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普蘭店區:探索共建聯盟新路徑 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
摘要:推動農業養殖與清潔能源跨界融合,采用漁光互補立體養殖模式,推進遼參、鱘魚、光伏“三大產業”有機融合。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施文郁報道 日前,“中國改革2024年度案例征集活動”年度案例名單發布,大連普蘭店區《探索共建聯盟新路徑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入選中國改革2024年度縣域改革案例名單。
近年來,普蘭店區以創建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為契機,充分發揮“頭雁”效應,推出強化黨建賦能、整合要素資源、發展特色產業等舉措,積極打造以“黨建鏈”串聯“產業鏈”、共建“致富鏈”的鄉村振興新模式。2024年,共帶動全區農民增收1420.5萬元,村集體增收1218萬元。全區172個村(社區)集體收入均超過30萬元,50萬元以上的有65個村(社區)。
強化黨建賦能 構建農業聯合發展新模式
組建產業聯合黨委。普蘭店區牢牢抓住黨建引領產業振興這個重要引擎,在全市率先打破區域壁壘,創新實施“富村強街、聯產帶農”工程,全面發展遼參、食用菌、服裝加工、旅游電商等20余個特色產業,劃分組建2043個黨群共富責任區、41個產業聯合黨委(社企聯盟),73個村黨組織領辦創辦合作社(富村公司),走出了一條具有蓮城特色的發展之路。
創建“聯產帶農”機制。普蘭店區構建“黨支部+科研院所+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一體化的“聯產帶農富民”協同發展機制,推動村級合作社、家庭農場、小農戶等加入產業聯合發展平臺,形成以點帶面、串珠成鏈的發展局面,2024年前三季度,全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05萬元,同比增長6.1%。
構建跨省產業聯盟。普蘭店區將自身生產運營優勢與新疆石河子的土地資源優勢相結合,拓寬食用菌產業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133團棉花產業有效鏈接,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以遼參產業為核心,聯合福建省霞浦縣組建海參產業協會,推動“南參北養”“北參南銷”,2024年,全區海參產值35.8億元。
整合要素聚能 拓展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途徑
領辦專業合作社。目前,普蘭店區共成立專業合作社61家,打造特色農業品牌。普蘭店“花臉丑桃”斬獲全國第六屆“果莊杯”優質設施桃大賽桂冠,“四平大櫻桃”榮獲全國優質農產品博覽會金獎。
創辦村集體企業。圍繞“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目標,普蘭店區唐家房街道興隆社區因地制宜發展“一村一品”“一街多品”產業,集體出資50萬元,注冊全市首家村集體全資企業大連隆福興豆制品有限公司,年利潤可達40萬元。
搭建鄉土人才培養平臺。普蘭店區與中國農科院、中國農大、沈陽農大等科研院所長期全面合作,分級分類組織9000人次參加農村實用人才培訓。持續實施“頭雁”工程,培養張德斌、于貴耀、張文龍等一批產業發展的“領頭雁”。今年,特種糧研究所首席專家謝輝帶領團隊申報的“‘連烤薯1號’甘薯選育與應用”獲遼寧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第一名。
聚焦特色增能 打造農業特色產業新優勢
做好種質資源引育。普蘭店區聚焦種子這一農業“芯片”,2024年成功引進51個新品種。建成農業農村部刺參種質資源場,引育80萬尾純正遼參國家級種質資源,推動“蓮粳4號”入選國家種質資源庫,做好新金豬良種溯源、保護、培育。引進櫻桃種苗264萬棵,積極爭創“大櫻桃種苗之鄉”。
做強農產品精深加工。普蘭店區積極拓展食品價值和功能,2024年預制菜企業144個,產值293.91億元。推動農業養殖與清潔能源跨界融合,采用漁光互補立體養殖模式,推進遼參、鱘魚、光伏“三大產業”有機融合。目前,全區沿海灘涂漁光互補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已完成項目投資2.77億元,鑫玉龍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項目完成整體驗收。
做優鄉村休閑旅游。該區舉辦大連(安波)溫泉滑雪節、大連·平島遼參豐收節、墨盤露營節等特色活動,加快皮口“遼參鱘魚小鎮”、楊樹房“裁縫小鎮”、安波“運動康養溫泉小鎮”建設,積極探索多種旅游模式,促進農文旅體融合發展。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