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鋼“雷鋒班”用實際行動弘揚雷鋒精神
摘要:走向社會學雷鋒。今年他們與立山區友好辦事處華昌社區建立共建關系,并到華昌社區開展奉獻活動,與社區78歲低保戶齊素榮建立幫扶對子,用實際行動傳承雷鋒精神。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汪險峰報道 鞍鋼股份煉焦總廠北部備煤作業區“雷鋒班”,前身是原化工總廠洗煤車間吊車班,是雷鋒同志工作過的班組。50余年來,“雷鋒班”一茬茬成員堅持不懈用實際行動弘揚傳播雷鋒精神。
他們傳承雷鋒愛崗敬業的精神,像螺絲釘一樣堅守崗位,凝聚起強大力量,為煉焦生產作出了貢獻。如今的“雷鋒班”人數也由最初的6人發展到今天的20人。“雷鋒班”承擔著煉焦生產配煤和輸煤任務,是作業區生產的咽喉部位,裝備有24臺配煤電子稱和1個集中控制系統。“配煤準確度直接關系到焦炭質量。”生產質量要求嚴格、責任大,且作業環境艱苦,他們每天核對電腦配比、確認煤塔存量、巡檢配煤小車、處理下煤雜物,送煤上萬噸,從沒有出現過任何差錯,高質量地完成生產任務。
配煤系統皮帶設備老化嚴重,經常出現故障,“愛護設備要像戰士愛護武器一樣”,這是“雷鋒班”經久不變的規矩。區域分管、定人定時負責、交接班檢查等一系列保養措施,使得配煤皮帶設備的維護率、完好率、啟動率達到100%。10多年來,無一人出現操作事故,實現了老設備創出新效益。針對配煤盤電子稱皮帶出口小,不利雜物清理等10余項設備缺陷,班組成員提出了很多改造建議,均得到了采納。
“雷鋒班”艱苦樸素、勤儉節約,他們從節約一滴油、一塊抹布、一把鐵鍬做起,及時回收各種廢舊零件。近幾年,共回收廢舊小皮帶100余米,并制作振動篩軟連接,僅此一項就節約費用4萬余元。班組成員牢固樹立“緊日子”的思想,每年回收殘煤50噸,創效5萬元;嚴格執行“避峰填谷”設備運轉,年創效20余萬元。
走向社會學雷鋒。今年他們與立山區友好辦事處華昌社區建立共建關系,并到華昌社區開展奉獻活動,與社區78歲低保戶齊素榮建立幫扶對子,用實際行動傳承雷鋒精神。
責任編輯: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