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圓談丨為基層減負要向治本深化
摘要:如果只是“換湯不換藥”“換新鞋走老路”,那只不過是從一個“負”走向另一個“負”,從一個形式主義窠臼走向另一個形式主義窠臼,這也正是當前不少基層干部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強調,落實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長效機制,讓廣大基層干部有更多精力抓落實。
當前,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在一些地方“換湯不換藥”的現象仍不同程度存在?,F實中,不讓搞督查檢查考核就搞調研,以調研之名行考核之實,有的考核組換了“馬甲”改叫“調研組”;對文件進行總量管控、嚴格把關,但不發“紅頭”發“白頭”,不發正式文件發便函;紙質材料少了,但“電子留痕”多了,有的因忘了拍照留痕,還重新返回現場進行“補拍”……說法變了、形式變了,但實質卻沒有變,這樣的“減負”必須堅決制止。
為基層減負首先要整治形式主義,發揚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如果只是“換湯不換藥”“換新鞋走老路”,那只不過是從一個“負”走向另一個“負”,從一個形式主義窠臼走向另一個形式主義窠臼,這也正是當前不少基層干部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
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必須用鐵規矩、硬杠杠。中辦、國辦印發的《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首次以黨內法規形式制定出臺為基層減負的制度規范,健全了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的長效機制。各地要把《若干規定》落實到各條線各領域各環節,對那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變本加厲給基層“增負”的種種違規行為,要嚴明紀律、敢于亮劍,果斷予以查處,堅決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切實為基層松綁減負。
“敢于亮劍”與“用好指揮棒”要同步推進。《若干規定》就是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的“利劍”,對各類老問題、新情況,動真碰硬,發現一個整治一個,強化法規制度的剛性和約束力。同時,上級機關要用好指揮棒,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和工作導向,鮮明樹立重實干、重實績、重擔當的考核導向,強化精準考核意識,指標要突出重點,切實為考核指標體系“瘦身”。要設身處地站在基層的角度想一想,弄清楚基層的“負”到底重在哪兒,弄清楚哪些考核不必考、哪些會議不必開、哪些文件不必發、哪些活動不必搞、哪些表格不必填、哪些材料不必報、哪些檢查不必搞。做到該清理的清理、該縮減的縮減、該歸并的歸并、該優化的優化。絕不能讓減負停在“紙上”“樣子上”,而是落到“事上”“思想上”。
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看似是為基層而減,卻需要從上而下的系統施治。找到病因,就要對癥下藥,切忌“換湯不換藥”。(陳軍)
責任編輯:宋璟
(原標題:方圓談丨為基層減負要向治本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