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社會 正文

北京:穩產保供促消費回暖

2021-03-31 17:09 中國發展網 陳鷹
消費 保供

摘要:今年1~2月,北京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68億元,同比增長27.2%,比2019年同期增長4.5%,兩年平均增長2.2%。

日前,北京市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2月,北京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68億元,同比增長27.2%,比2019年同期增長4.5%,兩年平均增長2.2%。其中,限上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網上零售額為761.6億元,同比增長48%。從消費形態看,商品零售2203億元,同比增長26.9%;餐飲收入165億元,同比增長30.5%。

消費回暖離不開穩定的市場供應。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考驗,北京市各級政府主動作為、攻堅克難,在主要農產品生產、流通、消費等環節多點發力,農業種植業實現增長,“米袋子”“菜籃子”保障有力。

根據統計,2020年,北京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為263.4億元,比上年下降6.5%,降幅較1-3季度收窄1.4個百分點。分行業看,農林牧漁業產值“一升三降”。其中,在蔬菜與糧食生產快速恢復帶動下,種植業產值達到107.6億元,比上年增長5.1%,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40.8%;林業產值為97.7億元,下降15.5%,占比37.1%;牧業產值為45.2億元,下降8.3%,占比17.2%;漁業產值為4.1億元,下降22.5%,占比1.6%。

為扎實做好“米袋子”“菜籃子”穩產保供工作,切實滿足民生需求,北京市各區政府充分發揮政策引導和激勵作用,多措并舉,糧食、蔬菜和生豬生產總體勢頭向好。各區通過違建土地騰退復耕等措施挖掘糧食種植潛力,糧食播種面積達到73.3萬畝,比上年增長5.1%;糧食總產量達到30.5萬噸,增長6.2%。

同時,各區積極調整蔬菜種植結構、落實蔬菜生產補貼政策、推動新建溫室大棚投入生產,全市蔬菜及食用菌播種面積達到57.2萬畝,比上年增長22.4%;產量達到137.9萬噸,增長23.7%。

此外,生豬生產在恢復養殖政策帶動下實現恢復性增長。全市生豬期末存欄32.2萬頭,比上年增長143.9%;生豬出欄17.6萬頭,下降38.1%,其中4季度出欄5.8萬頭,環比增長26%,連續3個季度環比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疫情防控形勢趨穩,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逐步回暖,進一步促進了消費市場的復蘇。為了抓住鄉村民宿快速發展的機遇,近年來,北京市區兩級從政策、融資平臺等多角度助力行業發展。截至2020年10月,北京已有7個區被評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累計創建了38個中國美麗休閑鄉村、32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在疫情進入常態化階段后,京郊游、短途游等為鄉村旅游的快速發展帶來了機遇。北京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北京市觀光園和鄉村旅游的總接待人次為1877.5萬人,總收入為25億元。其中2020年第4季度觀光園收入降幅較3季度收窄12.2個百分點,鄉村旅游收入自疫情暴發以來首次實現正增長,增長4.5%。

新媒體應用和鄉村旅游轉型升級,促進了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人均消費水平提升,比上年增長22.2%。其中,觀光園人均消費增長18.1%,鄉村旅游人均消費增長25.5%。

責任編輯:陳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