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2024年中國經濟有望“龍抬頭”

2024-01-22 23:08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中國經濟

摘要:對于如何完善宏觀經濟治理,他建議,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堅持推動經濟發展在法治軌道上運行,堅持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堅持政策取向一致性,堅持精準問責。

本報記者 | 程暉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經濟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GDP同比增長5.2%,實現回升向好。

1月18日,由中國新聞社主辦的“國是論壇:2024年會”在京舉行,來自各領域的權威專家聚焦宏觀經濟議題,解讀新鮮出爐的全年經濟數據,為中國經濟發展把脈建言,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出有益建議。

“GDP同比增長5.2%,這是一個令全球振奮的好消息,2024年中國經濟將會‘龍抬頭’。”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分析說,從外貿看,拐點已經出現,今年外貿進出口將企穩回升。消費市場也快速回暖,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提高。今年仍要促消費,商務部已經確定2024年為“消費促進年”,預計從今年春節開始,消費潛力將進一步釋放,對中國經濟起到促進和拉動作用。

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院長張曉濤表示,2024年全球GDP增速或放緩,但貿易增速有可能提高。就中國而言,2023年服務貿易由于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出現大量增長,但貨物貿易表現不佳。隨著服務貿易景氣回落,以及一些補庫存需求,2024年貨物貿易將會快速發展恢復。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吳曉求表示,金融強國是一個非常宏偉的目標,涉及一個國家的軟實力和綜合信用能力,它不但需要內生性資本對中國經濟、金融和未來有信心,而且也需要國際資本對中國金融有充分信任、投資中國。歷史上能夠稱得上金融強國的只有兩個國家,一個是過去的英國,一個是今天的美國。相信經過艱難探索,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經濟之路,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未來世界上第三個金融強國一定是中國。針對目前的資本市場,短期的工作重點是要讓市場恢復信心,吳曉求建議可以先暫緩IPO(首次公開募股),“IPO不是企業進ICU的救命錢,而是發展的錢”。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如果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美聯儲貨幣政策大幅轉向,2024年人民幣匯率或呈現趨勢性反彈。管濤表示,要以平常心看待跨境資本流動和人民幣匯率波動,中國是一個大型的開放經濟體,抗風險能力和政策回旋余地要比小型開放經濟體強很多。同時,要更好統籌金融開放和安全,不斷提高跨境資本流動管理和風險應對能力。

中指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瑜表示,2024年房地產政策還將不斷釋放,特別是需求端政策還會持續優化。她表示,據測算,三大工程之一的城中村改造將帶動約10億平方米的投資建設規模,會對房地產市場形成有效支撐,平均到每一年,其帶來的住宅新增需求約有4400萬平方米,占22個超大特大城市2022年新建商品住宅銷售面積的18%。城中村改造在投資帶動方面也會有實質性的作用。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長聘副教授趙波表示,整體來看,中國經濟正處在復蘇之中,一些經濟指標能夠看出端倪。預計2024年中國經濟將是回升向好趨勢,但也要慎重處理一些短期挑戰。未來中國能否增加潛在增長率,關鍵是尋找新的動力,實現高質量發展,要全面提升技術和創新能力,要切實實現制造業的不斷升級和數字化轉型,不斷深化改革,提高服務業開放程度,提高政策的確定性、透明性以及激勵相容性。

當前,我國正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如何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楊偉民表示,完善宏觀經濟治理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之義。完善宏觀經濟治理是宏觀經濟穩定運行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其不僅具有長遠意義,而且對當前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也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緊迫性。對于如何完善宏觀經濟治理,他建議,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堅持推動經濟發展在法治軌道上運行,堅持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堅持政策取向一致性,堅持精準問責。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