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融入“雙循環”,推動中國數字化進程和產業升級
摘要:包括云計算在內的數字技術必須充分融入“雙循環”格局,才能有效支撐數字經濟發揮引擎作用,助推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和高質量發展。
亞馬遜全球副總裁、亞馬遜云科技大中華區執行董事 張文翊
近一年來,我們看到“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強有力地應對了疫情帶來的沖擊和挑戰,引領中國經濟快速復蘇。與此同時,從長期來看,各界都對“雙循環”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培育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關鍵作用充滿期待。相信在今年“兩會”上,“雙循環”仍將備受矚目。
當前,世界經濟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在這樣的背景下,我認為,包括云計算在內的數字技術必須充分融入“雙循環”格局,才能有效支撐數字經濟發揮引擎作用,助推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和高質量發展。亞馬遜云科技是全球云計算的創造者和引領者,同時也是中國數字化轉型的積極參與者和推動者,我們希望發揮與生俱來的創新精神持續深耕中國細分市場,積極融入“雙循環”,致力于賦能客戶重塑,加速客戶全球業務拓展,加強本地人才培養,推動中國的數字化發展進程和產業轉型升級,助力數字經濟發展,并讓全社會共同受益。
賦能數字化,激活“內循環”
相信很多IT人都和我一樣,深深感慨于這些年來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速度之快。這個產業開放早、門類全、技術強、應用廣,在國際生產體系中處于主導地位,巨大的需求也給國內外相關企業提供了廣闊的機遇。其實,電子信息產業只是一個縮影,中國具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之一,強大的產能和完善的配套。把國內循環作為“雙循環”的基礎,將發展的立足點更多放到國內,不僅可以激發國內需求潛力,也將為其他國家提供更加廣闊的機會。亞馬遜云科技視中國為全球發展布局中最重要的國家之一,始終堅定踐行對中國客戶的長期承諾。我們對中國的經濟前景和環境非常樂觀,對未來在華的長期發展充滿信心,將緊抓新一輪發展機遇,從三方面發力,助力激活“內循環”。
一是幫助中國客戶加速創新、重塑業務。一直以來,亞馬遜云科技都以助力中國客戶數字化轉型和創新為己任,將全球的最佳實踐與中國國情相結合,協助客戶解決復雜的業務難題。雖然身處IT行業多年,但我從來沒有看到哪個企業可以像亞馬遜這樣,始終保持極具顛覆性的創新能力去引領和帶動行業發展。毫不夸張地講,領先業界、廣泛而深入的云服務正是亞馬遜云科技最引以為傲的資源和優勢,涵蓋了計算、存儲、數據庫、聯網、分析、機器學習與人工智能、物聯網、安全、混合云等各個領域。因而,我們正在加速它們在中國的落地和應用,讓客戶獲得與全球一致的云服務體驗。通過與亞馬遜云科技兩個中國區域的運營方和服務提供方(光環新網和西云數據)的緊密合作,僅2020年中國區域就推出了超過400項新服務和功能,同比增長達35%。與此同時,我們深知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成功與否事關整個社會的數字化進程。因此,我們將垂直行業定位為在大中華區的戰略重點之一,加大投入,提供行業技術解決方案,圍繞金融、汽車、制造、零售與快消、醫療、教育、媒體、游戲、能源與電力等九大重點行業,擴建具有深厚行業背景的專業團隊,更好地服務這些行業客戶,加快他們的轉型升級。
例如,我們與首汽約車共同開發了出行行業首個智能語音解決方案。亞馬遜云科技構建了語音降噪和導航音分離算法,并利用開箱即用的機器學習服務進行模型訓練、部署和調優,實現模型的快速迭代。這一解決方案可以進行行程錄音的降噪、提取清晰的司乘對話內容,并將語音轉換為文字,通過實時監控提升司乘人員的安全性,同時輔助客訴處理,進一步提升服務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僅僅依靠我們自己是不夠的,同心協力凝結行業合力,才能為中國云計算產業的發展匯集更多智慧和力量。推動亞馬遜云科技合作伙伴網絡在中國的建設,也是我們助力激活“內循環”的抓手之一。我們希望打造一個充滿活力、快速增長的合作伙伴網絡,幫助合作伙伴業務成長,共同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目前,亞馬遜云科技在中國已經擁有數千家合作伙伴,我們還將繼續拓展“朋友圈”,實現中國合作伙伴網絡蓬勃發展,協助構建和完善新的數字產業體系。在2020年12月舉行的re:Invent大會上,我們發布了最新的合作伙伴計劃,宣布在中國推出“ISV(獨立軟件供應商)全新加速贏計劃”,整合我們從技術到客戶實踐的全方位資源,針對中國ISV提供一系列支持,促進他們基于亞馬遜云科技技術與經驗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實力,實現共創共贏的長期發展。
三是助力中國培養面向未來的云計算人才。人才是第一資源,培養和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隊伍,將為“雙循環”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多年來,亞馬遜云科技與中國相關機構、學校和企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共同培養各類云計算人才。未來我們將繼續利用全球領先的云技術、豐富的全球商業實踐和深厚的教育行業經驗,打造“產學研”三位一體的培育體系,通過多種人才計劃和項目,與中國高校和科研機構、職業院校、開發者社區、企業、合作伙伴等分享云計算知識、技能和最佳實踐,多元驅動云計算人才培養,為云計算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就在不久前,亞馬遜云科技在全球宣布了一項新的重要舉措,到2025年,將投入數億美元為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900萬人提供免費的云計算技術培訓。中國也將開展該項目,加大本地人才培養投入,幫助他們提升技術能力。
亞馬遜云科技優質高效的服務得到了客戶的廣泛認可。在年前舉行的2020中國IT用戶滿意度大會上,亞馬遜云科技一舉囊括“公有云平臺用戶滿意度第一”“中國企業出海云平臺用戶滿意度第一”等6項殊榮。對于我本人以及并肩奮斗的每一位亞馬遜云科技中國同仁而言,這無疑是一份極具分量的新年禮物。
助力全球化,推動“外循環”
提到“企業出海”,自然就會提到國際循環。作為“雙循環”的重要構成,通過國際循環加強開放合作,更好地聯通國內外市場,才能提升國內循環的效率和水平,真正暢通“雙循環”,釋放新潛力。亞馬遜云科技通過遍及25個地理區域的80個可用區,來自不同國家的數百萬不同類型客戶,以及由數萬家合作伙伴構成的合作伙伴網絡。覆蓋全球的基礎設施、成熟豐富的商業實踐和一流的全球合作伙伴網絡,讓我們在助推企業跨區域發展方面具有無與倫比的優勢。借助這些優勢,我們致力推動“外循環”,成為協助客戶和合作伙伴全球化發展的首選技術橋梁:一方面幫助中國客戶成功出海走向世界,幫助中國合作伙伴提升提供海外服務的能力;另一方面為在中國開展業務的跨國企業提供各種支持,助力他們植根中國細分市場。
在幫助中國企業成功出海方面,我們一直積極響應國家對外開放戰略,協助中國企業在全球眾多地區提升業務競爭力,在海外獲得一流技術和服務。作為在非洲等新興地區領先的智能設備制造商和移動互聯網服務商,傳音控股通過使用各種亞馬遜云科技的服務,實現關鍵流程自動化,加快移動應用的開發、測試和部署,并在全球范圍內為消費者提供卓越的用戶體驗?;谖覀儽椴既虻幕A設施,傳音加速其移動互聯業務拓展,實現對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覆蓋,以低延遲和高傳輸速度向廣大新興地區用戶分發視頻、音樂、應用和資訊。
眾所周知,亞馬遜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之一,其跨境電商、Amazon Go無人商店、Alexa智能語音助手等產品和服務都應用了亞馬遜云科技的技術,這也幫助我們在相關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用于服務其他客戶。環球易購是一家專注于跨境出口零售的垂直類電商,隨著業務快速發展,公司原有的自建服務器方式面臨越來越多挑戰。通過使用我們的云服務,環球易購在應對短期促銷活動帶來的網站訪問者和交易量突增情況時,能夠實現服務器容量快速擴展,自由伸縮。同時,公司各網站向海外用戶發布信息的即時性和推送郵件的送達率也得到大幅提升,并節省了40%的服務器成本。
此外,很多中國企業在發展海外業務時還面臨海外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安全合規挑戰,由此我們也與很多優秀的合作伙伴共同幫助客戶解決這一問題。例如,德勤為客戶提供端到端的基于亞馬遜云科技云上架構的數據保護和安全合規咨詢及實施方案,另一家本土合作伙伴敏捷云則專注于協助客戶部署基于亞馬遜云科技的信息安全與數據保護方案,為客戶簡化和自動化合規流程。
對致力于在中國開展業務的跨國企業而言,云服務的一致性、合規性,以及本地團隊的支持,是非常看重的幾點。而在這些方面,我同樣為亞馬遜云科技無可比擬的優勢而深感自豪。首先,由光環新網和西云數據運營的中國區域提供與全球區域相同的服務和功能,跨國企業在中國能夠享受與全球一致的領先技術、服務和支持,從而輕松部署全球項目。其次,在中國區域本地有強大的解決方案架構團隊,以及專業服務和支持團隊,能夠為跨國企業提供一系列服務,支持他們的業務創新和拓展。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專業團隊和合作伙伴網絡成員,為跨國企業在中國發展提供合規咨詢等專業建議,幫助他們快速而合法合規地落地中國。
以大家都很熟悉的豐田為例,豐田互聯負責豐田汽車在中國車聯網系統的開發和營運。我們利用在數據存儲、分析等方面的技術優勢,支持豐田互聯在短短5個月內完成其數據湖服務Toyota Big Data Center China的開發、部署和上線,用于存儲、處理豐田汽車每天在行駛過程中產生的海量數據,從而推動豐田汽車的車聯網解決方案在中國大規模落地。
另一個例子來自于全球領先的在線平面設計平臺Canva。亞馬遜云科技為Canva中國IT系統的搭建與運行提供了良好保障,簡化系統的開發和管理,增強應用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該系統在幾個月內上線,為Canva在中國的發展布局贏取了寶貴時間。值得一提的是,由于Canva全球及中國的基礎設施均運行在亞馬遜云科技之上,使得整體成本大幅降低,其中全球成本降低40%以上。
從2013年進入中國以來,亞馬遜云科技始終非常重視在中國的發展。近年來先后開通的中國(北京)區域、中國(寧夏)區域和亞太地區(香港)區域,讓中國成為亞馬遜云科技在美國以外唯一一個擁有3個區域的國家。再加上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和臺北、深圳物聯網實驗室,這些都是我們堅持長期在中國發展和投入的有力證明。未來,面對中國穩定可期的發展前景和快速增長的客戶需求,我們將繼續擴大在中國的投入,加快云服務產品和功能的落地,打造更多行業解決方案,提升客戶服務和體驗,傳遞創新文化與動能,與廣大客戶和合作伙伴一起,把握“雙循環”歷史機遇,在助力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實現更大作為。
責任編輯:成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