,不斷為亞太地區繁榮發展注入新動力。

高燕表示,亞太地區是全球最具增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區域,始終位于世界經濟發展前沿,為世界貢獻了超過三分之二的增長率。APEC是亞太規模最大、成員最多、層次最高的區域經濟合作組織,擁有全球38%的人口、50%的貿易額和62%的GDP。

回首三十年,中國與APEC共同發展進步,彼此成就。APEC是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試驗田”。自1991年加入APEC以來,中國循序漸進推進改革,不斷加速對外開放步伐,多次通過APEC平臺宣布自主降稅,平均關稅大幅下降,積極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為此后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奠定了重要基礎。APEC是中國融入亞太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助推器”。依托亞太區域合作,中國開啟了與亞太和世界經濟深度互動的歷史進程。截至2020年,中國與APEC成員間貿易額達2.87萬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246億美元、直接投資1123億美元,分別占中國外貿、實際利用外資和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62%、86%和73%,中國與亞太經濟早已深度融合、命運與共。

APEC是中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大舞臺”。以加入APEC為起點,中國將自身發展與區域發展緊密結合,逐步從參與者、貢獻者轉變為推動者、引領者,為推進亞太地區的繁榮穩定發揮了建設性作用。2001年,上海APEC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形成“上海共識”,為亞太經濟合作注入了新活力;2014年,北京APEC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通過“北京共識”,成為繼茂物目標之后被載入APEC史冊的重要綱領,為亞太合作留下了深刻的“中國印記”。

當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世界經濟復蘇艱難曲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迅猛發展,新技術、新業態、新平臺蓬勃興起。在此背景下,本屆論壇以“可持續的增長”為主題,凝聚各方智慧為區域及全球發展提供思路、為解決全球性難題開出良方,推動實現更加強勁、綠色、健康的全球發展,為亞太經濟復蘇和可持續發展注入動力。

她表示,工商界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親歷者和受益者,也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參與者和貢獻者。新形勢下,廣大工商界朋友應把握歷史機遇,展現更大作為,不斷開創亞太地區合作共贏新局面。

高燕提出了三點建議:

一是高舉多邊主義旗幟,做開放發展的推動者。團結合作是抗擊疫情最有力的武器,是推動世界經濟復蘇的必然選擇。中國已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也即將生效實施,兩大協定將為建設亞太自由貿易區提供可行路徑。工商界要繼續旗幟鮮明支持開放型世界經濟和多邊貿易體制,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維護亞太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通過APEC等平臺凝聚更多多邊主義共識。要以2040年布特拉加亞愿景落實計劃為指引,攜手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早日建成高水平亞太自由貿易區。

二是全面推進綠色轉型,做包容、可持續發展的貢獻者。當前氣候變化危機愈發凸顯,亞太地區部分經濟體在基礎設施建設、教育醫療等領域仍面臨嚴重缺口,糧食安全、能源保障等方面依然脆弱。面對一系列全球性挑戰,工商界要積極參與全球發展倡議,加強氣候變化、衛生防疫、能源安全、農業等領域務實合作,創造更好的自然環境和資源環境,推動亞太地區綠色增長;參與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改善醫療條件、促進旅游和文化交流等領域合作,創造更具包容性的人文環境和社會環境;參與全方位互聯互通合作,加強軟硬基礎設施建設,為亞太經濟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三是大力推動創新發展,做創新增長的探索者。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亞太區域不僅是世界經濟新的增長極,也是全球創新創造最活躍的地區。工商界要充分發揮產業資源優勢,積極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數字轉型,消弭數字鴻溝,鼓勵新技術研發與應用,推動APEC數字創新合作走深走實、提質增效,不斷為亞太地區繁榮發展注入新動力。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