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皇姑區:聚焦“十二個新突破”,奮力爭取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首戰告捷
摘要:依托遼寧省“信創”產業園、融合創新中心、科創工場等園區的龍頭企業不斷“補鏈、延鏈、強鏈”,重點推進百度智能云、3D打印數字科技產業園項目建設。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劉冠博、記者劉桂菊報道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皇姑區深入開展“振興新突破 我要當先鋒”專項行動,聚焦“十二個新突破”,激先敦后抓落實,奮力爭取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首戰告捷,在實現“兩區”目標上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使脜^人民政府副區長韓玉芹表示,一是聚力重大項目建設。堅持項目為王、招商為要、落地為大,大抓項目、抓大項目,力爭全年重點項目開復工達到120個。上半年,利星行、麥德隆賣場、百度算力中心等重點項目要全面實現開工。全力推進紫光生產線、中天產業基地、金風綠色新能等重大產業項目,力促中能建、西安文旅、泓谷科技等重點項目落地;儲備總投資838.2億元的項目138個;2023年必保全區億元項目簽約、落地以及新經濟招商項目均同比增長50%以上。全年推動1個100億元以上項目落地;“必保”落地2個投資30億元以上高質量項目,力爭完成3個。
二是聚力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數字化改革,引領各領域改革,推進“一網通辦”“一網統管”“一網協同”“一碼通城”。加強法治環境、信用環境建設,擦亮“皇姑好辦事”品牌形象,今年市場主體突破10萬家;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對62家區屬國企優化重組,形成“產業發展、開發建設、公共服務”的國有功能格局。
三是聚力產業結構調整。培育壯大新興產業鏈條。依托遼寧省“信創”產業園、融合創新中心、科創工場等園區的龍頭企業不斷“補鏈、延鏈、強鏈”,重點推進百度智能云、3D打印數字科技產業園項目建設。依托沈飛、六零一所等航空科技資源,圍繞航空航天大數據產業園、航天北斗衛星應用(沈陽)中心等園區建設,與沈陽航空產業集團深度合作,促進一批航空領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加快中化環境科學園建設,孵化一批環保領域科技型企業。加快投資50億元的比亞迪新能源(北方)技術創新基地等項目建設,推動產業鏈、創新鏈“雙向融合”;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抓住“數字沈陽”行動契機,持續謀劃7個領域數字經濟領域重大項目,核心產業市場主體突破5000家,同比增長20%以上。大力招引5G應用、區塊鏈、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業態,推進金蝶蒼穹數字經濟創新中心(二期)等數字經濟項目盡快落地開工建設,利用好現有的金蝶、網易、智優沃產業園資源優勢和集聚效應,催生“以商引商”效應,做好聯想集團、大連金慧等組團類項目上下游產業鏈招商,加快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發展,落實好百度算力中心等項目,強化數字場景應用;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把“皇姑有禮”促消費形成我區經濟工作常態,以節日、店慶等多節點,與企業深度配合互補促消費。充分利用現有樓宇資源基礎上,2023年啟動政府和社會資本,新投入建設樓宇9座,總面積達到42.5萬平方米。
四是聚力科技自立自強。加強創新建設。加快建設雙創載體梯次培育體系,推動載體“騰籠換鳥”,各級各類雙創載體突破60家,總面積突破80萬平方米。持續推進五級梯度培育計劃,完善科技成果本地轉化機制,全區高新技術企業突破320家,力爭達到400家,省級雛鷹企業突破120家,省級瞪羚企業達到25家;加強重點園區建設。以中化環境科學園、遼寧省“信創”產業園、航天北斗衛星應用(沈陽)中心等重點園區為抓手,帶動產業鏈條發展。與駐區高校深度合作,促進國家級科技園區獲批,鼓勵科技創新園區吸附科技企業快速集聚,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加強人才引進。以“皇姑人才日”為抓手,提升人才政策的精準度,增強招才引智活動的親和力。創新培養模式,打造符合博士人才特點的引、育、管、用人才發展體系。
五是聚力區域協同發展。狠抓核心板塊建設。進一步完善皇姑三大核心板塊規劃方案設計。著力推動首府科創產業片區土地整理、城市更新,與百度智能云、百度元宇宙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協議,設立數字場景創新中心。推進北陵農場地塊項目,導入東北亞高端人才智慧谷項目;推進北行商業區升級,依托北京華聯SKP、千盛等高端商業項目,引入新興消費業態,激活商圈經濟活力;三臺子歷史文化區,圍繞牡丹品牌建設,加快升級改造,推動文化與產業深度融合;專班推進央地合作。成立皇姑區央地合作服務領導小組,做到月月有活動,月月有合作。做好沈飛、中航、鞍鋼等19家央地合作企業服務,緊緊圍繞“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積極謀劃儲備一批附加值高、產業帶動性強、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的項目。
六是聚力完善通道平臺。推進韓國跨境電商產業園、中天重達數字經濟產業園及青創共和數字經濟產業園等項目落地;做好利星行等外資項目服務,持續推動樂天項目重新啟動復蘇,促進資源匹配、良性循環發展。全年必保完成引進外資6000萬美元;做好頂層設計,制定皇姑區飛地創新中心發展規劃,發揮好沈陽皇姑(北京)數字產業創新中心、京-沈(皇姑)軍民協同產創加速中心、沈陽皇姑(海南)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東北亞數字經濟產業協作創新中心等“飛地創新中心”項目的資源鏈接優勢,引入數字經濟產業鏈頭部企業。在北京中關村、上海張江、深圳南山等地持續布局“飛地創新中心”。
七是聚力城市有機更新。統籌城市規劃、建設、治理、全面提升功能品質、服務品質、生態品質、文化品質。全力實施總投資20億元的94項城建計劃。實施梅江街等8條道路更新工程,打通凌河街南段道路、沈飛物流通道。提質改造89個老舊小區、背街,小巷40條街、路。以公園城市為目標,提升改造北站北廣場,因地制宜建設100個口袋公園,讓居民開門見綠、出門見園;全力實施投資3.2億元的23項城市維護計劃,落實“六化”城市精細化管理任務,運用數字城管平臺,推動區街部門同頻共振、同向發力、齊抓共管。發揮人民設計師作用,更加注重“細節美”,對主要街路及公園、廣場等重要節點進行景觀亮化設施提升改造,積極開展見縫插綠、立體綠化、生態路建設,真正讓城市有顏值、有溫度。
八是聚力改善民生。堅持人民至上,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辦好各類民生實事。打造舒心就業。執行好“皇姑有禮助創業”和“助力雙創,創業有你”特色政策,“真金白銀”鼓勵創新創業,確保新增城鎮就業1.1萬人;打造品質養老。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試點社區擴大到65個,引進國內外優質養老服務企業,完成3000平方米養老服務設施配建任務;打造幸福教育。推進汾河小學等學校改擴建工程。增加普惠學前教育資源供給。加快沈陽市智慧教育示范校建設。全力推進“幸福教育進社區”品牌建設;打造健康皇姑。進一步加強與盛京醫院、醫大四院等10余家省市級醫院的醫聯體建設,全面提升區屬公立醫院診療能力。擬投資770萬元加強衛生系統信息化平臺建設,實現上下診療互通。在四臺子街道和陵東街道新建兩所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現簽約服務從社區向小區100%覆蓋延伸,叫響“皇姑好家醫”民生品牌;打造樣板社區。以牡丹社區為樣板,加強城市社區黨建工作,力爭131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全部完成標準化升級。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