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市深入推進市場監管領域一流營商環境建設
摘要:緊盯風險源頭治理,做到“讓人民群眾放心滿意”。強化源頭管控,徹查風險隱患,筑牢市場監管領域安全底線。
中國發展網訊 吳昊 記者施文郁報道
近日,大連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服務規范、監管精準,提升企業群眾體驗感”主題發布會,邀請大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楊麗蕓介紹,大連市市場監管局在優化市場準入退出服務、加強市場監管執法、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等方面情況。
楊麗蕓介紹,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大連市市場監管局堅持以構建依法公正的市場環境為導向,積極推動建立健康活躍的市場秩序,企業和群眾辦事的便利度和獲得感進一步提升。
優化準入、暢通退出,注重便利和高效
聚焦企業“準入、準營、退出”各環節,全力打造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鏈條。2023年全市新登記各類經營主體13.89萬戶,同比增長16.68%,創歷史新高。企業開辦服務更加便捷。編印《辦事不找關系指南》,讓服務事項易讀、易懂。將全市企業開辦的7個環節合并為1個,全市一般性企業開辦時間控制在4小時以內,實現線上“一網通辦”、線下“一窗通辦”。企業退出機制持續優化。簡易注銷范圍擴大到企業分支機構和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簡易注銷登記公告時間從45天壓縮至20天。在全省率先出臺《大連市經營主體歇業備案實施辦法》,服務經營主體歇業蓄力。
文明執法、依法辦案,彰顯力度和溫度
緊盯民生和消費領域違法案件線索,做到有案必查、執法必嚴、違法必究。2023年,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共查處案件4343件,涉案金額7110萬元。強化重點領域執法稽查。開展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打擊電子作弊秤專項整治等執法行動,全力維護市場秩序,守護百姓生命財產安全。落實“不予行政處罰事項清單”“從輕行政處罰事項清單”“減輕行政處罰事項清單”“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事項清單”行政執法“四張清單”。目前,已對16個領域、111種情形實施不予行政處罰,對136種情形實施從輕或減輕行政處罰,對11種情形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彰顯執法溫度。
維護公平、促進競爭,統籌活力和秩序
堅持把全面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作為貫徹《反壟斷法》、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舉措。完善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機制。出臺《大連市公平競爭審查工作規范》地方標準,不斷健全公平競爭審查機制。開展公平競爭審查專項清理。2023年,共清理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等1214件,問題檢出率2.5%;下達《公平競爭審查整改建議書》13份,進一步規范行政權力不當干預市場競爭行為。
楊麗蕓表示,大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聚焦“振興發展”,錨定“提升清單”,落實優化營商環境5.0版提升方案,以“建設近悅遠來的營商環境標桿城市”為目標,主動靠前精準服務、創新監管執法方式、緊盯風險源頭治理,全力維護市場秩序、不斷激發市場活力,以更加務實的硬舉措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助力新時代“兩先區”高質量發展。
主動靠前精準服務,讓守法者沒有難辦的事。進一步暢通經營主體全生命周期服務鏈條,提升政務服務便利化水平。在便利經營主體準入方面,對涉及市場監管61項政務服務事項,全部納入公開“曬權”合規指引清單,對風險可控、糾錯成本低的非關鍵要素材料實行容缺辦理,讓經營主體“少跑腿”“不耽擱”;采取提前介入、告知承諾、數字賦能等舉措,實現進廳政務服務事項辦理全部壓縮至法定審批時限的40%以下。在支持經營主體提質方面,依托“質量基礎設施+知識產權”一站式服務和“入園惠企”行動等載體,大力推動惠企政策落地,助力“建圈強鏈”;加強金融領域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為企業紓困減負。
創新監管執法方式,做到“讓違法經營者寸步難行”。堅持以法治為根本、以信用為基礎、以數字化為手段,大力提升監管執法效能,讓違法行為“無處遁形”。嚴厲打擊欺詐宰客行為,對涉及欺詐宰客的投訴舉報,均轉入“訴轉案”調查程序,一經查實嚴厲懲處,并督促市場開辦方承諾依法清出市場;特別是對電子秤作弊違法行為,堅持零容忍態度,嚴懲重處、絕不姑息;同時強化“人防”與“技防”并舉,實現所有農貿市場100%設立公平秤,所有計量器具100%強制檢定,全市水產品市場推行“明秤”工程,讓群眾切身感受到成效。
緊盯風險源頭治理,做到“讓人民群眾放心滿意”。強化源頭管控,徹查風險隱患,筑牢市場監管領域安全底線。持續完善食品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增強監督抽檢針對性、有效性,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全力維護消費者權益,加大消費投訴信息公示力度,保障消費者知情權和監督權,進一步優化消費環境、提振消費信心。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