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發揮地方特色亮點 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
摘要: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全力推進重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開通雙邊國際運輸道路118條,與19個國家的23個城市實現通航,截至今年9月底,過境中歐(中亞)班列超6.5萬列,通行量占全國一半以上。
本報記者 | 劉 政
截至目前,中國與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中歐班列累計開行7.8萬列;中國向多國推廣示范菌草、雜交水稻等1500多項農業技術……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開創了我國對外開放新格局,各地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取得了巨大成就,產生了深遠影響。
上海: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貢獻“上海力量”
十年來,上海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成效卓著。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投資近300億美元、承包工程合同額超過700億美元、貨物貿易總額超過1萬億美元……
上海市發展改革委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上海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投資備案額累計達294.68億美元;“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來滬實際投資累計達173.87億美元。2013~2023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連續居全球第一,上海機場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旅客吞吐量占全國總量的1/3,貨郵吞吐量占全國總量超1/2。
上海積極落實經貿合作協議,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企業來滬投資。截至2023年上半年,上海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外資研發中心累計分別達到922家和544家。上海市副市長華源表示,下一步上海將順應全球發展新趨勢新要求,打造更高質量雙向投資貿易的重要通道、更高效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重要樞紐、更高能級專業服務的重要支撐、更高層次民心相通的重要紐帶、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為共建“一帶一路”作出新貢獻。
陜西:中歐班列常態化開行17條國際線路
近日,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陜西省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總體情況。
十年間,陜西省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經貿合作日益密切,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額翻了兩番,年均增長18.4%;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投資12.4億美元,雙向直接投資規模累計達120億美元;跨境收支規模從115億美元增加至219億美元,經濟往來覆蓋132個國家和地區。
陜西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劉迎軍介紹,目前,中歐班列(西安)常態化開行17條國際線路,通達45個國家和地區,開行21條“+西歐”線路,開行量占全國總量超20%。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陜西省306家境外企業累計實現對外投資68.8億美元,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投資18.2億美元,占總額的26.5%。
據悉,下一步,陜西將更加主動融入和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更加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在中醫藥、聯合考古等領域謀劃一批造福當地百姓的新項目,在農業等領域國際合作競爭中培育新優勢,為實現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新貢獻。
福建:加快“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
十年來,福建省通過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資源互補、貿易互通、產業互促,實現了聯動發展、共襄繁榮。
2015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將福建定位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
十年來,福建累計對95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投資項目近1400個,一大批福建企業在國際市場站穩腳跟,實現了產業鏈全球布局。
十年來,福建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貿易進出口總額約4.4萬億元,2022年福建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貿易7351億元,比2012年增長了142%。
福建近1600萬海外鄉親遍布世界各地,其中約80%集中在東南亞。福建把東南亞作為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的重點區域,目前東盟已經成為福建最大的貿易伙伴、第二大對外投資目的地和重要的外商投資來源地。
據悉,下一步,福建將暢通“大通道”,完善“陸海空天網”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貫通南北、聯接東西、通江達海、聯通全球;搭建“大平臺”,用足用好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等開放載體,持續吸引國內外各類資源要素在福建集聚,促進雙向投資貿易,共享絲路繁榮;塑造“大品牌”,持續推進“絲路海運”“兩國雙園”“海絲中央法務區”等旗艦工程,打造更多具有福建特色的國際合作品牌。
海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打造外商投資熱土
近年來,海南全力以赴推動落實以“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和“五個自由便利、一個安全有序流動”為主要特征的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體系,積極營造更加公平開放的營商環境,吸引“一帶一路”合作伙伴來海南投資。
據??诤jP有關負責人介紹,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海南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規模穩步擴大,進出口額由2013年的574億元擴大到2022年的944億元,年均增長5.7%。
十年來,海南不斷豐富與“一帶一路”合作伙伴經濟、文化、教育等多領域交流合作,務實有效開展系列民心工程,促進了民心相通。
數據顯示,2023年1月至8月,海南新增對“一帶一路”合作伙伴的境外投資備案項目49個,對“一帶一路”合作伙伴實際投資金額逐年遞增。2022年,海南與“一帶一路”合作伙伴的貿易進出口額944億元,同比增長62.8%;2023年1月至8月是711.9億元,同比增長23.3%。
海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巴特爾介紹,海南與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波納佩州簽約實施的椰子種植示范園項目被納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清單,得到當地人民的高度認可和贊賞;自2016年7月開始實施“中國海南·柬埔寨光明行”義診活動以來,累計篩查病患3371名,實施手術701例,手術成功率為100%。
據悉,下一步,海南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工作中,將加強同“一帶一路”合作伙伴開展多層次、多領域的務實合作,致力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和自由貿易港建設的聯動。
新疆:2022年外貿進出口總額突破2400億元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全力推進重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開通雙邊國際運輸道路118條,與19個國家的23個城市實現通航,截至今年9月底,過境中歐(中亞)班列超6.5萬列,通行量占全國一半以上。
截至目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已建成4個境外經貿合作區,吸引近500家中小企業入駐園區,帶動超10萬人就業。發揮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聯動優勢,新疆還加快油氣生產加工、綠色礦業、糧油等優勢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常委、人民政府副主席玉蘇甫江·麥麥提表示,新疆主動融入國家向西開放總體布局,形成了“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高質量建設”“咸海生態治理中國方案”等一批經驗做法和典型案例。支持南疆農副產品、電子產品等打通外銷渠道,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為口岸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持續注入活力。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