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智庫報告:構建高質量的社會保障制度應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

2022-04-18 16:59 中國發展網
社會保障

摘要:報告指出,構建高質量的社會保障制度,要做到一個目標,兩個尊重,三大原則,四個著力點。要堅定樹立以高質量為出發點,持續提高共享份額,持續加大再分配力度,成為有效且有力的制度支撐的目標;做到尊重規律,尊重發展變化中的國情,不以客觀規律為由超越國情,也不以國情為由扭曲規律;堅持共建共享、公平取向、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中國發展網訊 近日,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宏觀經濟熱點問題研討會(第44期)在線舉辦。本次研討會圍繞“中國社會保障報告:現狀評估與高質量發展”主題。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代表中國宏觀經濟論壇發布主報告。

報告指出,《促進我國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一文對社會保障做出了精確定位。文章指出,社會保障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公平,增進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在我國現實生活及發展進程中是民生保障安全網,沒有社會保障百姓可能生活在風險之中。

報告認為,稅收的目的之一是為社會保障投資。稅收收入籌集的財政資金通過社會保障的路徑反饋于民,為社會保障在再分配中處于關鍵環節提供了支持。因此,要調節國家的收入分配結構,在很大程度上不僅離不開社會保障,還要依靠社會保障。

報告指出,中國經驗體現著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與中國智慧。中國建立了世界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使其成為全民共享國家發展成果的基本途徑與制度保證。養老保險制度和醫療保險制度之所以能夠在較短時期內實現全覆蓋,與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有密切關系。同時,改革策略反映著中國智慧。試點先行、漸進改革、增加城鄉居民的收入等措施,發揮著收入替代福利的效應,為順利推進社會保障制度的變革作出重要貢獻。

報告強調,在當前工作中,雖然社會保障體系總體趨于完善,但仍然存在社會保險參保質量不高,工傷保險失業保險覆蓋面窄;制度性缺陷仍未矯正,統一公平性差,責任分擔與互助共濟不足;精確性不夠,再分配力度有待加大等情況。

報告認為,要以高質量的社會保障制度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核心含義是共享發展,即社會共享。通常被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強制共享,即國家法定社會保障制度,二是自愿共享。報告建議,中國需要盡快構建起高質量的社會保障制度,規避福利陷阱,中產收入陷阱?,F行的社會保障制度質量不高所帶來的不良效應正在日益顯性化,如果不加快優化制度安排,或將與社會保障制度的初衷,共同富裕的方向相違背。

報告指出,構建高質量的社會保障制度,要做到一個目標,兩個尊重,三大原則,四個著力點。要堅定樹立以高質量為出發點,持續提高共享份額,持續加大再分配力度,成為有效且有力的制度支撐的目標;做到尊重規律,尊重發展變化中的國情,不以客觀規律為由超越國情,也不以國情為由扭曲規律;堅持共建共享、公平取向、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從統籌規劃與協同推進、全面優化制度安排、完善體系與縮小差距、法治化四個著力點開展工作。展望未來,報告認為,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進程中,社會保障肩負著重大的責任使命,而想要提高質量,現存制度的完善工作還任重道遠。

本次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和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主辦。

責任編輯:張洽棠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