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科技企業用數智化撬動“雙碳”城市落地支點

2022-11-22 17:54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雙碳

摘要:《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統籌提出支撐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目標的科技創新行動和保障舉措,“十大行動”中的第九項即是綠色低碳科技企業培育與服務行動。

本報見習記者 | 甄敬怡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當前,我國“雙碳”工作已實現良好開局,下一步的工作計劃中明確要加快科技創新。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雙碳”工作的進一步落實落細,需要企業的積極參與、主動擔當。近日,科技創新企業特斯聯召開發布會,發布全新產品體系以深化人工智能物聯網智慧城市建設,并與多家權威機構在構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政企合作新模式方面邁出新的重要一步,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實現“雙碳”目標貢獻科技企業力量。

找準支點:以數智化推動城市綠色轉型

在特斯聯創始人兼CEO艾渝看來,伴隨著我國“雙碳”工作推進取得階段性進展,下一階段的突破點開始轉向相應技術及解決方案在具體場景中的應用落地,城市的數字化與智能化正成為我國推進“雙碳”工作的一個關鍵方向。

過去十年,新型基礎設施深度植入和賦能我國城市發展,推動了全社會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當前,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基礎設施加快布局,智慧設施正在進入千行百業。數字經濟在城市經濟中的比重越來越高,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引擎,數字化、智能化也為城市帶來前所未有的綠色轉型機遇。

在這樣的背景下,將推進“雙碳”目標的重要落腳點——城市,和實現“雙碳”目標重要的技術支撐——數字技術相結合,是特斯聯給出的具體解決方案。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明確‘迎接數字時代,激活數據要素潛能’。”艾渝向記者闡釋,“而城市實現‘雙碳’目標和新舊動能轉換,同樣需建立在數字化全面賦能的智慧城市基礎之上,用數字化手段貫穿城市‘雙碳’建設和運營的全過程。”

發布會上,記者了解到,特斯聯多年來一直傾力研發智慧城市的管理系統,并完成了對許多城市數據的搜集和管理。“下一步,則是針對具體場景的算法和應用來實現‘雙碳’工作的落地。”艾渝介紹說。

破解痛點:數字技術賦能低碳場景落地

“從技術的角度切入‘雙碳’,既是一個全新的戰略,也是基于和依托我們現有成熟的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能力所制定的方向。”艾渝對記者表示。

科技創新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關鍵支撐作用。《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中就明確,要“深度融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動通信等新興技術,引領高碳工業流程的零碳和低碳再造和數字化轉型。”7月29日,科技部等六部門印發《關于加快場景創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應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旨在統籌推進人工智能場景創新。

除了“數字化”,“場景化”也是特斯聯深耕的另一個關鍵詞。特斯聯首席技術官華先勝對記者介紹,“城市本身就是一個大的場景。特斯聯專注在城域場景下,將其劃分為‘樓、社、園、城’,這也是仿照能源行業‘源、網、荷、儲’所做的整體解決方案組合。”

諸多“雙碳”工作的落地場景需要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力量助力。比如,《關于加快建立統一規范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實施方案》中就提出,應用先進技術,加強碳排放統計核算信息化能力建設,加快推進5G、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

而研發出滿足智慧城市具體場景需求的技術產品,也成為特斯聯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思路。“我們基本上是把‘雙碳’戰略變成可度量、可計算、可優化的一個數字化、智能化的場景。”華先勝進一步闡釋,“宏觀來講是對城市的全域全量全時的數字化。”“特斯聯在構建Tac OS和物聯網的智慧城市的管理系統之時,已經完成第一步對整個城市數據的搜集和管理,在此基礎上疊加針對場景的算法和相關應用,很容易實現‘雙碳’數據相關工作的落地。”艾渝介紹,“像碳匯、碳交易、碳的衍生品等,都需要有數據基礎,底層都是數字化。”

實現“雙碳”目標,能源領域是重中之重。“科技決定能源未來,科技創造未來能源,推動科技創新既是補短板強弱項、提高自主安全保障能力的戰略舉措,也是轉方式調結構、推動發展轉型變革的必然選擇。”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孫穎在會上表示。

對于能源的全場景,特斯聯也有智慧化解決方案。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此次發布的全新Tac OS3.0產品體系整合了專業應用和綜合平臺產品組合,從能源的生產到消費、供給側到消納側,支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監測管理,使其能夠作為‘雙碳’數字基礎設施,適配‘樓、社、園、城’等全域場景的數智化綠色低碳需求。”

節能和能效提升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全面綠色轉型、加快能效提升的重要舉措,市場和產業發展空間巨大。國家節能中心副主任劉瑤在會上指出,這一過程中信息節能、數據節能將成為未來節能降碳的重要領域,也將成為綠色產業發展的主戰場。

基于Tac OS智能城市操作系統底座,特斯聯研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樓宇能源管控優化系統、能源數字化管理系統等,積極提升具體場景下的節能信息化服務能力。

打通堵點:構建政企合作新模式

“特斯聯針對建筑樓宇、園區所打造的綠色低碳解決方案已經奠定了很好的基礎,為地方實現區域經濟新舊動能轉換進行了實踐探索。”孫穎在會上表示。

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綠色低碳解決方案需要企業的主動作為、大膽實踐,也離不開科學的政策指導。會上,國家節能中心、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宣布聯合特斯聯開展深度合作,將共同推動相關領域“雙碳”解決方案、技術推廣應用、打造“雙碳”領域的區域及國家行業標桿。

《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統籌提出支撐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目標的科技創新行動和保障舉措,“十大行動”中的第九項即是綠色低碳科技企業培育與服務行動。

“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系統變革,推進‘雙碳’工作也需要用系統化的思維解決問題。”艾渝說,“特斯聯作為一家科技企業,將立足國家政策高度,結合權威機構指導意見和特斯聯落地能力,協助地方政府扎實做好‘雙碳’工作,為地方發展提供新的增長動能。”

“我們就園區、社區和建筑智能化低碳化解決方案召開了課題探討會,在梳理政策要求基礎上,從技術層面分析智能化、數字化、低碳化的路徑措施,尋找產業化解決方案。后續將進一步探索快速推動相關解決方案大規模落地的方法。”孫穎在會上介紹了雙方合作的初步成果。

一系列推進“雙碳”目標的務實合作只是開始。對于構筑綠色低碳的未來城市,特斯聯有著更宏大的愿景。“我們希望能依托城市智慧化服務、數字化運營能力和多方戰略合作,打造出綠色低碳智慧城市的試點樣板與科技名片,以點帶面,輻射性帶動多個城市間的數據開放、互聯,構建城市間信息交流,推進城市互通互聯,最終實現低碳智慧城市群的新格局。”艾渝說。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