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社會 正文

抗“疫”為護 一“馬”當先

——廣州成功舉辦2020年全球規模最大馬拉松

2021-02-02 17:56 中國發展網 歐陽資文
廣州馬拉松 抗疫

摘要: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奧運延期、諸多國際大賽暫停和眾多馬拉松賽事宣布取消、延期,或者縮小辦賽規模的國際背景下。廣州一“馬”當先,走在前列,勇當體育抗疫“排頭兵”。2020年12月13日,當年全球參與規格最高、參與人數最多、國際影響力最大的廣州馬拉松賽如期盛大舉行。向世界充分展現了一個健康發展、管理有序、具有擔當精神和深厚文化底蘊的新廣州。

在中央“深入實施全民健身國家戰略”的重要指示下,廣東省委部署了體育強省戰略任務,廣州市委明確了建設世界體育名城的宏偉目標。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奧運延期、諸多國際大賽暫停和眾多馬拉松賽事宣布取消、延期,或者縮小辦賽規模的國際背景下。廣州一“馬”當先,走在前列,勇當體育抗疫“排頭兵”。

2020年12月13日,當年全球參與規格最高、參與人數最多、國際影響力最大的廣州馬拉松賽如期盛大舉行。向世界充分展現了一個健康發展、管理有序、具有擔當精神和深厚文化底蘊的新廣州。

作為此次賽事的宣傳大使之一,鐘南山院士直言,廣州大力弘揚偉大的抗疫精神,透過這場疫情以來全球最大規模的馬拉松賽事,表達了我們運動抗疫的決心和信心,展示了廣州這座城市的勇氣和擔當!

世界田聯路跑事務總監阿萊西奧對此也給予高度評價:“廣州馬拉松起到引領作用,堪稱世界馬拉松賽事的榜樣”,并“期待明年廣馬能親臨現場”。

迎難而上  逆行抗疫

要辦,堅定信心!廣州市委、市政府始終秉持“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關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工作的決策部署,多次召開會議,對廣馬賽事的設項、規模、疫情防控等核心問題進行充分研究論證。認為:馬拉松是人類追求幸福生活的合理表達和追求強健體魄的具體展現。廣州作為千年商都、國家中心城市和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應該踐行好“四個走在前列”的要求,勇當體育抗擊疫情的“逆行者”,當好體育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的“排頭兵”。決定:“廣馬照跑,決心不變,堅定信心,加倍努力,奪取勝利”!

 要防,多措并舉。廣州秉持“健康第一,生命至上”原則,將疫情防控工作放在賽事籌辦首要位置,周密安排,科學設事設崗,開展疫情防控現場應急演練。賽前對近4萬名選手及工作人員落實核酸檢測,開展14天行程登記,勸退不符合規定的選手。馬拉松博覽會、起終點進行全面消殺面積超過33萬平方米。起點設置紅外線測溫儀,選手保持站位一米間隔,集結時佩戴口罩。各活動區域均設置快速疏離路線,在終點安排志愿者引導到達終點的選手盡快疏散,嚴防聚集。這一系列開創性的賽事疫情防控新標準,不僅保障了廣馬,而且為今后的大型體育賽事活動樹立了疫情防控新標桿。完賽14天,沒有出現任何參賽選手、工作人員身體異常情況。

要穩,確保安全。由160名醫務人員組成抗疫方陣與選手“醫”路相伴,共同奔跑。改變以往“固定+移動”模式,提供醫療保障志愿者、抗疫方陣醫師跑者、騎行移動救護員、固定醫療保障點、傷病員就近送醫院、危急重癥重點救治醫院、醫療保障指揮調度專班、廣州地區臨床急救專家委員會等“八重保障”。賽道設置34個醫療保障點,醫療隊員、輔助醫療志愿者以及移動騎行救護員合力做好保障。首次啟用證件“照片+實名”制,依托“六位一體”立體化巡邏防控機制,投入充足安保、應急人力、設備,為廣馬順利舉辦做好各種突發事件應急處突準備,保證了賽事安全和人員安全。

專業辦賽  打造精品

筑雙金。速度與激情是馬拉松的核心精神內涵,與廣州城市精神一脈相承。9年來,廣州馬拉松賽以專業化、國際化為標準,不斷提升服務、優化賽道、創新參與模式,以開放精神迎接五湖四海跑友,影響力、競爭力顯著提升,連續6年獲評中國田協金牌賽事,連續3年獲得世界田聯金標賽事,成為海內外萬千馬拉松愛好者贊譽的“雙金賽事”。2020年廣州馬拉松,優化競賽規程和報名程序,優化服裝和獎牌設計、場地協調、特色方陣、裁判員等競賽組織管理,組織開展宣傳大使、廣馬寶貝、動漫大賽、攝影大賽等推廣活動,協調醫療保障、疫情防控、安全保衛、志愿者、后勤保障等工作,始終堅持“雙金”高標準,提升了賽事品質和專業化程度。

樹品牌。廣州市溫國輝市長要求:總結廣馬經驗,2021年爭取白金賽事。任何一項大型國際體育賽事,都是一張閃亮的“城市名片”。在艱難的全球背景下,20000名跑者用腳步丈量廣州的地標景觀、用雙眼感悟羊城的南國風情、用汗水和笑容定格美好的回憶。廣州馬拉松用匯聚起這座城市抗擊疫情、發展經濟的強大力量,用責任和擔當詮釋了奮戰“疫”線,堅守到底的決心,為廣州“國際體育名城”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通過央視體育頻道等電視直播,海內外關于廣馬的正面宣傳原始創文達993篇,點擊量超5.1億次。全球疫情下的廣州馬拉松,無疑擦亮了廣州“城市名片”。

正能量。為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廣馬組委會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朱宏、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姚麟、奧運冠軍鄧亞萍作為廣州馬拉松形象大使。此外,在今年的跑者當中有一支特別的隊伍,由160名參加抗疫工作的醫務人員組成抗疫方陣,以此致敬抗疫英雄,傳遞廣州馬拉松賽在運動、健康、文化等方面的正能量。

開放創新  跨界融合

突破創新。2020年廣州馬拉松賽,首次取消半馬,保持2萬人全馬規模不變,組織動漫大賽致敬抗疫英雄。首次啟用證件“照片+實名制”,嚴格管控賽事;進一步完善起終點功能區域及流線設置。首次在終點沖線處搭建拱門式攝影平臺,既滿足了宣傳報道的功能需求,又保證了運動員比賽流線的順暢,產生了競賽組織、選手體驗、安全保障等多贏效果。首次面向所有選手推送氣象信息,在起、終點及賽道20km/30km處布設LED高清大屏實時播放溫濕風等氣象信息,精準預測賽道沿途的天氣情況,讓跑者更安心、放心、舒心。首次在比賽當天利用AI人臉識別技術,積極引領國際賽事時尚潮流,在賽道沿途設置20余個攝影機位全程拍攝,選手當天即可自動生成專屬本人的廣馬“微電影”,創造了全球最快的參賽選手視頻服務。

同頻共振。2020年廣州馬拉松奏響的是一闋永不停歇的歌謠——奔跑的廣州。萬千群眾與廣馬同頻共振,成為這個城市律動的音符。“能量補給站”、“音樂加油站”、“廣馬寶貝”、志愿者、社會團體、居民家庭,在一線和后方為兩萬多名參賽者奮勇戰“疫”、用心“奔跑”,與運動員共同追逐、永不止步的夢想共同交織成一幅和諧、溫馨的畫面。體現著積極向上、和諧發展、富有活力和凝聚力的城市精神。疫情下,用一場盛大的馬拉松“釋放”市民對“奔跑”的期待、健康的向往和時尚的追逐,其風險、挑戰無疑是巨大的。無可置疑,在這次探尋城市文化靈魂、煥發城市精神、激發城市力量的“同頻共振”中,廣州經受住了考驗。

跨界融合。奔跑,是挺立潮頭的身影;奔跑,是奮勇向前的力量。新時代的中國、新時代的廣州,正在進行一場偉大的“馬拉松”,正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斗。堅持舉辦馬拉松,是弘揚廣州深厚文化底蘊、提升城市形象、展示城市擔當的重要盛事。廣州馬拉松作為一項大眾參與參與度高、參與成本相對較低的運動,自創辦起,就成為一項民生工程和政府公共服務產品,助推了全民健身、全民健康氛圍,生動詮釋了廣府文化和城市精神,更是一場 體育+文商旅創居醫深度融合的“城市漫步”。在這場漫步中,筑就了“敢作敢為,勇于創新,科學務實,溫暖溫情,精益求精,勇當先鋒、精誠團結、共同奮斗”的新的廣馬精神。

七律.廣州馬拉松頌

詩/資文

不畏前行廣馬強,

名城穗府勇擔當。

敢為敢作全球譽,

溫暖溫情選手祥。

九載雙金沖滿貫,

一江兩岸最芬芳。

品牌再創輝煌續,

品質提升國際彰。

(作者為廣州市體育局局長)

責任編輯:蔡若愚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