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安寧區:“三學三用”讓黨史學習教育 接地氣有聲勢見實效
摘要:安寧區各部門、各單位充分利用各類紅色教育資源,拓展學習途徑,創新學習方法,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了解黨的光輝歷史,感悟黨的初心使命,傳承黨的紅色基因。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許麗娜 記者王斌報道 連日來,甘肅省蘭州市安寧區各級黨組織創新學習形式、拓展學習范圍、挖掘學習深意,以“三學三用”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持續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行動自覺。
時間軸里“專題學”,用創新理論哺初心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近日,安寧區各級黨組織組織黨員將學習黨史與自身發展有機結合,在中國共產黨百年風云的時間軸中,總結黨在各個歷史時期創造的理論成果、積累的寶貴經驗、鑄就的偉大精神,以史為鏡,展開研討。
十里店街道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深入開展《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歷史》專題交流研討。堅持學史明理,黨工委理論中心組將回顧歷史與展望未來相互融合,將黨史學習與街道發展有機結合,在中國共產黨百年風云的時間軸中凝初心、踐使命;堅持學史增信,深刻銘記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筑牢信仰之基;堅持學史崇德,繼傳承紅色基因,牢記人民公仆職責,永葆黨員先進性和純潔性;堅持學史力行,不斷深化黨員擔當,認真組織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積極謀劃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動,努力提升基層治理能力。
安寧區信訪局集中學習研討了《日本侵略對中國造成的傷害》《艱苦卓越的局部抗戰》《停止內戰,抗日救國》《黨的建設“偉大工程”》《時隔17年的黨代表大會》《中華民族偉大勝利》等專題,表示信訪部門是區委、區政府傾聽民聲、了解民意的重要窗口,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區信訪局要先學一步、學深一層,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將學思踐悟,知行合一融入日常工作,努力做好“治理重復信訪、化解信訪積案”專項工作和“大督查大接訪大調研”專項活動,緊盯轄區群眾初信初訪信訪案件辦理質量,通過黨史學習教育助力信訪工作能力水平大幅提升。
紅色教育“浸潤學”,用革命精神育初心
安寧區各部門、各單位充分利用各類紅色教育資源,拓展學習途徑,創新學習方法,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了解黨的光輝歷史,感悟黨的初心使命,傳承黨的紅色基因。
安寧區檔案館特邀八路軍蘭州辦事處紀念館館長為全體黨員上了題為“學習黨的歷史·牢記黨的宗旨”的主題黨課。黨課以牢記中共黨史和新中國歷史、踐行初心使命砥礪前行為主線,緊緊圍繞“中國共產黨在甘肅蘭州的革命斗爭歷史”,用質樸的語言,以故事的形式回顧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這一歷史征程的偉大飛躍。黨員干部紛紛表示要通過追尋革命先輩的歷史足跡,緬懷革命先輩的崇高精神,感悟初心使命,努力把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推動檔案工作再創佳績的實際舉措。
安寧西路街道長風社區錄制“不忘初心、薪火相傳”百名黨員“話初心”系列訪談視頻,并通過蘭州安寧公眾號、安寧發布等新媒體平臺進行全網推送。接受訪談的百名黨員分布在各行各業,大家圍繞“入黨時間、入黨初心、入黨后做的最有意義一件事和用一句話表達共產黨員先進性”等主題,原汁原味的講述自己的故事,一句句鏗鏘話語,一個個樸實形象,讓身邊的干部群眾深受感動。
安寧區各級黨組織注重“學”“用”結合、學以致用,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廣泛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近日,安寧區培黎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組織各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在金牛街濱河路段開展“保護母親河,植綠新安寧”暨整治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林服務活動。志愿者們身著紅馬甲,手持垃圾鉗、垃圾袋等工具,先是對黃河沿岸的煙頭、紙屑、塑料袋及白色垃圾進行了拉網式清理,沿途清理了路邊和綠化叢里的枯枝落葉;隨后又前往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林開展環境衛生清理活動。志愿者按照劃分的區域,充分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團結協作精神,仔細清除建筑垃圾、雜草、煙頭、紙屑和塑料包裝袋,使志愿林周邊的環境衛生得到有效整治。
安寧區安寧堡街道紅藝社區針對轄區水渠損壞無法灌溉、水渠沒有進地等多個困擾群眾的難題,社區“兩委”班子多次召開會議,商討解決辦法,最終組織工作人員對約300米左右水渠淤泥、垃圾進行了清理,對400多米損壞水渠進行了維修,保證了種植的白鳳桃、蔬菜等經濟作物順利灌溉,保護了百姓“錢袋子”。安寧堡街道河山郡社區會同相關單位對530#道路上亂停亂放車輛進行了清理。該道路尚未正式開通前,兩邊停放了百余輛私家車,當中不乏一些“僵尸車”,嚴重影響了道路劃線開通。社區工作人員聯合中海物業公司員工,通過在網格群發布通知、撥打車主電話、配合亞行辦封閉部分道路、專人引導車輛通行等方式,清空了施工路段停放的車輛,為530#道路如期通車掃清了障礙。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