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堅持創新引領,打造東北亞科創中心城市
摘要:十年來,哈爾濱高水平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獲批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范,獲批三個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獲批建設哈大齊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哈爾濱片區。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倪馨 記者林強報道 哈爾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市第十五次黨代會把打造“創新引領之都”作為新一屆市委的重大發展目標。
黨的十八大以來,哈爾濱市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系列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四個面向”,堅持向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要發展。
哈爾濱這十年,是科技創新發展成效最突出的十年。十年來,哈爾濱高水平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獲批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范,獲批三個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獲批建設哈大齊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哈爾濱片區。
十年來,哈爾濱戰略科技力量穩步增強。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科技立則民族立,科技強則國家強”。哈爾濱通過全力支持哈工大、哈工程等高校院所不斷強化戰略科技力量,城市科研實力愈發深厚??臻g環境地面模擬裝置國家大科學工程、國家動物疫病防控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等一批重大創新平臺在哈爾濱落地建成。新增“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3個,新增重點實驗室137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68個。新當選院士12人。獲得國家科技獎119項,其中哈工大劉永坦院士榮獲2018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省科學技術獎2207項。在哈高校院所為載人航天、嫦娥探月、火星探測、奮斗者號深潛等國家重大工程提供了原創性技術支撐,在策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現代農業、加強黑土地保護等方面為服務龍江和哈爾濱振興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十年來,哈爾濱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哈爾濱與哈工大簽署兩輪《加快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推動哈爾濱市振興發展合作協議書》,與16個大學大所簽訂轉化協議,全面推進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和產業化。為突破關鍵技術瓶頸,打破國外壟斷,哈爾濱在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組織實施一批重點科技計劃項目,中船重工703所高性能燃氣輪機、哈獸研新型生物疫苗、中電科四十九所高精度傳感器、省石化院特種膠粘劑等相繼投產,廣聯航空復合材料應用于C919大型客機,哈電集團研制單機容量世界第一的發電機組在白鶴灘水電站投產發電。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開展病毒消殺、疫情查控系統等專項技術攻關,有力支撐全市防疫抗疫工作。2021年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265.9億元,是2011年的4.6倍;專利授權量達到22231件,是2011年的3.6倍;全社會R&D投入強度達到2.51%,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十年來,哈爾濱高新技術企業快速成長??萍夹推髽I是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的基礎。哈爾濱不斷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力度,涌現出工大博實、工大衛星、海鄰科信息技術、科友半導體等一大批高技術含量、高成長性科技企業,新光光電、國鐵科技在科創板成功上市。2021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751家,是2011年的5.7倍;2021年高企實現營收2284億元,是2011年的2倍多,進一步增強了我市經濟發展的韌性和后勁。
十年來,哈爾濱創新創業活力競相迸發。哈爾濱先后出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的實施意見》《推動“雙創”平臺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等多項政策措施,形成政策“組合拳”,全力營造優良的創新創業環境。2021年市級以上備案孵化器達到141個,比2011年增加111個;新建哈爾濱創業孵化產業園,獲批建設哈工大未來產業科技園,孵化面積達到105.8萬平方米,是2011年的2倍多;以對俄科技合作為特色的國際合作持續深化,新增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3個,總數達到20個,其中對俄合作基地17個,是全國對俄合作基地最多的城市。
未來五年,哈爾濱科技創新工作任重而道遠。哈爾濱市必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圍繞建設“創新龍江”、打造“創新引領之都”,切實扛起省會擔當,找準換道超車的時機和路線,堅持向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要發展,持續增強科技創新的策源功能和供給能力,使科技創新的“關鍵變量”成為哈爾濱振興發展的“最大增量”,加快進入國家新一輪創新型城市行列,打造東北亞科創中心城市。
未來五年,哈爾濱將在八個方面奮力攻堅:一是依托哈爾濱高新區,加快建設哈大齊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哈爾濱片區,打造“創新龍江”主引擎。二是以極地環境模擬與測試大科學工程、現代農業與糧食安全國家實驗室等重大科技創新平臺為重點,支持建設更多高水平的實驗室、創新中心和新型研發機構。三是統籌規劃全市創新創業生態布局,高標準建設松北科創集聚區和學府科創產業帶,重點規劃建設工大智谷、工程創谷、龍江碳谷、國際生物谷4個環大學大所創新創業生態圈。四是在數字經濟、生物經濟等重點領域實施科技攻關專項,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技術,加快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五是創新機制、搭建平臺、落實協議,布局建設高質量的孵化載體和科技產業園區,促進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六是制定實施《哈爾濱市打造吸引集聚人才平臺若干政策》,爭取進入國家“3+N”人才高地和人才平臺建設戰略布局。七是完善對外科技合作布局,支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提質增效,積極爭取國家在我市布局中俄重大科技平臺項目,全面扛起建設全國對俄科技合作中心重任。八是豐富科技招商和科技金融手段,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培育壯大科技型企業,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加速實現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