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教育部:到2025年,綠色低碳理念將進入大中小學教育體系

2022-11-09 17:28 中國發展網
綠色低碳

摘要:到2025年,綠色低碳生活理念與綠色低碳發展規范在大中小學普及傳播,綠色低碳理念進入大中小學教育體系;有關高校初步構建起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學科專業體系,科技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才培養水平明顯提升。

中國發展網訊  近日,教育部印發《綠色低碳發展國民教育體系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斗桨浮肪劢咕G色低碳發展融入國民教育體系各個層次的切入點和關鍵環節,培養踐行綠色低碳理念、適應綠色低碳社會、引領綠色低碳發展的新一代青少年,發揮好教育系統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的功能,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作出教育行業的特有貢獻。

《方案》提出主要目標。到2025年,綠色低碳生活理念與綠色低碳發展規范在大中小學普及傳播,綠色低碳理念進入大中小學教育體系;有關高校初步構建起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學科專業體系,科技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才培養水平明顯提升。

到2030年,實現學生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及行為習慣的系統養成與發展,形成較為完善的多層次綠色低碳理念育人體系并貫通青少年成長全過程,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和權威性的碳達峰碳中和一流學科專業和研究機構。

《方案》要求將綠色低碳發展融入教育教學。一是把綠色低碳要求融入國民教育各學段課程教材。二是加強教師綠色低碳發展教育培訓。三是把黨中央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決策部署納入高等學校思政工作體系。四是加強綠色低碳相關專業學科建設。五是將踐行綠色低碳作為教育活動重要內容,充分利用智慧教育平臺等方式開發優質教育資源、普及有關知識、開展多種線上線下活動。

教材方面,針對不同年齡階段青少年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方案》指出,鼓勵開發地方和校本課程教材。學前教育階段著重通過繪本、動畫啟蒙幼兒的生態保護意識和綠色低碳生活的習慣養成?;A教育階段在政治、生物、地理、物理、化學等學科課程教材教學中普及碳達峰碳中和的基本理念和知識。高等教育階段加強理學、工學、農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等學科融合貫通,建立覆蓋氣候系統、能源轉型、產業升級、城鄉建設、國際政治經濟、外交等領域的碳達峰碳中和核心知識體系,加快編制跨領域綜合性知識圖譜,編寫一批碳達峰碳中和領域精品教材,形成優質資源庫。職業教育階段逐步設立碳排放統計核算、碳排放與碳匯計量監測等新興專業或課程。

學科建設方面,《方案》支持具備條件和實力的高等學校加快儲能、氫能、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碳排放權交易、碳匯、綠色金融等學科專業建設。鼓勵高校開設碳達峰碳中和導論課程。建設一批綠色低碳領域未來技術學院、現代產業學院和示范性能源學院,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加大綠色低碳發展領域的高層次專業化人才培養力度。深化產教融合,鼓勵校企聯合開展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組建碳達峰碳中和產教融合發展聯盟。

引導職業院校增設相關專業,到2025年,全國綠色低碳領域相關專業布點數不少于600個,發布專業教學標準,支持職業院校根據需要在低碳建筑、光伏、水電、風電、環保、碳排放統計核算、計量監測等相關專業領域加大投入,充實師資力量,推動生態文明與職業規范相結合,職業資格與職業認證綠色標準相結合,完善課程體系和實踐實訓條件,規劃建設100種左右有關課程教材,適度擴大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規模。

此外,《方案》還指出,支持高等學校開展碳達峰碳中和科研攻關。加強碳達峰碳中和相關領域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國家級創新平臺的培育,組建一批攻關團隊,加快綠色低碳相關領域基礎理論研究和關鍵共性技術新突破。優化高校相關領域創新平臺布局,推進前沿科學中心、關鍵核心技術集成攻關大平臺建設,構建從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到產業化的全鏈條攻關體系。支持高校聯合科技企業建立技術研發中心、產業研究院、中試基地、協同創新中心等,構建碳達峰碳中和相關技術發展產學研全鏈條創新網絡,圍繞綠色低碳領域共性需求和難點問題,開展綠色低碳技術聯合攻關,并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支持高等學校開展碳達峰碳中和領域政策研究和社會服務。引導高校發揮人才優勢,組織專業力量,圍繞碳達峰碳中和開展前沿理論和政策研究,為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提供政策咨詢服務。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