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藍皮書:廣州農業產業融合化、集群化趨勢顯著,塑造農業就業創業新動能

2023-07-13 17:52 中國發展網
城鄉融合發展

摘要:產業創新對農村勞動力的創業帶動及就業轉移作用不斷顯現,新產業、新業態、新主體成為農村勞動力實現高質量就業的新動能。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周生、記者皮澤紅報道 近日,廣州市社會科學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廣州藍皮書:廣州城鄉融合發展報告(2023)》。

為全面了解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創業面臨的現實問題,課題組就廣州農村勞動力就業創業問題進行了全市抽樣調查。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080份,涉及廣州市涉農各區10個鎮28個行政村400戶家庭1080人,參與調查的均為農村家庭,回收1075份問卷。

根據課題組對廣州農業現代化進程開展的評估研究,廣州農業現代化已進入相對成熟的發展階段。在農業現代化的背景下,農業要素配置高效化、資源利用集約化和產業發展融合化趨勢加劇,其中,隨著以現代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科學技術向農業領域加速滲透,現代農業越來越呈現知識密集、技術密集和資本密集特征,而且逐步形成包含種業創新、投入品供應、綠色耕作、產品精選、加工儲運、冷鏈配送、副產物綜合利用等環節的產業鏈。然而,單一主體不可能窮盡現代農業產業鏈所有環節,只能由不同市場主體組成前后相連、相互銜接的全產業鏈,加快城鄉融合的進程。

伴隨工業化和城市化深入發展,現代農業功能也加速演變,除了傳統的產品供給、就業保障、要素貢獻等功能外,如生態美化、體驗觀光、文化傳承等非傳統功能應運而生。在此背景下,現代農業功能外溢趨勢不斷增強,“農業+文化”“農業+旅游”“農業+觀光”等創意農業范式不斷涌現,推動農業新業態蓬勃發展,進一步加快農業產業的融合發展。由此,現代農業的滲透力不斷加強,以至于突破原有的產業技術、市場邊界,形成新的產業邊界,促進各產業融合發展,產業間的關聯度顯著提高。在這種趨勢下,新的產業形態應運而生。新興產業和交叉產業的興起使城鄉呈現產業集群化格局。近年來,廣州產業集群化發展平臺如產業園區、農業公園等蓬勃發展,這些集群化發展平臺極大地激發了城鄉要素的配置效應,使其在一定范圍內持續釋放經濟效應,新型農業產業集群持續涌現。同時,產業創新對農村勞動力的創業帶動及就業轉移作用不斷顯現,新產業、新業態、新主體成為農村勞動力實現高質量就業的新動能。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