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市持續加大民生投入 不斷提高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摘要:該市近年來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群眾關切、聚焦社會治理,及時落實社會救助政策,切實做好弱勢群體的兜底保障工作,社會救助能力不斷增強。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石培璋、魯利韋、記者羅勉從揭陽市了解到,該市一直以來始終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抓住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持續加大民生投入,作出有效制度安排,不斷織牢加密民生保障網,讓民生實惠可知、可親、可感,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社會救助 堅決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
該市近年來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群眾關切、聚焦社會治理,及時落實社會救助政策,切實做好弱勢群體的兜底保障工作,社會救助能力不斷增強。
一是城鄉低保實現應保盡保。多年來,該市建立健全低保標準,科學制定動態調整自然增長機制,實現了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2020年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比2015年增長56%、54%;城鄉低保補差水平分別比2015年增長66%、65%.2021年城鄉低保標準繼續在2020年標準的基礎上再提高3.5%和10%,分別達到每人月849元、650元;補差水平繼續提高30元,分別達到人均月656元、331元。二是特困供養水平不斷提高。該市高度關注特困供養人員基本生活,逐年提高基本生活供養標準,截止2020年,城鄉特困人員供養標準分別為年人均17244元、12408元,比2015年分別增長100%、98%.2021年再度提高,達到年人均17820元、12768元,分別提高576元、360元。全自理、半護理、全護理特困人員照料護理標準分別達到29元、423元、846元。三是臨時救助制度全面實施。出臺《揭陽市臨時救助實施細則》,2016~2020年全市共開展臨時救助46391人次,支出9040.78萬元,人均救助水平達1948元/人次;在全市鄉鎮(街道)全面建立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實行先行救助,切實解決好困難群眾的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生活困難問題。四是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不斷加強。持續在全市開展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質量大提升行動,五年來(2016~2020年)累計救助流浪乞討人員18172人次,幫助613名滯留流浪乞討人員成功尋親;今年1~4月,共救助189人次,成功尋親20人次。
醫療保障 推進醫療救助一站式服務
該市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包括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其中,醫療救助致力于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醫療權益,在助力脫貧攻堅、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積極作用。
為切實保障困難群眾醫療需求,實現醫療救助對象的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一站式服務、一窗口辦理、一單制結算”,該市持續完善各項相關工作機制,切實落實醫療救助工作,于2019年10月21日在全省率先實現醫療救助市域內、外“一站式”結算工作,于2020年9月17日上線“二次救助一站式”結算工作,進一步惠及困難群眾。
目前,該市醫療救助政策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指對救助對象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個人繳費部分給予資助,2021年按每人每年280元標準由政府全額資助參保;二是對救助對象的合規醫療費用在經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及各類補充醫療保險、商業保險等報銷后個人負擔部分給予救助。救助對象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員、特困供養人員、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及因病致貧家庭重病患者等。2020年我市醫療救助資金籌資總額21746.78萬元,救助支出總額14664.53萬元,資助參保人數319231人,救助58136人次(其中住院53653人次、門診4483人次),極大地緩解了群眾的醫療困難,確保困難群體得到及時救助。
惠民服務 聚焦熱點難點辦利民實事
今年來,該市堅持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工作實效,聚焦群眾關心關注的痛點、熱點、難點問題,用情用心用力解決一批老百姓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為群眾提供高效優質便捷的服務。
2021年4月27日,揭陽順利上線國家醫療保障信息平臺,實現本地和省內異地、跨省異地定點醫療機構住院費用聯網實時結算,接下來即將實現門診特定病種費用市內和省內異地聯網實時結算。而隨著國家醫療保障信息平臺在其他省市的陸續上線,還將實現與其他上線省市定點醫藥機構的異地就醫線上備案和門診特定病種跨省異地實時結算,群眾異地就醫“跑腿”“墊資”將成為歷史,有效解決參保人員“報銷周期長、墊付壓力大、個人負擔重、往返奔波累”的難題。同時,我市還聚焦群眾“看病貴”問題,以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和使用為突破口,全面推進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努力讓全市群眾用上質優價廉的藥品和醫用耗材。通過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切實減輕群眾看病就醫負擔,讓群眾享受到實實在在的福利。
該市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形勢,大力發展養老服務,堅持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支撐、醫養相結合,采取科學有力措施,推動養老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服務設施持續加強,有效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實現老有所養。截至目前,全市基本建成以市社會福利中心示范引領,6家縣級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為支撐,4家民辦養老機構為補充的養老機構體系,轄內共有養老機構84家、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1109處,各類社會服務機構養老床位數33835張,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數37張。
疫情防控 積極開展疫情應對與救治保障
疫情發生以來,該市全力以赴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積極開展疫情應對與救治保障,出臺了一系列醫療保障特殊政策,確保患者不因費用問題得不到及時救治,確保定點醫療機構不因醫保總額預算管理規定影響救治。
在疫情期間,將患者合規救治費用納入醫保。確認疑似和確診為新冠肺炎參保患者,在醫療機構門診、住院診療中所使用藥品和醫療服務項目,沒有目錄限制,其發生醫療費用,取消住院起付標準,不設個人先自付比例,全部納入醫保基金支付范圍。同時,對異地就醫患者先救治后結算,報銷不執行異地轉外就醫支付比例調減規定。揭陽本市參保人在異地就醫住院免備案,著力將患者流動可能帶來的傳染風險降到最低。
該市還積極做好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醫療費用結算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醫療救治費用結算工作,及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有關工作,認真執行落實省級統一籌集資金、統一支付費用的工作要求,分期分批將疫苗及接種費用預算專項資金上解至省,具體上解比例為專項資金預算總額的70%,共計71960萬元。其中,已于2021年3月15日上解第一批專項資金35980萬元,于4月25日上解第二批專項資金17990萬元,第三批專項資金17990萬元已于5月25日上解。
該市接下來將持續發力,確保專項預算資金劃撥上解到位,力爭做到“錢等苗”,共同筑牢免疫屏障,為全市居民免費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提供資金保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責任編輯:宋璟