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解讀、“熱辣”提問:浙江武義民營企業代表與職能部門面對面
摘要:好鋼用在刀刃上,就是要把更多政策、資金、要素用到發展最關鍵、企業最關注、群眾最關切的領域,切實將政策紅利轉化為民營企業的實際收益和發展動力。
呂柳燕、陳港凱|中國發展改革報社記者 沈貞海
數據顯示,位于浙江省中部的金華市武義縣民營企業數量達到1.6萬家、個體工商戶3.5萬家,貢獻了武義70%以上的投資、80%以上的生產總值、90%以上的工業產值。
“民營經濟之于武義的重要性,怎么強調都不過分。”那么,怎么樣為企業保駕護航?讓企業看得懂、能理解、會執行?這就必須打通政策鏈。
5月28日,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打破信息壁壘、打通中間環節、打開宣貫通道,召開“政務公開在浙里‘32條’進民企”武義首場活動,誠邀20家民營企業代表到場,與10家職能部門面對面,讓民營企業家更加及時精準地把握新質生產力等前沿政策,深入了解政策初衷、理解政策重點、掌握政策操作,更加精準地參與競爭、贏得先機、搶占市場。
活動現場,武義縣發改局、縣經濟商務局、縣稅務局先后上臺,分別向民營企業家們詳細解讀了“縣民營經濟35條”總體實施情況、武義縣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若干舉措、武義縣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意見以及稅收助力民營經濟發展相關政策及舉措等。臺下的民營企業代表也頻頻拿出手機,攝錄要點。
“今年新修訂的政策,我注意到其中增加了‘細分行業中小企業輕量級數字化改造’這一條,請問輕量級數字化改造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是怎么界定的?”
“省里對產業數字化‘三個全覆蓋’有著明確的要求和清晰的路徑,結合我縣實際,我們決定新增這么一條來支持中小企業開展輕量級數字化改造。政策中的第一批是指參與改造的試點企業……”
“我縣在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方面有什么政策,企業應該如何進行申報?”
“關于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方面的政策,在我縣新印發的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經信部分)意見中有所體現……每年的一季度和三季度是申報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時間,企業可登錄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平臺,完成自評并填寫企業數據,上傳相關佐證材料后提交即可。”
……
互動環節,現場交流互動氛圍濃郁
民營企業家代表圍繞政策解讀相關內容以及優化涉企政策,提出疑問,發表意見和建議;現場參會的職能部門也一一及時回應、答復。
涉企政策最終目的就是要滿足企業的需求,解決企業的難題,破解企業的瓶頸,推動企業的發展,而這同樣也需要政企攜手實現政策效益“最大化”。
“很高興參加本次活動,對我們民營企業來說,精準有力的惠企政策宛如及時雨,給我們這些企業帶來了極大鼓舞。我們有信心把企業做強做大,為武義跨越式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武義某電器公司負責人表示,相關部門單位作的政策介紹和解讀十分詳細,面對面的方式進一步拉近了政企的距離,增進了解與溝通,讓她深刻感受到武義在服務民營企業、優化營商環境的務實作風。
好鋼用在刀刃上,就是要把更多政策、資金、要素用到發展最關鍵、企業最關注、群眾最關切的領域,切實將政策紅利轉化為民營企業的實際收益和發展動力。
為此,武義縣委、縣政府一直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2023年以來更是大力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全面承接浙江省“民營經濟32條”、市“民營經濟35條”,于今年出臺《武義縣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重點開展6大行動,提出35條政策舉措;并通過深化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做優企業綜合服務中心和線上綜合服務平臺,依托“四大雙千”“親清茶室”“政企懇談會”等平臺載體,對企業反映的困難訴求和意見建議,分層分類交辦落實,常態長效跟蹤督辦,以真心實意、真招實策,與廣大企業并肩同行。
“這場活動結束后,全縣各部門也要根據各自工作職能,主動靠前,多措并舉開展精準有效的政策解讀咨詢活動,確保企業準確理解政策精神、掌握政策要點、明確政策導向。”武義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陳輝在參加活動時表示,“武義縣將依托工業企業數智管理服務應用等平臺,健全完善‘直達快享’‘免申即享’等機制,提升企業畫像顆粒度和政策匹配精準度,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全力打造優質營商環境,出臺讓企業更有感、更可及的暖心政策,為民營企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以政企攜手,凝心聚力繪就都市范山水韻現代化活力新武義的美好未來。”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